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玄衍飞天神剑 » 第一百零一章逝者安息•生者远征

第一百零一章逝者安息•生者远征

    罗家军在山上用过战饭,连夜拔营下山,向京城方向进发。部队刚到山下,还没进入大道,忽听到从山上又跑下一匹大马,马上面端坐着一员女将,她身穿紧身衣,头扎方巾,发暨上插着一朵洁白的莲花,一身青布素衣,腰挎青龙宝剑,飞也似地从山下飞奔而至,来到队伍面前,马不停蹄地向队前的罗中超说道:

    “罗大哥,我和你们一起去捉那老贼,为赵大哥报仇。”

    罗钟超扭头看了她一眼,并没有意外的表情,随口说道:

    “阿娇姑娘,你不是陪少夫人在山上守着赵大哥的吗?你怎么又来了?”

    “赵大哥有我表姐陪着就行了,那里不需要我,不亲眼看到老贼人头落地,我阿娇怎能甘心?”

    “那好吧,不过随队出发一定要服从命令,不可妄自行动。”

    “知道了!”

    夜幕降临,大军悄悄地离开了二龙山区,连夜踏上了讨伐老贼的征途。

    这只五六千人的精壮队伍,在天大亮时到了京城外,在京城外五里处安营扎寨,等待李贵妃的消息。

    兄弟们赶了了一夜的路,经过进食休息一上午,已经恢复了精力和体力。天到正午的时候还没见宫中传来信息,罗中伟等得不耐烦了找到罗钟超说道:

    “哥,我们既然来到了京城,就不要老等着了,应该制造出点动静来,给帝王老子加点催化剂,也让他心里紧张一下。”

    “好吧!”罗钟超眼望着京城方向沉思了一下说道:“二弟,你带领几个精干的手下,去城门口叫阵,但是且不可动手,制造出声势你们就马上回来。”

    “好!”

    朝堂上,帝王正在和文武百官商讨出兵西北,平定大小和卓之事,忽闻殿脚下城门官来报,被镇殿御林军拦在了殿外。有执事官进殿传禀道:

    “启奏帝王,城门外来了一队人马,扬言要……”

    “要什么快说!不要吞吞吐吐的!

    执事官偷眼看了一眼王丞相,唯唯诺诺地向帝王奏道:

    “他们扬言要王丞相的头颅,如果帝王不给,他们就要攻城了!”

    “大胆狂贼!”帝王斜了一下堂下的王世贵,故意高声说道:

    “王丞相乃我朝重臣,岂能随他们如此……侮辱。”

    王丞相自从三个儿子死的死,丢的丢,只剩下他这个光杆老父,他以往的嚣张跋扈气焰已经不再。如今竟然有人起兵要自己的脑袋,他心里也是一阵发杵,哭丧着脸出列奏道:

    “万岁,你要给微臣作主啊!”

    帝王扫了王世贵一下,面向众臣故意大声说道:

    “如今,西北天山北部的大小和卓打来战表,要夺我华夏万里江山,不知朝中何人能挂帅平定反叛?此事还没有定夺,没想到在这时又冒出来了一股反贼,竟然以王丞相的生命为筹码,来要挟本帝王,我岂能为了息事宁人而不为朝中大臣的生命安全考虑,这不是朕的做事风格。朝中每一位臣子都是朕的左膀右臂,我不会答应反贼的要求的。王爱卿莫要心存顾虑,朕会护你周全的……。

    帝王话音未落,忽听得金殿外传来一个女子的声音说道:

    “启奏帝王——如果外面的部队要为国除奸,为民除害,那么帝王你还要护着这个奸臣吗?”

    帝王闻听,睁龙目往下观看,只见李贵妃快步走上龙亭,他惊讶地说道:

    “李贵妃何出此言?王丞相乃是我朝重臣,怎么能和叛国害民的奸臣相提并论!”

    李贵妃正义凛然的地站在金殿上,扫视着心怀各态地注视着自己的文武百官,忽地举起手中的一封秘信说道:

    “帝王,今天同着文武百官的面,臣妾请您看一下这封秘信,这是反贼大小和卓发给朝中一位官员的秘书,让他铲除朝中异己,为反贼起兵时铺下一条康庄大道。这是多么好的计划呀!可惜这封秘信被今天所谓的城外反贼截获,将这封秘信献给本宫,还请帝王定夺。”

    帝王接过秘信,看罢不由得龙颜大怒,手拍龙桌案大喝一声:

    “王世贵——”

    王世贵吓得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口中喊道:

    “万岁,微臣冤枉啊!”

    “王丞相,我说什么了吗?你喊的什么冤枉?”

    王世贵如梦如幻似地,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颤颤兢兢地就要站起,又听帝王沉声说道:

    “王世贵,分明是你心中有鬼,不打自招。你通敌叛国之事,朕早有耳闻,朕念你是三朝元老,宁可相信传言是错误的,也不肯相信你会做出通敌叛国之事……你……你另朕好失望啊!”

    “万岁!老臣冤枉!”

