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我兄弟的母亲是妖怪 » 第13章 王家

第13章 王家

    看来有些前世法并不适用于当世。安冉暗道。

    他老老实实走到兽妖身边,膻中穴和丹田同时发动,将兽妖体内血气和灵力全都摄入体内。盘膝消化片刻,安冉感觉双臂筋络和丹田内息精进少许。

    看来炼筋境以上的兽妖体内均含有血气和灵力,以我现在吸收两种能量的速度,若想破境至少需要一百头炼筋前期的兽妖。

    安冉把目光投向这片山谷内仅剩的体外波动炼筋血气的兽妖,心中念叨: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自古死道友不死贫道,诸位,对不住了。

    ......

    天色渐深,山峰顶上,罗六耳踏着山尖踱步走来,看向下方山谷内正潜伏前进而后暴起杀妖,再吸收血气扬长而去的安冉,眉宇间那丝抑郁之色,愈加深刻。

    她停驻在安冉看不到的地方,喃喃自语,“我找了很多方法,查阅了很多典籍,都没有找到有效阻止转世元神苏醒的办法。你通晓花果山战法,又身兼道门法门,体质更是万年一见的宝体,若有朝一日那元神苏醒,岂不是我花果山覆灭之时。安冉,我是不是应该杀了你?”

    不久后安冉跟在她身后返回茅草院。

    看到她面上的神色,安冉便知没有好结果,索性不去问,而是跑到山野之中,寻了许多野草,为罗六耳做了一锅鲜美的肉羹。

    罗六耳吃得很尽兴,她还从未吃过如此鲜美的味道。

    “好吃吗?”安冉笑问。

    “嗯,好吃,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一顿饭。”罗六耳不吝夸奖,连紧蹙的眉心都稍微舒展了许多。

    “那我以后天天做饭给你吃好不好?”蒙蒙白雾缭绕,两人的视线交织,静谧又温柔。

    “好啊。”略微迟疑,罗六耳脆声道。

    安冉点到即止,话风一转,“我听说人族之中有一佛教宗门,最通前世今生法门,多有高僧转世重修,你说这佛门可知如何将转世之神魂阻止,甚至消灭?”

    罗六耳从临时的兴奋里回到现实,“我看过的一本典籍中说,转世之道与消灭转世之魂并非一是一非的关系,里面掺杂着不为外人知晓的道衍,并不相通。”

    “难道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安冉不甘道。

    罗六耳见状,不想让他气馁,便说,“倒是有一本经书上写着,人族宗门分正魔两道,正道多行光明正大之法,多与世上大宗相关联;倒是魔道行事诡异,喜欢另辟蹊径,其中便有专门研究元神构造的门派,或许知晓一些能阻止元神转世的办法,但我们妖族与魔道并不联系。”

    “魔道?魔教?是了,要说不走寻常路,在人间魔教肯定首屈一指。而且他们天生与正道与宗门甚至与天庭对立,合该与你们妖族联合,共同抵御宿敌。”安冉眸中涌现一抹亮光,兴奋地将罗六耳的双手握在掌心。

    罗六耳见他兴奋的模样,不知道他为何如此,脸色有些晕红地从安冉手中抽出自己的手掌,佯怒道,“不要逾矩。”

    安冉不以为意,在那么尊师重道的武侠世界,杨过都能和自己师傅小龙女在一起过日子,更何况在这个修仙的世界。每一个修仙者的寿命都很长,没有寿命的限制,又有何惧?

    “魔道在人族兴盛的东域四国内,比起正道门派,均远远不如,远没你所想这般强大到能与正道分庭抗礼。”罗六耳不认同安冉的提议。

    “那是因为没有大宗门在背后支持他们,一群生活在阴暗角落的人,什么资源都没有,自然无法和那些背靠大树好乘凉的正道相比。”安冉对魔道很是自信道。尽管前世看小说时,他最恨的便是那些所谓的魔道,但并不妨碍他对魔道能力的认可。毕竟生活在阴影中的人,一旦遇到了阳光,会散发出比天天都生活在阳光中的人更多的光和热。

    罗六耳饶有兴趣道,“你从小就没出过孙家庄,怎么对这些事物这么了解,还说得头头是道?”

    安冉笑道,“或许我就是天道派来解救你的生而知之者。”

    罗六耳面色又红润了一些,“你不是来解救我的,是来帮助罗源的。”

    “不,主要是来解救你的,其次才是帮助罗源的。”

    “......”

    “你方才所说‘生而知之者’是什么意思?”

    “好像是生下来便什么都知道的意思,我也是听村口那个姓王的读书人说的。”

    “昨天来找你的那个?”

    “是。”

    “他好像是来自大安城的文道大家。我记得,大安城便有一个魔道门派,好像叫什么大魂门,专门研究人魂魄的。”罗六耳的食指在她略微暗淡的嘴唇上轻轻按了按。

    真勾引人啊!

