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大汉燕将 » 第二章 荆州来使,玄德心意

第二章 荆州来使,玄德心意

    吩咐傅肜把陈安送去找李翊玩耍,李护便和陈到向樊城官署赶去,虽然部曲营设在城外,但二人骑着马,不多时便赶了回去。

    到了官署门前,二人翻身下马,让专人领走马匹,随后走入官署之中。

    大堂之上,一个长手大耳的男子正坐于中央,两耳齐大无比,面色无喜无悲,给人一种不怒自威之感,双眼里却透露出一抹温和。

    右手侧男子着一身青衣,配着一个兽皮帽子,红通通的脸庞,卧蝉眉,两只丹凤眼似睁似闭,一只手正在抚摸着垂至胸前的一缕长髯,另一只手正拿着一卷竹简仔细研读。

    左手侧的男子壮硕无比,犹如黑熊化人,豹眼环须,抬眼一望,便让人心生畏惧,不得不称一声熊虎之将。

    正是刘关张三人。

    “御虏来的如此之迟,真是让俺好等!”张飞抱怨着,声如洪钟,整个大堂上都回荡着他的声音,震得人耳膜生疼。

    “三弟,小声些。”刘备瞪了一眼自家三弟,张飞挠了挠脑袋,憨厚地笑了笑。

    “玄德说的是,我简宪和若是因益德而失聪,岂不伤我一世英名?”简雍举起案上的茶杯喝了一口,“不如禁上益德几年酒,兴许就改了这毛病。”

    身侧的士仁也一本正经地点点头,附和道:“是极是极。”

    “简宪和,士君义,你二人真竖子也!”张飞瞪大了眼睛,假意发怒,三人的戏谑引的堂上众人皆放声大笑。

    “三弟,宪和还有君义莫要胡闹了,御虏,且和叔至落座。”刘备温声言语,李护二人顺势坐到了赵云的身旁。

    刘备扫视一眼,拿出使者送来的书信,轻声说道:“景升兄请我赴宴本为寻常,可此番却有蔡德珪相邀,此人与蒯越一向与我不睦,元直,如之奈何?”

    徐庶起身,先行一礼,朗声道:“刘荆州盛情相邀,主公若是不肯前往,恐伤同宗兄弟之情,然我观蔡德珪者,争权慕势之小人也,其与曹操相交甚厚,今曹操势大,有虎吞八方之心,南下荆州之时必不远矣。”

    “而刘荆州年迈,却宠爱仲子刘琮,疏远长公子刘琦,此生乱之举,待曹操南下,蔡瑁必然发难,主公昔日于博望败夏侯惇、于禁二人,蔡瑁必以主公为心腹之患,此番相邀,欲行鸿门宴之事也。”

    “此行往与不往,皆在主公,然主公若往,须携猛士精卒,内着精甲,饮食用度,皆须小心。”

    徐庶俯身一拜,退回坐席。

    “云长益德,坐镇樊城,不可轻动,御虏子龙,可愿随我同去?”刘备眼光流转,看向了这两个名为君臣实为兄弟的大将。

    李护听了徐庶的话后,将之与梦中所见对照,发现竟确实如此,不由得内心信上几分,听到刘备的呼喊,与赵云对视一眼,出列应诺。

    刘备欣慰地颔首,接着说道:“御虏且在部曲营中简拔勇士,随我同往。子龙于马队中择十人相随。”

    当年赵云从公孙瓒处曾率领了一支千人左右的骑兵南下帮助刘备,后来赵云还乡,这支骑兵就留在了刘备处,多年征战尚余百多人,建安五年赵云归来,再次为刘备执掌骑兵。

    “近些年景升身体多疾,然继承人却仍未定妥,更是有立仲公子刘琮之意,刘琮年幼,大事必决于蔡德珪等人,那时曹军必然大举南下,我等,又该何去何从啊?”

    刘备目光略有些暗淡,昔日他曾向刘表进言奇袭许都,却没有被采纳,而如今刘表随时有可能去世,容身之所也难以寻觅,自己幼年时乘羽葆盖车的豪言壮语,又该如何实现呢?

    “主公,庶有一言,或可为公解忧。”徐庶再度出列,信誓旦旦地说道。

    刘备目光一亮,快步上前,把住徐庶的双臂,“元直,且为之奈何?”

    “南阳诸葛亮者,卧龙也,主公可愿见之乎?”

