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诸天证真 » 第四十五章 收徒

第四十五章 收徒

    一番关于武学的话说将下来,其实真正有那个境界能听懂的没有几个。

    反而是福威镖局镖局的一些年轻人,或者上过学校,或者正在上学的,明白了几分。

    这就是受过系统教育的好处,他们接触一件事情或许不能立刻深入了解或接受,但总能够同其他客观事物相联系,从而明白其中基础的道理。

    任何事物只要从主观升华到了客观,从而打开了解一件事物的大门,懂得了去思考,后面便是学习和实践了。

    至少三位见识过世面的优秀年轻人知道,今夜虽然没有真个动手厮杀,但若没有这几位高人的介入,恐怕福威镖局此时已是血流成河了。

    青城派就此退去,于沧海临走时表示三月后必去华山拜访。

    福威镖局的几位高层也知道了那位道士的身份。

    众人重新回到内庭,因身份上的巨大差异,此时却不再按照主客位置落座。

    张真人自然做了主位,次座却是那个少年,林镇南在下手陪座,三位小相公也在陪客之中。

    三人你来我往眼神交流片刻,看向那少年眼光怪怪的,却不敢说话。

    张贺之落座之后,先是端起茶来饮了一口,示意大家随意,然后拿出几封信来递给林镇南。

    林镇南打开匆匆浏览了一番,正是祖父手迹,虽没有把事情都交代清楚,但大体上与张真人所言相似。

    张贺之待他大体浏览过信件之后,方才开口说话:“林总镖头,辟邪剑谱与这些信件大约近三十年前,就到了我华山道门手中。

    贫道已在局部范围内公开了辟邪剑谱,并打算在时机成熟后更大范围的公开。

    这便是我华山道门与林家极大大的因果,却不可不还。

    贫道多年以前便已关注令公子林平之与他两位义兄。

    他三人虽同在学校进学,但所学基础武功却与其他学子略有不同。

    贵府辟邪剑法,源出葵花宝典,葵花宝典又是参照九阴真经而创。

    令公子等三人当年所学,便含了一点九阴真经中的内容。

    贫道这里还有一门掌功名叫摧心掌,也是出自九阴真经。

    名虽与青城派摧心掌相同,但并非完全同源,威力还要胜上几分,足以做一门一派的主要传承。

    而且这是一种掌功,并非掌法,其内功心法用在贵府的翻天掌上正是相合,极易推导出一门上乘武学,练至高深处,当不在辟邪剑法之下。

    当年林远图前辈为贵府留下翻天掌,其中大有深意。

    令尊一代有三人,到了林总镖头这一代,便只剩一脉了,可见江湖之惨烈,所以贵府应该有一些传承失传了。

    这九阴真经中的摧心掌,曾部分融入全真教三花聚顶掌中,后来华山剑派的混元掌也能见到一些影子。

    当年林远图前辈在华山与岳蔡两位祖师交流颇有一些时日,想必这两门掌法都有所涉及。

    以后来林前辈的境界,想要参照这两门掌法自创一门上乘武学不难。

    不过根据贫道研究,这两门掌法,嗯,应该也包括贵府的翻天掌,他们都需要以全真内功为根基,方才能够真正施展。

    全真内功公开了上百年了,因其修炼速度太慢,各门各派几乎都有修改。

    华山剑派的内功便修改成了后来的模样。

    但同样也使得三花聚顶掌与混元掌失去了根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华山剑派内部被淘汰。

    林总镖头早年想必也是修炼的全真内功,只是后来失了传承,不知为何修了其他进度更快的内功。

    如此起了冲突,这内功与掌法都未大成。

    只是这些年来,看样子林总镖头也有所领悟,梳理过了自身武学,在贫道眼中林总镖头若得了这摧心掌,距离大成不过三五年而已。

    到时林总镖头虽胜不得这余观主,但想来自保还是能做得到的。”

    林镇南闻言犹豫了一下,他知道张真人这意思是,用催心掌还了辟邪剑谱的人情,从此两不相干。

    他是个圆滑的人物,如今好不容易攀上了这等贵人,又如何肯轻易放手?

