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唐:流氓皇子,坑人就变强 » 第4章 今天就让你见识一下,什么才叫书法!

第4章 今天就让你见识一下,什么才叫书法!

    “薛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除了你,还有其他大儒为齐王代笔吗?”李世民面沉如水,冷冷地质问。

    朕方才留你,是顾及儿子的前途,你现在不仅无用,还诋毁朕的儿子,朕怎会对你客气!

    “父皇,今早儿臣与魏王兄有些误会,本已解释清楚。”

    李祐未等薛大鼎开口,便冷冷一笑,接着说道:“然而薛大鼎却借此生事,讽刺于我。”

    “我解释后,他反而颠倒是非,诬陷我强词夺理。”

    “原本我对他的为人就嗤之以鼻,现在更鄙视他的心机,竟为了泄愤报复,诽谤我,闹到父皇面前,真是荒谬至极!”

    “叮咚,恭贺宿主反戈一击,深得无赖之精髓,奖励瘦金体书法技艺(完美级别)。”

    李祐心里暗呼,这也能行?

    还有意外之喜,看样子系统对薛大鼎也是怨气满满啊。

    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学习这项技能,毕竟自己的字迹实在拿不出手,有了这瘦金体,足以让他在世间引起轰动。

    别开玩笑了,宋徽宗赵佶治国不行,但书法绝对是大家风范,瘦金体作为他的杰作,绝对是珍稀无比的艺术瑰宝。

    “哼,怎会有如此恬不知耻之人,真是河东薛家的耻辱。”

    “原本以为家学深厚,品德必定高尚,谁知竟是披着人皮的禽兽,竟敢妄图诬陷齐王,真是无耻至极!”

    “与这样的人同朝为官,实乃吾辈之耻辱,我们不屑为伍!”

    文武百官瞬间转变立场,从先前同情的老师变为指责的君子,薛大鼎欲哭无泪,冷汗涔涔而下。

    他真后悔与李祐翻脸,否则现在依然稳坐齐王府的西席之位,何至于沦落到这般境地。

    但现在已无退路,只能硬着头皮坚持到底,今日便是鱼死网破之时。

    “陛下,微臣敢言,这《三字经》非齐王所创,证据在此。”

    薛大鼎冷笑,言辞犀利:“请陛下下令,取齐王近期的课业来,瞧瞧他的笔迹,杂乱无章,不堪入目,这样心境之人能写出《三字经》,各位可信?”

    古人深信字如其人,字迹能揭示人的品行。薛大鼎的话语很快得到共鸣。

    李世民无奈,只好命人取来李祐的作业,果然如薛大鼎所言,杂乱不堪,令人不忍直视。

    顿时,气氛变得凝重。

    众人狐疑的目光再次投向李祐,等待他的辩解。

    李祐表面镇定,内心却暗自庆幸,若非刚才系统赠送的完美级别瘦金体,这次恐怕真的要栽了。

    “实话告诉各位,这《三字经》乃是老夫尚未完成的创作。”

    薛大鼎再次摆出高人一等的姿态。

    “只是不愿被齐王拿去招摇撞骗,各位难道看不出,这样的字迹之人,能写出如此高深的文章吗?”

    见李祐沉默不语,薛大鼎顿时信心倍增,正好借此将《三字经》归于笔迹之下。

    开玩笑,回去补上字迹,这《三字经》就能流传千秋,身为儒家学者,怎能放过这样的机会。

    尽管不知道李祐是从何处得来,但这都不重要,挂在他的名下,就是他的。

    群臣纷纷恍然大悟,原来如此,看来这齐王真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人,竟敢窃取他人之作,差点让他们上当受骗。

    看着李祐,众人的眼神中充满了鄙夷和厌恶。

    李祐懒得理会这些愚蠢之辈,待会儿打脸时会更痛快,期待他们那时羞愧的神情。

    “既然薛大鼎先生断言这《三字经》乃您的杰作,何不让我们当场见证它的完成呢?”

    李祐笑得从容,字字掷地有声:“也让各位见识见识本王真正的笔墨风采!”

    李祐的话语让全场哑然,众人目光中尽是困惑,今日之事变得扑朔迷离。

    这《三字经》究竟是何人的手笔?

    此刻,人们关注的焦点已不再是李祐与薛大鼎的恩怨,而是这《三字经》的真正归属。

    “李祐,你明白自己在说什么吗?”

    李世民沉声质问,眼中闪烁着担忧。

    不论薛大鼎人品如何,他的学问与书法已非同一般,能成为帝王之师,必定有其过人之处。

    若李祐真的败下阵来,那将是名誉扫地,单凭抄袭一事,文人墨客足以让他一生抬不起头。

    因此,李世民试图劝阻,但李祐的目光却坚定无比。

    “父皇放心,今天就让大家见证,什么是真正的书法艺术。”

    李祐微笑回应,带着一股傲骨,自信满满。

    “无知小儿,让老夫来挫挫你的锐气!”

    薛大鼎冷笑,应战道:“老夫接受你的挑战,让你明白抄袭并非易事,还需真才实学。”

    若是别人,薛大鼎或许不敢应战,但他深知李祐。

    尽管自己的学问并非天下第一,但补全的《三字经》必定优于李祐这个不学无术之人。

    至于书法,自己数十年的功力,绝不相信会输给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

    “既然如此,那就吩咐下去准备吧,朕与众官员将亲自主裁,决定这《三字经》的归属。”

    李世民无奈地叹了口气,对李祐已不再抱任何希望。

    他只等此事尘埃落定,便处罚李祐,让他去幽州度过余生,眼不见心不烦。

    两席案几摆好,文房四宝齐全,李祐与薛大鼎并肩而坐。

    “现在开始吧。”

    李世民淡漠地说:“以半个时辰为限,到时候自然能见分晓。”

    事实上,李世民觉得半个时辰都嫌长,李祐前几日的功课尚且如此,怎能突然间突飞猛进。

    众人皆持相同看法,书法非一日之功。

    然而,当李祐执笔的那一刻,众人愣住了,面庞仿佛被热辣辣的羞愧刺痛。

    “天哪,世上竟有如此美妙的字迹,清瘦挺拔却又苍劲有力,定是书法大师之作。”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绝不相信这些字出自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之手,看来我们之前误解了齐王。”

    “这字迹瘦劲如体,与褚遂良的笔法如出一辙,却又更显独特,是全新的风格,齐王才华横溢,我等望尘莫及啊。”

    薛大鼎在一片嘈杂的议论中,心存疑惑,偷偷瞥了一眼,瞬间也被震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