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人间少年游 » 第二十五章 算计

第二十五章 算计

    小镇外的安澜桥旁,在漠南待了好几年的老剑客静静地在一旁看着姜白旁的顾盼,内心有点复杂,有点像教书先生见着自己弟子摆弄着学了一半的字体。

    真是学艺不精呀,罢了,就当做是问剑人的利息吧。

    滁江上,那灵识道童左手持桃木,右手捻印。

    “我知道你有后手,可尽管使出来,贫道平日倒是喜欢和人说道一下,但很可惜,你不是人。”

    老道士心里很痛快,在这小镇磨了这么久时间,总算等来了机会,他可不管那大庆国手下得什么大棋盘,只想痛痛快快地打上一场。

    修行一事本就是与天斗,闭山看水,修身养性,实在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若不与人争斗一番,实在不知道憋成什么样子,所以那些山上的仙家总会抽些时间下山历练,说是历练其实不过就是找人打一架,当然,与妖争斗最好,毕竟可以下死手。

    只是那金装女子似乎看出了老道士的意图,见着那道童的架势也没在意,躺在江面上,一副任君采撷的模样,看得坡上的读书人叨叨两句“有辱斯文”。

    老道士也是愣了愣,秉着那灵识道童挥出一剑,充沛的先天灵气顺着那桃木岔开,宛如脱弓之箭向那腻着金装女子的蛟龙刺去。

    那蛟龙也不躲,半圈金眸温顺地看着那金装女子,硬生生挨了一击,却只是眨了眨眼。

    道童轻喝一声:“呵,比茅坑里的臭石头还要硬。”

    那金装女子却是翻了个身,看着已经划离渡口的小舟,冲着看戏的魏老头喊了句:“喂,那边的,真的不管管吗?”

    魏老头只嘴上骂了句:“去你的。”

    那道童身上的道韵越来越深,甚至道童的身躯都爬满了泛着金光的道家经文,那蛟龙似乎嗅到了威胁的气息,正冲着那金装女子鸣叫。

    “这不公平。”

    金装女子破天荒地说了这个词,说罢便抬手伸向那枚神憎狗厌的石印,也不管身上那手臂正快速地消散,金光点点。

    “这狗屁不通的经文,还有你这放狗屁的道士,我受够了,不就是气机吗?老娘多的是。”

    说着,那金装女子将另一只手探向江底,抓着那蛟龙,任凭那剑光四射,终于,在又失去了一条手臂的代价,她终于将一个字送到了蛟龙的身上。

    忽然,那蛟龙眸间的半圈金光似乎燃了起来,它掀起了百丈的身躯,立于江面上,而那失去双臂的金装女子则是站立在双犄之中。

    道童还在凝着气,宛如要将这十年的浊气一并挥光。

    对着这八境道人的全力一招,那金装女子只是大大方方地候着。

    练气士的八境被称为守一境,这守的一便是那灵识,与那一身气脉凝成的灵识心神合一,气脉相通。

    只见那道童喜笑盈盈,一道恐怖的灵气从手印挥出,天地变色,阴晦的天边透着一层七彩光芒。

    光点随着那道灵气直挺挺地斩在蛟龙的躯体上,随着躯体落下的光点没入江底,光斑点点,水波粼粼。

    望着那绚丽的一幕,姜白失了神,呆呆地看着天边光亮的情景,直到一旁的顾盼晃着身子,嘴上念叨着清心咒。

    “醒神没?”

    顾盼笑着举起手在姜白眼前晃了晃,看得那眸子转了转才放心地拍着手,不顾身前鼓起的胸膛。

    “那道气带着道韵,幸亏我提早闭了心神,这才没有被影响。”

    姜白还没缓过神来,听得顾盼的解释更是听不懂,只好晃了晃脑袋。

    对于练气士来说,这道韵算是不可多得的福缘,但对于寻常人来说,这就是无妄之灾了,若是没有外物,轻则神智痴呆,重则一命呜呼,在甲子动荡以前,就常有山上神仙打架,数百平民遭殃的事。

    所以在甲子动荡前,江湖武人和山上仙家为了这事吵的不可开交,甚至有些江湖武人直接打上了山门,青云观的道堂还为此破了一角,只是甲子动荡后,鲜有上三境练气士出世,江湖武人和山上仙家的关系才缓和了不少。

    见着姜白那副模样,顾盼以为是吓坏了,拍了拍姜白身上的衣裳,念念有词:“没事没事,你福运好着哩。”

    江心中,那断了双臂的金装女子狠狠砸在亭边,熬着一种痛骨铭心的折磨,那蛟龙却是趴在亭岸边,奄奄一息。

    “你打的什么算盘?”

