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大汉燕将 » 第四十六章 世家有请,立威荆南(上)

第四十六章 世家有请,立威荆南(上)

    在五溪蛮和李护部曲的帮助下,一座简易的高台被很快建起,一列汉军,一列蛮军各自站在高台两侧,昂首挺胸威风凛凛地守卫着高台。

    高台之上拜访着一张供桌,三根香在古朴的香炉里插着,而香炉前又摆着两个酒樽。

    而一个方形的大坑则是被挖掘于高台不远处,几头羊和一匹健硕的大白马则是由人牵着站在方坑的一侧。

    它们是这场结盟之礼要用到的牺牲。

    马良穿着结盟官的华服,严肃地站在一旁,看着波澜不惊闭目养神的李护和略有些激动和紧张的蛮王沙摩柯。

    他是本次结盟的主盟官,在场的所有人中他是责任最为重大的,若是结盟之礼出了些许纰漏,那么他马良可真是万死难赎其咎了。

    故而这位年轻的主盟官,日后大汉最为出色的外交官正紧张地默念着此次结盟之礼的主要步骤。

    时间一分一秒地走过,看着日头的倾斜,马良估算了一下时间,然后踏步走出,果断说道:“吉时已到,开始盟礼!”

    “宰杀牺牲!”随着马良话音落下,早已准备好的屠宰者按住了捆缚好的牺牲,精确地将刀送入指定位置,在牺牲凄惨的嚎叫声中结束了它们的性命。

    随后割下了牺牲的左耳,将之摆放在了早已准备好的珠玉盘之上,割开牺牲的脖子,在玉制的容器中装了满满的牲血。

    接着马良面色严肃地转身看向今日的两位主角,“会盟者登台,饮牲血!”

    李护与沙摩柯一步一步地登上了高台,面前的酒樽里早已有专人倒好了会盟之用的牲血,二人互做揖礼,接着一起将酒樽中的牲血一饮而尽。

    “会盟者宣读盟约!”马良清朗的声音传入二人的耳中,早已有专人呈上盟约,二人对视一眼,由李护带着沙摩柯开始宣读盟书。

    “今有大汉南阳太守,讨逆将军李护,五溪蛮王沙摩柯。在此共修盟誓,约为兄弟!”

    “五溪蛮者,本蚩尤之后,九黎三苗之裔也。三苗与帝尧,大禹战于南。为尧禹所破,西去者化为西戎。时至周室,巴人随武王伐纣,屡立功勋。有荆蛮立楚国,受周王之封。或有荆蛮受周王之封,而立巴国。”

    “秦有惠文王者,以张仪、司马错灭巴。巴人流散入荆南者,化为五溪蛮。高祖入咸阳,斩项羽,定九州之乱,威加海内,民心依附,五溪蛮亦从,故五溪蛮者,亦属华夏也。”

    “今汉室倾颓,奸臣窃命而至主上蒙尘,荆州牧备不以势单力薄而抗汉贼曹操于荆楚之地,是为忠义节信之士。亦有蛮王沙摩柯者,慕之忠义,而欲相助,以昭大义于天下,而与荆州盟,共期复汉之大业也。”

    “荆楚之人,与五溪蛮名有汉蛮之别,而内有兄弟血脉之实,故沙摩柯以血脉之亲、天命之所,不吝相助,两方从此,互为唇齿,亲如兄弟,无有二心,东皇太一为证,有违誓者,必死于刀斧之下!”

    随后马良接过两份会盟的文书,将其中一份细细收藏,而另一份则是与牺牲一同埋入了深坑之中。

    “盟约已成,礼仪可毕!”

    随着一声盟约已成,两侧侍立的军士齐声高呼,连带着整座部落中的蛮人,无论男女老幼尽皆放声欢呼起来。

    他们隐隐约约感觉到,今后他们的命运,可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在盟约订立后,李护留下马良与沙摩柯商谈接下来的教民耕织以及迁民开荒收蛮人兵甲的问题,自己则是谢绝了沙摩柯的盛情挽留,率领着魏平和十来人赶回武陵郡与傅巽、王粲联络。

    当然,主要是怕沙摩柯真把酒抢光。

    一路风尘仆仆赶回武陵郡首府临沅县的李护没有声张,而是径直来到了傅巽等人居住的驿站之中,前来寻找二人。

    傅巽正在屋内思考着有关屯田的问题,却见得自己的小童从屋外跑进来,睁着大眼睛气喘吁吁地说道:“傅公,李府君回来了!”

    傅巽猛然站起,脸上充满了难以抑制的喜色,“此言当真?”

    “还能有假?”

    “速速请李府君进来,快!”

    “不必请了,我来也!哈哈哈哈!”豪迈的大笑从庭院外传进屋内,李护信步走入,笑道:“公悌公何事如此急迫,竟连名士风度都顾不上了,哈哈哈哈!”

    傅巽苦笑着摇摇头,“老夫却是让你这小子拿捏死了,这次可是有些难办了。”

    “哦?公悌公此言何来,可是屯田之民难以安排?亦或是魏军降卒不服管教?”李护吹了口热茶,疑惑地问道。

    “非也,非也!”傅巽长叹道,“乃是这武陵的世家和太守!”

    “哦?”李护眯起了眼睛,话语中也带上了几分凶厉,“他们想干什么?”

    “干什么?府君莫要与老夫装糊涂了,这世家想要干什么,您又岂会不知?无非就是那利益二字罢了!”

    “利益吗?他们想要多少?”李护放下热茶,沉吟了一会儿,一边用指关节叩打着桌面一边发问道。

    “有几个世家想让自家的子弟进入担任典农校尉,有的世家想要多瓜分一些土地,更有甚者,还想让屯田民做他们家的佃户,为他们耕种!”提到这些世家,傅巽咬牙切齿地说道。

    “那金旋呢?其是金日磾的后人,总不至于与这些人狼狈为奸吧?”李护又问道。

    “府君啊!这金旋虽然是秉持家风,忠于汉室,可也不是一心为公而忘私利者,其子在许都伴驾,他自然也想争得些利益,好让自己儿子从许都回来后,能有些基业伴身!”

    “他若真是一心为公,此事倒还真是好办了!”

    李护的脸色逐渐阴沉了下来,浑身的煞气不由得被释放而出,他走到窗前,看着外面有些昏暗的天色,突然笑了出来。

    “傅公,你说有些人怎么这么混账呢?这么的不识时务呢?”

    “就跟那羌胡一样,只要有利便可忘生,真是怪哉怪哉。”

    “金旋不管的话…”,李护顿了顿,手按在刀柄上,“那就只能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