    刘备有些意动,早些年他初至荆州,就听司马徽向他介绍过诸葛亮这个人,只是当时根基不稳,而且听闻此人常自比管仲乐毅,为时人所笑,才没有前往招揽,渐渐把这事也忘记了,

    徐庶今日再次推荐,让他想起了司马徽对他说过的话,“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诸葛孔明、凤雏庞士元也。”

    想到此处,刘备不禁有些迫切,“元直可为备请之,备当以上宾之礼待之!”

    不想徐庶却将手轻轻挣脱,站到一侧,严肃地向刘备行了一个极为正规的拜礼,举手加额,鞠躬成勾股形,然后直身,双膝同时着地,手掌着地,缓缓下拜,以额贴手掌,随后直起上身,以手齐眉,然后平身。

    刘备惊愕万分,连忙上前扶住徐庶,除了一些重要场合和徐庶认主那一日之外,私下议事,徐庶皆未行过如此大礼,徐庶突然如此,却也是让他有些措手不及。

    “元直何至于此?”刘备内心充满不解,诸葛亮此人才华,真如其所自言,可与管仲乐毅相比较吗?

    “主公,诸葛孔明,时之高才也,此人之能,庶观天下文人,惟荀令君可相比拟,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刘备的脸色郑重起来,徐庶刚直,所言往往直击要害,也不会因所弹劾的人地位如何而不敢直言,且向来不会妄下断言。

    心念流转,刘备果断回答:“此人若如卿言,备当亲往。”

    听了刘备的话,徐庶欣慰一笑,他追随刘备,自有自身家世的原因,但他也更为看重刘备这个人,对于贤才可以不顾自身名誉,甘愿折节相邀,对于下属也会不遗余力地给予信任,让他们放手施为,展现才华。

    李护在一旁听着,暗暗心惊,如何发生的一切都能与梦中对上,若是真是如此,那细君和翊儿该怎么办!

    双手攥紧,冷汗直流,呼吸越发急促,一旁的赵云察觉到不对,低声询问:“兄长可是身体有恙?”

    发觉到自己的失态,连忙整理了一下仪容,勉强一笑,“无恙,子龙勿忧。”

    赵云见此便收回视线,继续坐直身躯,保持最标准的仪态。他身姿本就修长,儒雅温和的让人一听便如沐春风的嗓音和无可挑剔的礼仪让他显得绝世独立,飘飘乎若人间清风,皎皎乎似天上明月。

    浓眉大眼也并未破坏他的整体气度,反而让他更显得稳重庄严,让人不敢侵犯。

    心里暗自感叹了一句当年自己也是一代风流美少年,又将注意力放在了不久后可能发生的曹军南下一事上。

    左右接下来的都是一些政务琐事,与自己无干,便是失神,主公也不会怪罪。

    根据梦中记忆,李护仔细思考着,如果想要避免被南下的曹军驱赶着继续流亡,一直窝在樊城是不行的,毕竟刘备等人就是因为信息差的原因,直到曹军进逼宛城,才从樊城撤回。

    而梦中曹军南下则是在七月份,刘表会在明年八月去世,也就是说,留给刘备势力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尽快拿下荆州或者在荆州扶植亲善刘备的长公子刘琦即位,同时联合孙吴,才是刘备势力当下唯一的破局之法。

    可这个问题能否成功,关键还在于刘备,李护抬眼望向主座上正在与简雍麋竺等人交谈,处理政事的刘备,微不可察地叹了一口气。

    阿备是很难同意这样的事的,先不提刘表待他非常亲厚,私交极好。就是夺同宗基业这种事,阿备是打死也不会干的,倒不是傻或者优柔寡断,只是在刘备看来,这事是不符合道义的。

    而且荆州内更有蔡蒯两大家族敌视,刘备想要入主荆州,不解决这两家,是根本不可能的,而两家盘亘荆州多年,势力雄厚,根节纵横交错,几乎渗透了襄阳乃至荆州的方方面面,又哪里是那么好对付的?

    所以即使以前徐庶提起过,刘备也只是顾左右而言他,笑着把事情搪塞了过去。

    除非刘备能够争取到荆州内的部分世家的支持,拥有能跟蔡蒯两家争锋的能力,才能夺取荆州作为根据地。

    这就得看阿备的手段和意愿了,毕竟他李护也只是一个武夫。

    “今日便到此吧,御虏,子龙,且准备好人手,明日随我往襄阳赴宴。”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