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从明末开始,打造千年世家 » 29、此地可为第一步

29、此地可为第一步

    如今是七月初了。

    按照正常时节,后世的山东这个时候热的要死,但现在。

    阎长夜看着这边的天气,皱着眉头。

    下雪了。

    外面的河水都在结冰。

    眼前的鹅毛大雪冷的刺骨,都说瑞雪兆丰年,但这个时节,这个天气,恐怕大明又有不少人会死在这场大雪中。

    蓝隐治骑着马回来了,这些天身体明显壮硕了不少。

    “先生,腊水河又冻死了数十人,还有大概数十人蜷缩着,估计也坚持不了多久了,要不要带回来?”

    阎长夜不是那样悲天悯人之辈,他更不会忘记,这是个乱世。

    听到蓝隐治的汇报,他摇头,思考着。

    “不急。”

    他在计算现在总共的流民,第一批三十,第二批四十五,五个工匠,两个铁匠,一个屠夫加上他们的家人如今阎家已经要养一百一十六人。

    现在,需要先训练好眼前这一批。

    阎长夜抵达方家大院,目前这里是夜不收的训练场。

    阎长夜穿着黑色劲装,目光平静。

    “蓝隐治,带阎一五人换好衣服,带上武器,吃饭。”

    蓝隐治闻言,肃然抱拳。

    “是!”

    这一刻,夜不收动作整齐划一,腰间带着匕首,弯刀,长枪背负在身后。

    阎长夜给夜不收每人发了一套保暖内衣。

    如今他们装上一壶维生素粉泡的热水,吃过肉粥后,整齐划一的跨马!

    看着阎家第一批精锐初露峥嵘,阎长夜满意的点了点头。

    如今他们策马离开的时候,其他队伍还在操练,长刀兵和长枪兵热火朝天的怒吼着。

    不远处的大锅里,炖着白菜肉干。

    阎长夜一夹马腹,几匹马便出了阎家镇,直奔莒州而去。

    官道上大雪纷飞,道路两侧,从北直隶等地前来逃难的流民,随处可见,有人已经被掩埋了大半。

    这便是,乱世。

    莒州。

    昔日北周灭北齐,改南青州为莒州。

    但如今大明的莒州,隶属青州府,倒是改成了县城大小。

    想到莒州八景享誉一时。

    阎长夜有些沉默。

    这个世道,恐怕莒州也没有昔日的繁华了。

    几匹马一路上自腊水古道进入官马大道,一路上几乎十余步便能看到几具尸体,大大小小身影,蜷缩在一起,还有冻死在光秃秃的树干搭建的棚子里的身影。

    这些人基本上都没有穿衣,看起来格外诡异,脸上还带着类似苦笑的表情。

    阎长夜知道,这都是冻死的特征表现。

    莒州城距离他们只有三十余里,很近,官道上,远远便能看到城墙。

    城墙上多块缺角,烽燧堡早已被夷为平地,角楼也垮塌了大半。

    墙面上褐色的痕迹,看得出来被劫掠过很多次。

    上面有兵守着,但只剩下骨骼撑着一层薄薄的皮,瘦弱不堪,估计是其他家族的。

    看到阎长夜等人骑马挎刀入城,也不敢阻拦。

    街道上却很少有人贩卖,基本上都是要饭的,躲在大雪天的角落,有人低声呜咽的声音传来,在静默的城池中格外凄然。

    但也不全是这样的,街道上零星能看到大家族之人,骑着马,或是坐着马车。

    如今这座县城很穷,可阎家,必须拿下。

    蓝隐治骑着马在城里看了片刻。

    “先生,城西有一个羊肉汤店。”

