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大汉燕将 » 第五十二章 江东议事,权欲亲征

第五十二章 江东议事,权欲亲征

    孙权假意地皱着眉头,似是在做着极为剧烈的思想斗争,突然长叹了一口气,似是无奈地说道:“好,既然如此,孤便依先生所言,这就向群贤问策,以求救荆南之百姓于水火之中。”

    “这恶人的名声,便由我孙权来担当吧!”孙权大义凛然地说道。

    赵范把头埋的很低,内心止不住地恶心,白眼直翻。

    拯救荆南百姓于水火?承担恶人的名声?

    呵,真会给自己脸上贴金。

    若是荆州无利可图,若是刘备未曾经历一场足以动摇荆州国本的大战,汝孙权敢来攻打吗?

    这恶人的名声又岂是汝孙权来承担的?乃公为了求你出兵,先是不顾名节当了叛臣,而后又在汝面前诋毁旧主,若是汝赢了这一仗定鼎南方还好,我赵范也能落一个弃暗投明的美名。

    可若是汝输了,那乃公岂不是里外不是人?

    汝顶多是个不善战亦或无开疆拓土之能的名头,再不济也就是背信弃盟,有着治理稳定江东的功绩在,总不会差到哪里去。然他赵范可保底是一个不忠不义,不守臣节啊!

    赵范恨恨地搓着牙花子,却也不敢表现出来,堆出满面的笑容,作出感激的姿态,“将军愿意出兵,实乃荆南百姓的福分,赵范在此谢过将军了,不知将军打算何时出兵?”

    孙权笑了笑,“赵君不必着急,我军于合肥一战策应刘备,虽与曹军相持日久未分胜负,却亦需些时日调理,赵君且先下去安歇吧!”

    “阿利,带赵君去馆驿安顿下来。”

    谷利跨步上前,默然地盯着想要说话的赵范,将手向前一伸。赵范只感觉舌头打了结一般,看着身材雄壮的谷利,无奈之下只得应诺。

    待到谷利带着赵范走了之后,孙权眯着眼睛思索了一会儿,突然拍了拍手,一个身着黑衣的人从孙权身后走出,恭恭敬敬地站在孙权面前。

    “吕壹啊,去查查,这赵范说的可是真的吗?”孙权此时也不注重姿态了,舒舒服服地斜着躺下,打了个呵欠,慵懒地挥了挥手。

    “诺!将军治政劳累,多多歇息,保重身体呀!”吕壹谄媚地一笑,轻轻地退了出去。

    孙权满意地点点头,群臣之中吕壹的能力或许可以说是一般甚至不入流的,但此人却是最能讨他欢心的,刚刚他这般作态,若是张公亦或者虞翻在此,只怕要对他严加劝谏甚至是呵斥了!

    他孙权政务繁多,连日里休息的时间都少有,偶尔休息休息又能怎样?

    这也是他愿意将自己手中的情报力量交给吕壹的原因。

    同时不仅因为吕壹懂自己的心思,也是因为他清楚吕壹身后并没有什么强大的家族力量或什么大背景,如果想要在江东政治场上生存下来的话,必须要依靠着自己才行。

    而且由于吕壹身后没有什么有能量的人物,自己用起来也会更加顺手,扔起来也会更随意。

    故而,吕壹骄横他也是知道的,群臣不喜吕壹他也是知道的。

    不过这也是他乐于看到的,情报头子嘛,好好做个孤臣就是了,跟那些江东的世家撕咬撕咬,给他们添点堵,自己也舒服。

    躺着眯了一会儿后,孙权起身走出了屋门,立刻就有侍者迎了上来。

    孙权淡淡地说道:“汝去唤张公,公瑾还有顾君和休穆,孤要与他们议事。”

    “诺。”

    侍者退下,不久之后,张昭与周瑜,顾雍与朱恒一并前来。

    “四位坐,孤有事要与四位商议。”孙权客气地请四人在堂内,自己则在主座坐下。

    “敢问将军,唤我等前来所为何事?”四人之中地位最高的张昭最先问道。

    张昭虽然之前在曹操南征一事上与孙权发生了争执,但随着曹操退去,二人表面上重归于好,背地里就不得而知了。

    “孤此番请四位前来,乃是商议袭取荆州一事。”

    孙权一句话震惊住了江东的四位重臣。

    不是,这才离合肥之败多久啊,就又要出征?还是对付刚刚取得一场惊天大胜的荆州军?

    可很快周瑜就敏锐地发现了一些东西,轻声问道:“将军,可是荆南有变?”

    孙权赞许地看了一眼周瑜,朗声道:“方才荆州桂阳郡太守赵范前来投诚,向我言说李护在荆南倒行逆施,荆南四郡民怨沸腾,已有反心,想要请我来攻打荆南,夺取荆州,而荆南人士会全力相助,不知诸公意下如何?”

    顾雍与朱恒对视了一眼,若有所思。

    他们倒是听说了最近从交州来了一人,一下船便被孙权带到馆驿中严加看管,连他们的人都不能渗透进去,不想是桂阳郡的太守赵范吗?

    至于伐荆一事。

    二人再度对视一眼,顾雍率先开口道:“将军,雍以为此事可行,今新年已至,税收粮草重新丰盈府库,新的兵役又能重新推行,我江东在先前合肥之战的损失已经可以弥补了,而荆州经历一场大战,并未有多少休整的时间,即使新年已至,其也难以调动大军镇守荆南,这是我们的好机会。”

    孙权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张公与公瑾呢?”

    张昭略略点了点头,“正如顾君所言,江东国力可以支撑此次征伐,至于能胜与否,吾不敢断言。”

    “瑜以为不可,彼荆州虽疲弱,然其兵精将勇,可以一当十,荆南大将李护先前以万人固守樊城,面对曹操十余万大军而保城不失,乃是一代上将,今贸然而伐,恐有不测,不若以报伯符及先君坚仇之名,以我荆州水军精锐逆伐江夏,以一偏师出荆南牵制李护等人,或可一战而下江夏!”

    朱桓却提出了异议,“公瑾太过于小心了,樊城乃是军城,无有百姓,且曹军南下,民心尽失,荆楚不望。今将军以仁德之军向荆南,百姓冀望,且荆南四郡皆需守备,我等四处攻打,李护若固守不出,则军心惶惶,若出城救援,定会顾此失彼,如此,荆南尚可守乎?”

    周瑜皱着眉头思考了一会儿,还是想出言反驳,却被孙权打断了。

    孙权向他摇了摇头,周瑜漠然了,他突然明白了,这事,不同意也得同意。

    因为他在合肥一败,可以说江淮一系威信沦丧,连孙权的威望也受到了冲击。

    现在他们迫切需要一场胜利来巩固这一切。

    “好,既如此,那便由公瑾率军往江夏。”

    “而孤,亲自领兵往荆南!”

    周瑜惊讶地看着孙权,忽然一阵感动,他明白,这是孙权在用自己为他牵制荆南方面的兵力。

    毕竟,哪有比江东之主更富有吸引力的偏师呢,亦或者谁会将他当作偏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