    道童稚嫩的声音传来,看着那道皱着眉头,脸上写满痛苦的金装女子。

    “打不过呗,我断了一半的气机才把这头笨东西带了出来,想着怎么都能抗住,然后等你歇了,我就赶紧跑路,谁知道这头笨东西却是熬不过一击,真是够没用的。”

    金装女子哈了口大气,没好气地撇了道童一眼。

    道童却是惊诧地望着这金装女子,想着如今这道金身应该是蛟龙化形后凝的灵识,如今却是反客为主,成了蛟龙的意识了。

    见着道童不解的神情,金装女子却是心情大好,便解释道:“如今你见着的我是这笨东西化形后的模样,所以你杀得没错,只不过这笨东西实在太笨了,以致于让我脱离了出去,至于作为灵识的我去了哪里,你猜猜?”

    金装女子实在太高兴了,高兴到居然开起了玩笑,毕竟从她诞生之初到如今就没有如此高兴过,有心人谋局十年,她便在这基础上添加了点东西。

    至那阵眼被拿走后,这蛟龙便蛰伏了起来,靠着这旁家大阵练到了八境,还顺利凝出了灵识,只是这灵识骗过了所有人,包括蛟龙的化形体。

    修行路上,大道朝天,各有道法,这其中不乏旁门左道,妖都便有着一门古法秘籍,八境时凝的灵识叫做外神,那道外神不仅与本体平起平坐,若是外神气机越过本体,那道外神还可以反过来操纵本体。

    可怜的蛟龙死到临头还以认为那道外神在救自己,殊不知那道外神早就把自己当作筹码了。

    道童复杂地看了金装女子一眼,瞬即消散于天边,闭着眼睛的老道士猛然睁眼,四周探寻了遍,最后停在了余锦绣身上。

    余锦绣这时的身子摇摇晃晃,就要倒在了破庙飞檐下之时,被早有预感的老道士接住。

    如同孩童找到东西被奖励一般,不知何时起,余锦绣额间多了一道金色花纹,定神望去,却发现余锦绣那命宫早已完好如初,只是多了一丝不知名的意味,而身躯多了一缕灵气,已算上踏上了练气士的门路。

    老道士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哎,人算不如天算。”

    余良毕竟是散修,从前拜的隐居南山的阴阳家术士,随着那老术士入了玄冥,那山门也就分崩离析了,便四处游荡,巅峰时也不过七境,还在凉州折了一境,自然瞧不出自家闺女的变化,见着老道士叹气,这才定神看去,只见得那诡异的金色花纹,心神一颤。

    “这是怎么了?”

    余良此时慌了神,这事情的发展完全脱离了他们这些有心人的算计。

    老道士坦言道:“被那蛟龙的灵识给骗了,若是我没有眼拙的话,这应该是共生之法,在八境之前,这道灵识不会害她的,哎,倒是失算了。”

    “那八境之后呢?”

    若是旁人在老道士面前侃侃而谈上三境修行,老道士肯定会口吐清风,送这人滚下山去,但如今谈论的是余锦绣这丫头,老道士此时也是有些拿不住。

    无奈下,老道士长舒一口气,喃喃道:“只得看小丫头的造化了,当务之急是得确认这小丫头的修行之路,所谓共生之术,乃是将小丫头的生机分给这道灵识,随着时间推移,这道灵识的胃口便会越来越大。”

    老道士的这句话彻彻底底打灭了余良心中的侥幸,为了延年益寿,余锦绣也不得不修行。

    见着余良沉默着,老道士便出谋划策起来。

    “以这小丫头的性子,道家静修应是受不来,又不能给佛家那群家伙给浪费掉,思来想去,还是做个女夫子好。”

    老道士也是乐得把余锦绣带入青云观中,但修行一事不得强求,只讲究适合,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听着“女夫子”一词,余良的眸子刹间抬起,思绪复杂。

    老道士只是拍了拍余良的肩膀,然后将怀中的余锦绣递了过去,轻声道:“顺其自然。”

    余良看了眼面色红润的少女,心中念想甚多,但也只是苦笑一声:“只能如此了。”

    “事已至此,我也要回青云观了,往后若是有事,修书一封即可。”

    老道士有些唏嘘道:“倒是惰了些,折了眼呀。”

    老道士想起了那位带自己入门的道士说过的一句“修行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今看来,的确是如此。

    余良只听着,默不作声地抱着余锦绣沿着镇子外边的小路回家,一旁野草丛生,足见生机勃勃。

    那破庙飞檐下的黄鸭只踩着不成样的石像,望着那笑盈盈姑娘离去的方向,嘎嘎叫个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