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乡村药商 » 第十二章 铁骨威灵仙(上)

第十二章 铁骨威灵仙(上)

    天明给出的收购价,显然没有了优势。

    “要不咱们也涨涨价?”天明跟天光商量。此刻,天明站在场地中央,望着远处的群山,他知道,那山里面肯定有很多采鬼箭羽的农户,这是他想看到的,可这些货却都流向了别处,这是他不想看到的。

    “我看没有必要。他们愿意涨就让他们涨吧,这些人就是奔着扰乱市场来的,就由着他们去吧。”天光没有太在乎这个,他对现场的情况还没有一个准确地判断。在他看来,不管多大的戏,再怎么闹,总是要落幕的。

    “前一段时间收刀螂蛋,我听说隔壁县城的一个贩子把价格提到了一百五,我都不知道他们卖什么价儿?这还能赚到钱吗?”天明对这些人扰乱市场的做法无语,但在贩子那里,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买卖是人家的,想怎么干怎么干,挣钱就好。

    “那你把价格提到五百,全国各地的人都能坐高铁来给你送货,但我估计坐火箭来削你的人也不能少了,你挡了人家的财路。”天光调侃天明,他知道,天明是肯定不会这么做的。

    “倒有这个可能。”天明笑着说。

    最终,兄弟俩还是架不住市场的利益诱惑,把给农户和中间商的收购价每斤提高了五元。就这样,也没有撵上其他药材贩子给出的价格。

    “品质还是第一位的,咱们要在质量上做文章,不跟着打价格战,也打不起。”天明看到当地贩子朋友圈发的鬼箭羽品相,满眼的看不上。

    “你算是说到点子上了。咱们加工出好货,卖个好价钱,照样有利润空间。鬼箭羽这个品种,按照他们现在的玩儿法就玩儿坏了。咱们先确定一个标准,力争把鬼箭羽做成咱们的一个优势品种。”

    兄弟俩对自身的发展经营定位就是出好货,他们知道,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一定要有自己的产品标准。

    既然新品的战役已经打响,那就好好打下去。兄弟二人都很清楚,后面的路还很漫长,肯定会荆棘密布,也肯定会柳暗花明,春暖花开。

    “哥,咱们场地所在的堡子有一个药材贩子,姓邱,昨天到咱们这来了,说想合作。”

    “还有这事儿?人看着怎么样?面善吗?是不是来打探消息的?”天光心里满是戒备,以前吃过这样的亏,现在不得不防。

    “人看着挺实在的,不像有什么歪心思。他说他现在有十几吨威灵仙,想看看能不能出手。”

    威灵仙,老家叫山辣椒秧子,大货品种。每年三四月份,土壤开化,苗刚发出来,就有人去野外挖,一直能够持续好几个月。

    “多少钱一斤?”

    “没谈。他跟我说秋天有客户给三十他没卖,他要三十一,后来就没卖出去。”

    “水洗货还是滚筒货?货的质量怎么样?”水洗货就是把鲜货用水简单洗一下晾干,看上去有些发乌,里面往往含有一些杂质,尤其是芦头,一般都还会有小石块儿或泥沙,而滚筒货是用滚筒设备把鲜货彻底洗干净,看上去发亮,杂质很少。

    “说是水洗货,我改天过去看看。”水洗货的品相比滚筒货差不少,价钱上自然也就差出来一截,一斤少说也得差几块钱。

    客户都喜欢滚筒货,卖相好,即便比水洗货贵出几块钱,也不愁卖。水洗货就不行,每次卖货的时候,都得讨价还价很多次,客户担心货的品质不好,怕买亏了。

    “好。”

    两个人商量,如果这家货倒不出差价,就自己做一下深加工。先弄十斤八斤做试验,看出成率多少,有利可图,就可以做,争取把这批货全吃掉,这至少也够忙个把月了。

    两个人分头行动,天明去贩子家看货拿样品,天光找客户谈卖价,只要有差价,这件事就能做。

    天光联系了几个老客户,询问对方威灵仙切段的要求,让对方给了一个保守的报价。

    成品货分带芦头和不带芦头两种,不带芦头的价钱高一些。天光心里有谱,加工出来肯定不愁卖,就看天明那边怎么弄了。

    天明去老邱家取了十几斤威灵仙。

    费了半天的劲,才和父亲用手工中药材切刀切出来三四斤,还没买设备。

    这就是制模,老家收大茧也这么做,就是弄个样品,看看加工能不能合得上。

    “四斤二两减三斤四两等于八两,这是去了大芦头和土的,大芦头咱们手头现有的设备切不了。这八两中,芦头三两,土和碎末五两。”天明把制模结果发给天光。

    “不明白。百分之八十一?”天明发的这些,把天光整糊涂了。倒也不是糊涂,是这个数据要低于天光的预期。实际上,是天光把数据计算错了,百分之八十一是三斤四两除以四斤二两得来的。

    “你是不是没有把芦头那三两给加进去?那个也能卖,只是咱们工具现在切不了,但也不能算成损失。”

    “那就是四斤二两出三斤七两呗,这样产出率就是百分之八十八。这个数据看着还不错啊,吓我一跳。”天光这回把数算明白了。

    “要保守一些,再扣掉二两涌毛,这样才更保险。”涌毛会降低货的品质,对价格有影响。

    “那产出率就是百分之八十三。如果六十一公斤收,那至少得卖七十五才能合得上,这里面运费就得两块多。”天光沉浸在自己的算式中,他对数据敏感,一直就是这样。

    “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天明听不懂他在说什么。

    “直接拿收购价除以产出率就行了。”

    “这样啊,那明白了。如果只有一两涌毛的话,咱们卖七十三就合得上,收购价和品质把控好了,产出率高,肯定赚钱,哪怕一斤只赚一块钱都可以。”

    “对,就是这个意思。”两个人算是把价格和产出率的关系研究透了。

    接下来要考虑加工的问题。

    “一天能切出来三五十斤吗?”天光问天明,他不在现场,不熟悉情况,对加工效率不了解。

    “用现在的切刀,切出来这些我都得疯了。手工肯定不行,得上设备,这样才能提上来效率。”

    “一个这样的设备得多少钱?”

    “两三千吧。”

    天光跟市场上的客户又打听了一下设备的价钱,疑惑地说,“我问了市场上的人,他们说得六千多啊。”

    “那是大的,咱们买个小的就行。”

    “我看网上卖有五六百块钱的。”天光在网上查到的是这个价格,他有些不敢相信。

    “我也看到了,我看那个是四百。我打电话了,人家说那是订金,他们通过玩儿这种套路吸引客户。”

    天光这才明白怎么回事。

    天光负责买设备。他联系了一个两千八的,首付六百就能发货,货到付款。

    他把设备的视频发给天明:“你看是这个吗?”

    “对,就是这个。”

    天光凑了六百块钱给厂家转了过去,做起了春秋大梦。如果每天加工出来五百斤成品,每斤按照一块钱净利润测算,每天净利润就是五百块钱,还是挺可观的。

    第二天,厂家把物流单据发给了天光,告知设备已经发出。天光马上把信息转给了天明,这次能不能赚到钱,就看这台设备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