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我缔造的帝国在异世 » 第2章 大淦王朝

第2章 大淦王朝

    龙竣醒来的第三天,他已经恢复了正常体力,也已经能够开口说话了。

    最重要的是龙竣终于弄清楚这到底是哪里了!!当龙竣融合了这具身体原主人部分残存的记忆后,他整个人都惊呆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让他震惊的不是这里还是华夏,而是这里居然是叫大淦王朝!然而这里说的大淦王朝并非是指南北宋时期的金朝,而是由满人瓜尔佳氏建立起来的新王朝!!

    说到这个不得不提一下当年清军入关的事情,也就是1644年清军入关,而后明朝就已经名存实亡了!

    当年多尔衮携二十万清军入关,将闯王李自成驱赶出燕京城,自此满清朝廷入驻燕京城。

    顺治七年,也就是1650年多尔衮因为在一次狩猎中不幸从马背上坠落,不久就一命呜呼了。

    多尔衮死后年幼的顺治帝得到了解脱,不过他并不是那种有做皇帝命之人。如果不是朝中有诸多中流砥柱顶着,怕是他早就无法坐稳皇帝的位置。

    后来为了董鄂妃之事,顺治帝更是遁入空门,出家一年多后病重被接回皇宫,不久后便病死在了乾清宫中。

    顺治帝病逝后他的第三子,年仅七岁的爱新觉罗.玄烨继承大统,也就是后世熟知的康熙大帝。

    可这个康熙帝并没有原历史的康熙那么幸运,在他十一岁那年一切都变了。

    十一岁的康熙虽然勤奋好学,但他的一举一动都受了监控,而监控他的人正是当朝顾命大臣瓜尔佳.鳌拜!!

    鳌拜原本就是清朝元老,他身材高大勇猛无比,十五岁时便跟随在皇太极身边当白甲兵!

    随着在战场上不断的立功,鳌拜的地位也慢慢的在清军中突显而出,等到皇太极即位时已经成为一员猛将了!

    先是协助皇太极扫平东北一众小部落,再就是征服蒙古众部,在之后清军入关的战役中鳌拜更是所向披靡,可谓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存在!!

    在清廷逐渐稳定住江南之后,鳌拜暗中蛰伏了多年,主要还是因为有多尔衮的存在他兴不起风浪。

    多尔衮死后,清廷依旧维持了数年的稳定,但等到顺治帝驾崩后清廷为了防止内乱就把鳌拜连同数位大将推了出来,鳌拜也借机拢络旧部,同时秘密发展扩大其势力。

    年幼的康熙更是直接被鳌拜所掌控,朝堂中胆敢明着和他作对的大臣没有几个有好下场的。

    康熙五年三月十八日,未满十三岁的康熙突然在课堂上翻着白眼口吐白沫!尽管御医尽力救治却仍旧无力回天,同年三月廿一康熙帝驾崩,当时御医给出的死因是皇帝误食了御花园中的有毒盆栽!!

    在朝野上下正为康熙痛哭流涕之际,还有一个问题摆在众大臣面前,就是这皇帝年幼尚无子嗣究竟该立谁为帝好呢?同时大臣们对于康熙的死也非常的好奇,究竟是谁敢对天子下毒手??因为只要是有点脑子的人就不会相信康熙是自己误食有毒的花草致死的,只是所有对此好奇并且认真追查之人皆是奇怪的人间蒸发了!!

    而与正努力想追查真相的一众大臣们不同,鳌拜当时却是什么也不管,一心只为操办康熙的身后事。鳌拜主张为康熙举办了高规格的国丧,并且宣布为他守孝百日。

    这百日守孝对于满朝文武来说却如同遇到修罗地狱一般,所有彻查康熙一案的官员无论大小皆惨死收场。随着这股修罗地狱风的刮起,朝堂之中慢慢的就不敢有人再讨论此事,不知是在哪位大臣的牵头下将朝廷的奏折和机要开始让鳌拜过目!!

    百日守孝过后,满朝文武重新开始就大统之事进行商讨,这样的商讨在鳌拜的暗中干预之下自然是没有结果的。

    同年(1665年)七月九日,著名的红汤事件发生,起因是有人在养心殿的水井中发现了一桶疑似人血豆腐的不明物体!!

    对此鳌拜展开了调查,调查的结果很快就出来了,原来是康熙手底下太监头目所为,为此鳌拜特地对一众大臣下了封口令。然而背后的舆论却是不堪入耳的,鳌拜对于这些舆论表面上痛斥,可却没有进行过任何的惩处!!

    在这个事件的风波酝酿下,鳌拜的威望不断的在朝堂中节节攀升!朝堂中超过九成以上的大臣是倒向鳌拜的,因为众大臣都知道这个手底下握有近四十万大军的鳌太傅可是个心狠手辣的主!!

