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大汉燕将 » 第五十六章 黄祖轻瑜,公瑾奇袭

第五十六章 黄祖轻瑜,公瑾奇袭

    信使跌跌撞撞地逃回了黄祖的官府之中,跪在地上颤抖着向黄祖报告了文聘和王威二人的反应。

    黄祖听罢后挥了挥手,将信使赶走,得意地挑了挑眉毛,笑容中满是愉悦。

    “彼文聘倒是识相,知道有些东西他不能碰,也省的我与他们一番争端,不然老夫定然要羞辱他一番!”

    “那王威倒是个死脑筋,不过也没甚么干系,若是敢生事,我黄祖却也不是吃素的!”

    “府君威武!”

    “府君威武英断,天赐府君于江夏,实乃江夏百姓之福啊!”

    听着陈就和张硕对自己的吹捧,黄祖只感觉自己浑身上下轻飘飘的,像是在楼船之上吹了一阵清凉的江风一样,不由得放声大笑起来。

    黄射站在一旁,看着父亲和他的两名爱将,嘴角抽动不停。

    他是建议父亲如果不想让文聘等人掺和到江夏郡中,就让文聘等人去江夏郡西部保卫粮道,驻守后方。

    可他没说让自家父亲将文聘拒之门外,让他们打道回府啊!

    这不是赤裸裸地打荆州牧刘使君的脸呢吗?

    那文聘若是禀告刘备,依着那位的性子,怎会不派兵前来讨伐我等呢?

    这让黄射颇为不安。

    父亲身边的人大多只知道经商和欺凌下属,而父亲自己也年事已高,不像从前那样对公事那般上心,虽不至于日日饮酒作乐,却也并非什么贤明之主。

    父亲口中称着不惧那孙权来犯,可是之前父亲与江东孙家交战,又有几回大胜呢?恐怕也就是江东创业之主孙坚贸然深入,为父亲麾下兵士伏于竹林之中射杀,可算的上是一场对江东的大胜了吧!

    之后面对孙策,如果不是江东后方着火,恐怕孙策早已经将江夏攻下了!

    至于孙权时期,建安八年,孙权遣军入寇,将江夏军打的连连败退,若不是山越在后方再度起火,孙权又岂会退去?

    建安十一年,父亲让将军邓龙攻打柴桑郡,结果被周瑜击败,邓龙也被周瑜俘虏。

    建安十二年,孙权再次入寇掳民而归,这江夏重镇在那孙权眼中,已是想来便来,想走便走的了!

    此番若是孙权再度袭来,依着江夏的国力和军事实力,还能够抵挡吗?加之又得罪了文聘,说句不好听的,到时若是战事不顺,自己父子被击败而文聘不愿来接应的话,以自家与孙氏的仇怨,岂不是要被孙权传首江东?

    虽然他并不觉得文聘会借着此机报私仇,而无视刘备最根本的命令——救援江夏。

    可在其中做些手脚,他父子二人不亦是难以抵挡吗?

    天下人都说相忍为国,可有几人能够真正地做到呢?

    可看着父亲的模样,他也不好深说,咬咬牙,他告退后回到自己的书房内,提笔给文聘写了一封信…

    而此时的江东水军已经整装待发。

    巨大的楼船巍峨矗立在水域之中,锦绣的周字大旗和风帆一同竖立在中间最大的楼船之上,随着江风一同呼啸。四周由斗舰和赤马舟组成的船队围绕着,赤色的舟船如同在江中点燃了一场大火,准备将之燃烧到江夏。

    周瑜就和孙权一同站在点将台上,观赏着江东水师,心中不由得豪气顿生。

    江东子弟虽自霸王项羽至孙策孙伯符后已很少能在陆战中称雄,可多大河大江的当地,水军仍旧是冠绝天下!

    孙权看着身侧雄姿英发的美男子,不由得有些神情恍惚。

    当年兄长死后,将江东基业尽付于他,然而当时的他却仅仅是一个十八岁的少年,在失去遮风挡雨的兄长后,是张公与面前的人在前方为他重新竖立起了一座高墙,帮助他抵挡风雨,稳定江东,让他能放手施为。

    平李术,定山越,纳贤才,稳宗室,孙权深知没有周瑜和张昭的鼎力支持,自己是不能做到这一切的。

    故而在合肥之败后孙权并没有责难周瑜,而是好言相慰。出征江夏又力保周瑜为督,将自己的全部信任交给了周瑜。

    这是周瑜应得的。

    这次,周瑜再度出军,孙权没有多言,只是将手中的佩剑交给了周瑜,并告诉他。

    “公瑾放手施为,孤必全力支持!”

    他相信周瑜能为自己带来一场大胜。

    周瑜转过身,面对着孙权,俯身一拜,“臣,周瑜,必不负将军所托!”

    “扬帆,启程!”

    随着风帆猎猎作响,船队在港口处缓缓驶离,桨橹飞快地摇动着,直奔那江夏而去。

    周瑜就站在那楼船之上,看着那目送自己的逐渐模糊的身影,想到了当年的那个勇武精进的少年,那个礼贤爱下的君王,那位与他畅谈天下的好友和那床前托孤的落寞男儿。

    此情此景,与当年自己送孙策出征时何其相似呢?

    “伯符啊,仲谋与你有些像,却又不太像啊,你当年若是有仲谋这般心思,只怕也不会那么早就走了。”

    “你若尚在,合肥一战,我等又岂会大败而归呢?”

    想到英年早逝的好友,周瑜眼神有些暗淡,但很快便恢复了清明。

    “也罢,仲谋尚在,江东基业尚在,那么总有一天孙家的大旗,江东的威名将会再次传遍天下!”

    周瑜的目光转向江夏的方向,眼中露出了骄傲。

    “我们的征程,又开始了!”

    破虏在上,魂佑江东。伯符在侧,共定天下!

    建安十四年五月,权以周瑜为前部大督,凌统为先锋,吕蒙领水军,共三万人攻打江夏。

    史称,江夏之战。

    建安十四年五月下旬,收到了周瑜率部来袭的战报后,黄祖当即派遣部将张硕为先锋,陈就为舰队首领,前往抵抗周瑜的进攻。

    夜色朦胧,点点星光照耀在水面上,洒出细碎的光斑,而满天的乌云不久后便很快遮挡住了这为数不多的光亮,让江面上的士兵们很难看清前方是否有敌人来袭。

    张硕同样如此,故而在向陈就通报以后,自己亲自率领数十名部曲登上了一艘大船,开始沿着江岸巡查。

    月黑风高,张硕看着平静的江岸总有些心神不宁,好像夜幕之中隐藏着什么东西要将他吞噬。

    总感觉,哪里不对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