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书中风景 » 《5%的改变》

《5%的改变》

    几年前在《得到》APP听到过李松蔚老师的心理学课程,后来又在《圆桌派》看到过有他参与的节目,知道他是新锐心理学家,在做心理咨询工作,其他并没有特别深刻的印象,买这本《5%的改变》是偶然看到推荐,据说相对好理解且按作者的建议操作并不困难却能很好的解决心理常见问题,于是我打开了这本书。

    这是本神奇的书,正值我焦虑迷茫的时候几乎是一口气读下来,一度泪流满面不能自已。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太多自己的影子,好像我是书中44个例子中负面情绪的集大成者,可是我却比其中绝大多数快乐些,也更幸运些,庆幸。

    这本书不讲大道理,不灌鸡汤,也不强塞专业心理学理论以显示自己的专业性,四十四个案例,李松蔚老师一一给出建议,他的建议很暖,肯定也是很专业的,我们不需要那么懂就能按他的建议做到,因为很容易做到,因为只需要5%的改变。

    有的人觉得自己不论是职场还是亲密关系都很失败,有的人总是担心不好的事情会发生,有的人为自己曾经的错误和缺点而焦虑甚至恐慌,有的人总是贪吃甚至不顾身体健康,有的人总是把工作拖到deadline才慌忙收尾。。。。。。。

    这些是不是都有自己的影子?我是几乎都有一点的,所以,每每思考就觉得很不喜欢这样的自己,自己都不喜欢的自己又怎会有人喜欢呢?于是悲观,消极,焦虑甚至抑郁,不知道自己的生命还有什么意义,现在回想偶尔陷入到这种情绪中真的很可怕。

    但是,李松蔚老师面对每个提问者,给出的回复往往是这样:

    “我总担心会有坏事要发生。”

    ——“当你担心坏事发生时,就告诉自己,不要心怀侥幸,它注定会发生。”

    “我觉得职场和亲密关系都是失败的。”

    ——“像你一样有一份工作能养活自己,就够了,还要啥?”

    “自律为什么这么难?”

    ——“从你的日常看,你不需要真的自律,你只是需要一个叫自律的符号,用它带给自己一些积极暗示。”

    。。。。。

    案例中大多数的人遵循与李松蔚的约定,从5%的改变开始,慢慢走出情绪的困境,有些人则不依然故我,困在抑郁中,还有些人干脆消失不见。

    作为一个被各种焦虑情绪困扰的过来人,一点点的改变都不容易,但只要迈出第一步,就好!

    曾经因为突然的失业状态,烦躁,压抑,脑海中不断闪现自己工作时的事情,并且不断的自责,原来坚定认为正确的事情被自己全面否定,甚至开始怀疑过去的二十年的自己。

    反思,反省,发现自己真的很差,不聪明,不智慧,不圆滑,不坚定。。。。。。。。

    一切都用一个字“不!”来否定自己。

    于是,拒绝外界的一切信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每天被自我否定的情绪折磨着。

    后来,强迫自己每天出去上一堂瑜伽课,当实在不想出去的时候,也不难为自己,认可给自己的找的不是理由的理由,渐渐,上一堂瑜伽课已经不算困难了。

    再后来,开始强制自己读书,每天读,不喜欢的书也读,当然也可以放下换一本,喜欢的更读,渐渐,读书的时候没有了内心否定自己的声音,读书种类也变多了,不再只被精彩的小说情节吸引,也喜欢上不同领域的思考和知识。

    再再后来,开始强制自己每读一本书,不论喜欢与否都写一篇读书笔记,并要求自己,写读书笔记要足够坦诚,或许不够成熟,但足够有态度。

    再再再后来,读书笔记不再困难,发现,自己读书的时候开始深入的思考,可以批判,可以欣赏,可以享受,可以厌烦。。。。。。。对书,我可以任性。

    就这样,我在一点点改变,之后遇到了这本书,才发现,我不自觉的用了李松蔚的方法:5%的改变。

    从现在开始,做快乐的自己,无论优秀或平凡,都可以喜欢自己多一点,都可以包容自己多一点,也都可以改变自己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