    “住口!”帝王勃然大怒,忽地站起身来手指着王世贵怒声说道:“难道说是朕冤枉你了吗?那么,这封秘信上面有大小和卓兄弟的亲笔印章,指名道姓要你王世贵配合他们起兵造反,这难道还是假的不成?王世贵,你就不要再狡辩了!来人呀!将王世贵给我绑了!压上城门。”

    朝堂上风向一定,城门外罗家军已得到了宫中送出的消息,罗钟超带领队伍押着王怀开向城门口。

    这时候,由赵尚书带领御林军,押着王世贵来到了城楼上。罗家军在下面看得真切,一个个振臂高呼——

    “杀了老贼,为老将军报仇!杀了老贼为老将军报仇!……”

    城楼上赵尚书高声喊道:

    “大家稍安勿躁——大家稍安勿躁——!听老夫说句话好吗?”

    城门外罗钟超向大家摆手制止道:

    “弟兄们先不要说话,静静一静……”

    “罗家少将军,如今王世贵老贼已经伏法……”

    正在这时,忽听得城墙下有人高声喊道:

    “万岁驾到——!娘娘千岁驾到——!”

    赵尚书把正说的话又咽了回去,带领城上官兵一起跪下,迎接帝王和李贵妃。

    帝王在众文武的前呼后拥之下,和李贵妃走上城楼,向赵尚书说道:

    “赵爱卿平身,”

    赵尚书书站起身来,抬手示意让众官兵都站起身来。帝王站在城楼上看着城墙外,士气高昂的罗家军高声说道:

    “下面可是罗老将军之子吗?”

    罗钟超在马上往前一步,将丈杆银枪横于马背,双手抱拳躬身施礼道:

    “罪臣之子罗钟超,胁二弟罗钟伟,小妹罗钟燕参见帝王!”

    帝王在城头听得清楚,一声沉重的罪臣二字,如给了自己脸上重重的一掌,他脸上一红,随即说道:

    “罗世祥老将军一世英名,为国忠心耿耿,生前南征北战,驰骋疆场,为国家立下了不可磨灭的汗马功劳,我们举国上下,上至君臣,下至黎民百姓,都会歌颂与怀念罗老将军的。他生前被奸臣王世贵所害,含冤九泉,今天在此城楼上,天地可见,众文武百官见证,朕颁布圣旨,为罗世祥老将军平反昭雪!追封镇国国公之职。”

    “谢帝王隆恩——!”

    罗氏三兄妹在城墙外翻身下了战马,扎跪在地,面向城墙上的帝王和娘娘俯身下拜。帝王在城楼高声说道:

    “罗家小将平身!”

    帝王说罢,转身向李贵妃低声说道:

    “爱妃,他罗家兄妹真的可以挂帅北征吗?”

    李贵妃笑着说道:

    “帝王以前把人家兄妹伤的那么重,如今刚为罗老将军平反昭雪,又要人家兄妹替你打仗平贼,人家肯不肯答应,那就看帝王你的诚意了!”

    “我已经为他罗家平反昭雪,又追封嘉奖,做的还不到位吗?难道说真的让朕出城迎接他们不成?”

    “臣妾先替罗家兄妹谢谢帝王了!”

    李贵妃说着照着帝王施了一礼,帝王张嘴无话可说,他连连摇着头低声说着:

    “你……爱妃你这是……”

    “万岁英名,为了江山社稷求贤若渴,俯首甘为孺子牛我凡界江山如日月同辉。”

    李贵妃话音刚落,众文武齐声高呼——

    “万岁英名!万岁英名!!”

    帝王略一沉思,高声说道:

    众家爱卿,大开城门,随朕出城迎接罗家少英雄入城拜帅!

    在城门外,罗家军见帝王亲自出城接见,罗钟超带领众兵将一起跪倒一片,重新参见帝王,也算是给足了他的面子。帝王在城外当场封帅,在军前将王世贵父子正法。

    罗家兄妹重整旗鼓,再加上十万官军,这支大军由罗钟超挂帅,罗钟伟和康阿娇为左右先锋,罗钟燕随军出征平贼。

    七日后,一支由罗钟超大元帅率领的大军,在震天响的九声出征炮响过后,罗钟超英姿威武地在帅旗下端坐在白龙马上,罗钟伟和康阿娇左右相随,罗钟燕骑着一匹小红马,在队伍中间穿行着,随着大军离开京城,向西北天山方向进发。

    大军刚离开京城不多时,从南面有一队丧队打着白旗,全队披麻戴孝,押着灵车缓缓地来到城外。看他们行驶的速度,像是有意避开出征的军队,以免灵车与出征的军队相撞,带来不吉利的晦气。李贵妃和杜阿艳,万分悲哀地随灵车来到京城城门口,那里早有赵尚书和哭得昏死几次的赵夫人,等候在城门口。他们白发人送黑发人,其情景悲惨凄凉。可是,他们二老也只是在城门口祭奠了一下自己养大的儿子,就眼睁睁的看着灵车驶向了紫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