    安冉闭上眼睛,抑制体内躁动的荷尔蒙,这才听清楚罗六耳说的话,他眼中再度闪过一道光亮,顿觉心头轻松了许多,“这就有些巧合了。”

    “什么?”罗六耳不知觉挺了挺前胸。

    安冉看得血脉喷张,连忙把视线挪走,起身走向门外,“明天我去见见王燕秋,有了结果再告诉你。”

    茅屋外,安冉的身影与没有月亮的黑夜交融在一起,罗六耳突然有种心安的感觉,她摇了摇头,将这种错觉撵走,合上动人的眼眸:

    “仙云观可有类似的秘法?”

    “有,但是以我目前在仙云观的身份接触不到。”

    罗六耳识海中,一枚金色的铃铛微微晃动。

    “七号,大魂门的魂魄之法,如今研究到什么程度了?”

    “圣后,大魂门研究的魂魄法门已经触及元神领域,目前正在被逍遥门大力打压,四处躲藏。”

    “你上次说大安城的王家,在文道上如何?在大安国的影响如何?”

    “回禀圣后,王家现任家主王三省任大安城令,王三省之父王冀冠卸任时为大安丞相,在大安国文道一脉,王家举足轻重。”

    “好,知道了。”

    ......

    一夜修行,当天边第一缕紫气临身,安冉丹田内日趋增多的内息轻轻一震,而后似是受到某种召唤,这些纷杂的内息,开始绕着正中的位置有序地旋转起来。

    安冉起身伸了伸懒腰,“这便是进入了鲲鹏法所言的炼气初期吧!炼气之道,没有修士内息可吸噬,修行起来还是太慢,仅靠兽妖头颅中那一点灵力无法满足修炼的需要。也许我真该去人族城市中见见那些所谓的名门正道。”

    日头略微升高,安冉来到村口王家院子门口,他看了眼院墙,孙小六当日留下的血迹已经消失不见。

    ‘吱呀!’

    木门打开,手持竹卷的王燕秋缓步走来,每一步都一样大小,极有分寸感。

    “昨日确有急事,一方面不方便与王兄多言,另一方面却是脑袋空空说不出来。回去之后我努力回想,好不容易又记起一首来,王兄可还愿听?”安冉文绰绰道。

    王燕秋见他目光坦诚且真挚,昨日心中生出的一丝郁气便消散了,笑道,“守义兄请进来说话。”

    安冉点头低首走进院子。这院中布局与他平日在村子里其他人家所见大不相同。青石铺地,院中建有凉亭,四面墙壁皆雕刻古言锦句,一看便是文道人家,文化气味甚是浓郁。

    他在石凳上落座,王燕秋便坐在他对面,拎起茶壶为他斟上四分之三的茶汤,安冉也不见外,端起便一饮而尽,他不渴就想尝尝这个世界里茶水的味道。

    “我是个粗人,平时还好些拳脚,便不和你这种读书人多说话,直接说出诗来了。”安冉润了润嗓子,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王燕秋听了,学着安冉方才饮茶的模样,也一饮而尽,叹道,“此诗作甚妙,当浮一大白!”

    安冉不知该怎么接下去,觉得此时问王燕秋找他何事又有些不妥,想着来日方长,便起身告辞。

    王燕秋也不挽留他,只是将他礼送到门外。

    “爷爷以为孙守义方才所作的诗如何?”王燕秋坐在方才的位置,而安冉方才所坐的位置旁坐着一位老人。

    “苍劲辽远又充满生机,是一首难得的佳作。爷爷承认你眼光不错,找时间通知他吧,一个月后和我们一同回大安城。”

    王燕秋露出喜色。

    “你也别很高兴太早,我观此子野性难驯,你是学过御下之道的,到时如何把握他,很考验你的能力,莫要一番心思付诸流水。”老者肃然道。

    王燕秋却并不在意,“把握不住又如何,作个朋友不也挺好,只要他心系于我感恩王家,便足够了。”

    老人瞪了他一眼,“幼稚!”

    ......

    安冉走回茅草院,半途,他遇到了孙小六。

    “孙少有事找你,跟我走一趟吧。”孙小六站在安冉八尺之外,扬首道。

    安冉气笑了,朝孙小六步步紧逼,“既然他要找我,便让他自己过来,你可能忘了,我们之间不是玩伴也不是朋友!”

    安冉进,孙小六便退,时刻与安冉保持距离,前几日在村口的一顿打让他明白,自己不可能是安冉对手,因此他绝不想和安冉动手,更不想挨揍。

    “你放心吧,这一次孙少对你没有恶意,他要是想收拾,你嫂子勾引你的时候,我们便能狠狠收拾你一顿,也不会等到今天。”孙小六振振有词道。

    他却不知,此话落在安冉耳中恰好勾起了安冉不愿回首的记忆。

    “孙泥根,孙千!嘿嘿,他们这一家子是真好!”安冉心头顷刻间燃烧起冲天的怒火,但他面上却露出笑容来。

    “那是,孙少待人最是实诚,整个扉页城的人都知道,孙少在易华宗的内门师长也很是器重他,守义,你放心吧,跟了孙少,你绝对不会后悔。”孙小六语重心长道。

    “带路吧。”几句话的功夫,安冉将怒气尽数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