    “这辟邪剑法,先祖遗言早有交代,‘林氏子孙不可翻看’恐怕便是因它更像是一门邪功,不愿害了后人。

    张真人何等大德贵人,又岂会贪图这等邪功,想必另有因由。

    况且这剑法本就是先祖从华山得来,物归原主,正是该当。

    如今我福威镖局得罪了青城派,恐怕他惦记。

    小儿与他两位义兄,张真人与林道长,既然关照多年,想来也非朽木。

    若张真人与林道长能加以教导,收入门墙,林某感激不尽。”

    一旁郑相公一听便知晓内中何情,他能从社会中下层依靠读书出人头地,当然不只是书呆子,当下躬身施礼:“学生郑逸,谢过张真人救命大恩。

    方才张真人言到,对学生兄弟三人多有照佛,学生愚钝,不知所以。”

    张贺之笑了笑,回答:“这孩子倒聪明。

    当年贫道资助朝廷办社学,蒙学,义学。

    贫道自然不能私设课程,唯提出了一个条件,便是恢复君子六艺。

    这六艺中诗书礼数四艺都可从书本上学到,即便是乐,砍几根竹子,做几根笛箫也费不了几个银钱。

    这书嘛,最费钱,后来贫道便在每个学校建起了图书馆,到也还好。

    至于这“御”,北马南舟,对于南方来说还要好办一些,也不拘澡盆大的一个小舟,顺便学学游泳也就是了。

    唯独这“射艺”就难免难倒了许多贫困家庭,许多平民即便是全家三四月的嚼用,也不一定置办得起一张良弓,何况那箭支的消耗更是不得了。

    贫道与朝廷商量,就任凭学拳剑武艺都行,朝廷倒也支持。

    全真筑基武学流传天下近三百年,是当下最广泛的基础武学,自然而然成了天下义学必修课。

    后来,我道门得了全真教两百年前周伯通祖师遗留的一套筑基武学。

    这套武学先后经过三位先天高人前辈之手,最宝贵的是它可以潜移默化的改善人的资质,包括记忆力与读书时的专注力。

    你们读书时是不是有几位全真教的道人,将武学课程中的一部分改成了你们后来学的几套广播体操。

    那便是我等在福州试点推广新全真武学。

    既然是试点就唯恐出错,害了孩子,是以贫道请了不少道门高手前来福州,亲自指导。

    当时福州周边仍是原来义学结构为主,我等既然要试点,干脆连学校结构也进行了试验。

    这便是后来新学校制的由来,原本义学只教些粗浅文字和算账等技能,让学生能谋一口饭吃便是。

    我等便将那,天文,地理,医学,木匠,铁匠,营造,四书,五经,格物,等等一股脑的全扔了进去。

    还引入了西人的,几何代数等数学内容。

    得朝廷的支持,其中关于武学的内容被大大增加。

    若在别的地方难免触动世家大族的利益,幸好岭南偏僻,世家大族,勋贵等总算是较少的。

    我们才得以在岭南尝试了许多种不同的武学,对孩子们的效果如何。

    你们这几间学校的那几套筑基武学,我甚至请动了我师兄亲自出手雕琢。

    想必你们还记得我那位师兄,就是你们当年的林教授。

    要知道林师兄在二十三年前,有一段时间,可是被一些江湖上的好事之徒称之为天下第一高手的。”

    说完张贺之便忍不住笑了起来,当年为了让林师兄去调教一些小孩子,他可是答应了不少条件的。

    “今日你们三人的表现非常不错,除了这福州左近,大约也就华山那边老学校能调教出你们这般优秀的孩子。

    我当时在一旁也没有料到,你们会因地制宜,布起了北斗七星阵。

    凭借北斗七星阵为依托,你们三个孩子,居然短时间扛住了那青城派两人。

    今日连你们林教授都夸你们的表现出乎意料。”

    郑逸吃了一惊:“林教授今天在?啊!这位,这位道长是林教授?

    惭愧,惭愧,是学生们的不是,竟未认出老师来。

    实在是当年年纪幼小,教授又在福州好几处校园奔走......”

    张贺之哈哈一笑:“这到不怪你们,师兄当年与你们接触不过十余日,本就不太熟。

    况且当年师兄三十多岁,看起来二十多,现在五十多岁了,看起来还是不到而立,你们看走眼很正常。

    知道你们想拜师,师兄已经当了你们十二年老师了,此时不拜更待何时?”

    当下林镇南连忙安排备下香案,茶水。

    三人正式拜师道门,因皆是生员,却不行辈名,以防秋闱不便。

    林平之本名符合道家规矩,不在变化。

    郑逸,徐定两人名后同加“之”字,平时在外不用,只门内称呼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