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我在三国当纵横家 » 002 给大佬面子就能活命!

002 给大佬面子就能活命!

    众文武落座之后,董卓幽幽开口:

    “两日之前,为与天子商议国事,老夫进宫面圣,却被一小小执戟郎横戟刺杀。”

    “险些丧命!”

    “亏我手下死忠亲兵纵身夺挡,否则我董卓,怕是要命丧黄泉!”

    “诸位公卿大臣以为,此贼子心存不轨,该当如何啊?”

    董卓一席话,台下的一众公卿颤颤巍巍,交头接耳起来。

    众人哪个不明白,董卓一开始便说这话,所谓何意?

    最终,一片死寂。

    董卓满意一笑。

    “既然诸公不言,老夫我便有一言,诸位静听。”

    “我今欲图效仿伊尹霍光,废旧立新,废掉这无德刘辩,扶立贤德之陈留王刘偕!”

    此话一出,并州刺史丁原掀翻面前凭案,大骂董卓,后愤然离去。

    袁绍随即冷哼一声,拍案而起。

    “汝乃地方官吏,怎敢妄议废立?”

    董卓面目狰狞。

    “天下之事,在我!”

    董卓眼光睥睨群臣,冷冷一句。

    全场公卿,无一人反驳。

    袁绍气势,丝毫不让。

    “天下之事,在皇帝,在朝廷忠臣!”

    “而你,不过一军中莽夫出身,端坐堂上大言不惭,是欲议国事?还是欲行篡逆?”

    袁绍声音铿锵有力,响彻堂上。

    “袁本初,你好生狂妄!”

    “尔要试试我宝剑,是否锋利?”

    此刻,董卓的手已经放在了剑柄之上,随时准备拔剑。

    自进京以来,尚且无一人敢当面驳斥自己。

    如今洛阳兵马全在我一人之手,你袁绍四世三公又如何?

    哪里知道,袁绍竟然是一点窝囊气都不受。

    直接拔剑,对向董卓,目光犀利。

    “我剑也未尝不利!”

    刹那间,气氛剑拔弩张。

    就在这时候,殿外传来一声高呼:

    “袁公乃司隶校尉,社稷之事,三公尚且未言,袁公何故拔剑论政?”

    众人都在疑惑声音来源。

    好久才看见大殿外身着囚衣五花大绑的陈文。

    就在众人惊诧的时候。

    董卓一脸心喜,以为陈文这个执戟郎是识时务,这一句话说的及时。

    随即命人给陈文解了绳索,带到堂上。

    袁绍见陈文为董卓说话,知道自己的招安没有奏效。

    “区区执戟郎中?有何资格对我袁某评头论足?”

    袁绍目色如剑一般落到陈文身上。

    却不料,陈文抬手就指着董卓:

    “董卓,汝乃凉州刺史兼前将军,乃一州郡官员,一入京城擅闯宫禁,急着商议废立,可有妥当?”

    这下,董卓急眼了:

    “汝算个什么东西,也敢指点老夫?”

    这下满朝公卿傻眼了,这陈文本就是将死之人。

    这个时候非但不站队也就罢了。

    还把两边都给得罪了。

    “莽撞人,莽撞人啊……”

    跪坐靠前的司徒王允呢喃。

    “我乃虎贲宿卫执戟郎中,自然有直谏之权!”

    众人见陈文面不改色,都以为陈文这是死前最后的挣扎了。

    董卓没了好脸色:

    “二十七日,汝刺杀本将军,致我一名亲兵丧命,背后可有人指使?”

    不等陈文说话,袁绍率先站了出来。

    “杀一个擅闯宫禁之人,此乃执戟郎职责所在,何罪之有?”

    “又怎能论到受人指使之上?”

    董卓有些不耐烦:

    “是与不是,他有嘴,自己会说!”

    面对袁绍的狡辩,董卓怒斥。

    此刻,全场目光全部都放在了陈文身上。

    很显然,接下来就看陈文要站哪一边的了。

    “董刺史和袁大人,都乃国家柱石。”

    “方才,董刺史说的也对,袁大人说的也对。”

    “相国体恤国情,一片丹心,皇天可鉴,后土有证!”

    “为安朝堂,率领兵马奔袭千里,受诏进京诛杀阉党,大军一到京城顿安,于国于民,乃大功也!”

    这时候,群臣都傻眼了。

    这为何又夸上了?

    陈文继续道:

    “袁大人忠君爱国,仗义执言,更加为我辈臣子之楷模!”

    “天子废立,关乎社稷,袁大人虽然言辞激进,却也是为国忧!”

    这马屁拍的,真是让人大起大落。

    此刻,所有人都只是怔怔地看着。

    拍马屁的人多了去了。

    但是像陈文这样先声夺人,先吼一句再拍马屁,而且两面逢源的,确实前所未闻!

    果不其然,此刻的袁绍和董卓面色都稍微有所缓和。

    “依我之见,天下之事,在于二位肱股之臣手中,何必如此针锋相对?”

    “不如都坐下来,各退一步,暂且搁置争议,共谋其他?”

    这下,群臣又傻眼了。

    这个陈文。

    一开始是大骂入殿。

    方才又是两方都夸。

    现在这是又要讲和?

    可你小小执戟郎,粗鄙武夫。

    有何本事让两方水火互不相犯?

    武将公卿都在等着看陈文的笑话。

    而陈文之所以如此。

    完全是因为对于三国大局的清晰把控。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如今所谓废立之事,根本矛盾在关陇军阀和门阀士族争锋相对。

    而之所以是商议,完全因为现在双方都在试探,和相互忌惮。

    所以,现在如此僵持,就是需要有人给一个台阶。

    也就所谓的和事佬出场。

    可惜,在场文武千百,却无一人看得出来这个核心。

    所以陈文明白,自己要想活命。

    就得借着这个契机,当一次和事佬。

    而陈文现在台阶都铺好了。

    而双方都是官场上执掌牛耳的大佬,不可能听不懂陈文的潜台词。

    一片寂静过后,忽然一声爽朗的笑容响起。

    董卓抚摸着肚子,看向陈文这边。

    “大家都是一时气急,陈郎中此言倒是有几分意思。”

    “废立之事,改日再议,暂且……”

    陈文接上话茬:

    “搁置争议!”

    董卓点点头:

    “对,暂且搁置争议?”

    董卓是在问袁绍。

    袁绍也是尬笑着点点头。

    “好一个搁置争议,董刺史,告辞了。”

    董卓今日不敢动袁绍,是因为袁绍这边。

    并州刺史丁原手下还有兵马,而且其手下吕布人称无双战将。

    而满朝文武现在站队自己的还不多。

    许多人的心依旧在袁绍等一众士族这边。

    而袁绍也知道,董卓手下的兵马是硬实力。

    再僵持下去,也无济于事。

    两派代表走了,其他人自然是开始窃窃私语。

    讨论的无非就是方才的陈文。

    ……

    陈文回去之后,本来该知死罪的陈文同时得到了董卓和袁绍的赦免上书。

    当日便官复原职,前罪不论!

    只是陈文明白,眼下暂且的安全持续不了太久。

    自己必须早点离开皇宫这个是非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