    有人开始迎合鳌拜,还有的人积极为他气势,原本有近一成的人是持反对或者中立意见的,可这些人也在鳌拜露出獠牙后彻底失去了与之对抗的信心。

    七月底,鳌拜以清扫白莲教余孽以由,私自调遣了三万大军在燕京城内大举行动,不少无辜百姓受此牵连!一些大臣们的府邸更是被查抄,有的大臣府上更是血流成河!!

    对此一些原本忠于满清朝廷的将领和权贵开始声讨鳌拜,八月更是掀起了沧州讨鳌大会师!整整七万兵马在沧州汇集,目的就是进京讨伐鳌拜!!

    只是早有防备的鳌拜迅速派出手底下的数万战兵进行血腥镇压。据当时的目击者称只见在沧州城西北十几里外的河滩边上,双方足足厮杀了三天两夜!双方不断的有援兵加入进来,杀得河滩都站不下人了,又把战场转移到了农田之中!!这场大战打下来,沧州城边的小河整整染红了几天,小河两边几乎全是尸体,那种场面简直是令人惊悚!以至于方圆十里内的田地荒废了数年都无人敢去耕种……

    总得来说鳌拜算是稳定住了局面,对于征战多年的他来说身体也已经开始出现了一些问题,所以他也是急迫的就宣布登基了!!

    1666年正月初八,鳌拜称帝改国号为大淦,同时大赦天下,并且宣布免除当年全国所有的粮赋!!

    鳌拜以大金后裔自居,宣称大淦王朝才是女真人的正统,而满清朝廷乃是倒行逆施!!

    其实对于百姓来说谁当皇帝都与他们关系不大,只要不再打仗那才是最重要的……

    如今是大淦广元二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730年五月十三,距离鳌拜称帝已然过去了64年。广元帝吉达是大淦第四任皇帝,也是鳌拜的嫡重孙,目前是大淦王朝在任时间最久的君王。

    弄清楚了这些,龙竣也开始考虑现在他的处境。他现在穿越到一个姓辰的普通农户的十五岁小儿子身上。

    大淦王朝实行的政策与大清是相差不多的,毕竟都是满人治天下,皆是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满清入关的那二十来年,对于百姓的剃发令是非常严格的,到了鳌拜建立大金王朝后,依旧沿用了这一套剃发令。

    要知道清初时百姓留的可是金钱鼠尾辫,那条辫子既丑陋又恶心。不过这一切到了大金第三位皇帝达福尔上任后,情况有所改变。裕贤二年,达福尔下江南微服私访期间,看到了民间男性所留的金钱鼠尾辫实在太过丑陋,觉得如此形象有损天朝上国威严,于是就上令全男性在留辫时应该蓄一定的发量,为此甚至还让官府仿照样板推广。

    这一顿操作下来,金钱鼠尾辫就变成了影视剧中类似的牛尾辫了,虽说一样是留辫,但形象上却是要美观许多。

    龙竣摸了一把垂在后背的大辫子,心里面别提多别扭了,他有时候真想找把剪刀一剪为快。不过想归想,龙竣知道以自己目前还是低调一点好过。

    龙竣的爹娘都是本分的庄稼户,他爹名叫辰大年,而娘亲则是姓黄,至于叫什么名字这具身体原主人的记忆缺失了一部分,一时想不起来了。此外他还有个大哥跟两个姐姐,大哥已经成家现在去做了铁匠,两个姐姐也都嫁人了。

    辰大年今年已经四十岁了,本是安徽安庆人氏,不过由于年轻时被抓壮丁已经数十年未归乡了。在军中摸爬滚打数年,上过战场在死人堆里过过夜,不过也算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有一次在逃跑的时候被一支利箭射中了左肩,不过却因为这支箭原本就是要射向一名高级将领的,结果被他这么一跑就给挡了。那将领是满族勋贵,他误以为辰大年是为给他挡箭才受得伤也是颇为感激。又看辰大年箭伤及根骨,所以就准许他退伍,并且从自己的封地沂州府莒南县内的练马乡赏赐了他良田十余亩。

    辰大年虽然背井离乡,但有了自己的田地后很快就在莒南成家立室,过起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辰大年虽然有自己的田地,但却需要每年向封地主和官府交纳不菲的赋税!辰家所在的莒南县南部是大淦王朝安远候的封地,也就是当年赏赐辰大年田地的那个权贵,只不过当年那人还未继承爵位而已。

    二十年来辰大年一家过得并不富裕,这点从他们里的房子还有吃的穿的就能看出来。虽然辰家有水浇地十亩,旱地三亩,但每年的收成都不是固定的,完全是看天吃饭,可是候爷府的税赋却是一丁点也不能少的!

    碰上丰收年还好说,水浇地产出的麦子和高粱还能剩余不少,将就着粗粮一起也能维持日常口粮。可是如果到了灾荒年,那可真是连野菜都没得吃的!小百姓没得吃也就算了,可那刻交的税粮却是一个也不能少的。值得庆幸的是莒南县这十几二十年来倒没遇上几回大的灾年,就算是有也很快就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