    三十里奔驰,虽然不远,但人困马乏,也需要吃饭了。

    阎长夜跟着蓝隐治几人抵达了城西的羊肉馆。

    漆黑的梁柱,沾染着油腻的桌面,还有烟熏的发黄的墙壁,看起来脏兮兮的大锅支在里面,炖着羊杂碎。

    阎长夜要了一碗羊杂碎,给其余几名夜不收也每个人点了一碗。

    大雪天里,一碗汤下去,的确胃里舒服了不少。

    门口处,几个五六岁的乞丐,在一个十一二岁的乞丐背后躲着,怯生生的看着这边,不断吞咽着口水。

    他们没敢进来,因为阎长夜几人都带着刀。

    看了他们一眼,阎长夜又叫店老板拿了几块粗糙的饼子递给蓝隐治。

    “去,给这几个小乞丐分了。”

    蓝隐治点头。

    尽管只是粗饼,这些孩子还是激动得跪下,在那个十一二岁的少年带领下,向阎长夜激动的磕头。

    “谢谢大老爷。”

    羊肉汤店的老板看了一眼阎长夜,有些意外。这年头像这样的人,不多了。

    阎长夜一边小口喝着羊杂汤,一边招来了店老板。

    “老板,这莒州城里,有没有什么有学问的人?”

    老板闻言,皱着眉头想了半天。

    “倒是有,不过是个落第秀才,家就在城南的小王巷。”

    阎长夜也没多耽误,带着蓝隐治几人,一路骑马过来,只花了一柱香的功夫。

    相比城门,这里明显也并没好多少,残破不堪的房屋比比皆是,看样子是被劫掠后纵火留下的痕迹。

    阎长夜到的时候,秀才家里正在吵架。

    秀才的妻子扯着大嗓门。

    “你读书有什么用,考不上科举,连饭钱都赚不到,孩子都要饿死了!”

    秀才被妻子拉扯的狼狈,直呼有辱斯文。

    阎长夜笑了,提着之前买的一袋子糙饼丢了过去。

    “谁说赚不到?”

    他本以为秀才会惊喜万分,想不到这秀才居然冷静至极,把饼放在了一边。

    “你们要干什么?”

    阎长夜高看了他一眼:“先给孩子吃。”

    秀才愕然,低头看着自己的孩子,五六岁的年纪,已近饿的瑟瑟发抖了,无奈之下,他收起了饼递给孩子。

    这才转身歉意的拱手:“见谅,某虽落第不中,但也不会去做土匪。”

    只是说话间,秀才却难以掩饰眼中的惊艳。

    眼前的黑衣少年气度不凡,举手投足间,隐隐带着不怒而威之姿。

    阎长夜摇头:“不是要你做土匪,我要莒州如今城内一切消息。”

    秀才这才松了一口气,点点头,一一叙述着。

    “莒州遭遇劫掠多次,当今知县都跑了,如今莒州还算有影响力的,有三个家族,其一苏家,族内有个典吏,还算有点良心,救济了不少人,不过一直被其他两个大家族强夺田产,剩下两个,一个是王家,家中有一名县尉,家奴五十人,另一个则是李家,家主李笃志正是如今莒州城此地典吏,家奴七十人。”

    三家都在经商,其余不足为惧,依附三家而生,阎长夜默默记录,同时注意到了苏家,苏家是卖马的。

    阎长夜问完了,才将目光转到了这名秀才身上。

    秀才今年三十岁,在明朝科举一道上,还算年轻。

    只是长衫上满是补丁,看起来有些寒酸。

    见阎长夜上下打量,秀才皱眉。

    “如今莒州破败,不知何时便会有流寇前来,那些兵卒挡不住的。”

    “你若有心,可以随我回阎家镇,镇子里没几个读书人。”

    “阎家供你吃住,如何?”

    这个时代的读书人,用处不小。

    蓝隐治也站了出来,介绍着村子的情况。

    “如今我们阎家镇救济了不少流民,家人二亩田地,分配房屋,三年免税,一日有三餐供应。”

    秀才激动的拂袖:“某虽不才,但也志在报国,终有一日能考上科举,堂堂读书人,岂能为五斗米折腰!”

    然而正在抱孩子吃饼的妻子却站了出来:“我们去。”

    旋即,她转身看了一眼秀才:“你不去,我们去,你要饿死孩子吗!”

    看着赌气的妻子,秀才苦笑着摇头,像是泄了一口气。

    “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