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诸天证真 » 六 三个世界的穿越

六 三个世界的穿越

    张贺之在笑傲世界即将突破进入先天之前便隐隐约约感觉到那个世界的上限,就是先天宗师。

    这一境界就是巅峰时期的重阳祖师以及晚年的洪七公一灯大师这些人。

    再要往上一个大境界,估计就会达成飞升,突破世界壁垒。

    但也许因为本身就是穿越者,刚刚进入先天的张贺之很快便感应到几个其他世界的空间坐标,集中全力一击的张贺之只以一点轻伤的代价,便打开了70年代国术世界的空间之门。

    到了这边,张贺之花了几天时间养好伤势很快便明悟了,除了第一次打开空间之门,付出轻伤代价以外,后来的时空门似乎变松动了,以后几乎每天都可以有余力回笑傲江湖世界一次,并维持空间门少量时间。

    如今的笑傲世界经过半个世纪的大发展,早已不像当初。

    当初按照九品中正制,即便是方证冲虚这样的白道魁首级高手,也不过是自困于四品境界不得寸进。

    嵩山除左冷禅外有几人初步踏足四品而已。

    如今仅华山四品以上高手就有千余人。

    五品这种除资质悟性以及机缘达到的少数人之外,绝大多数普通人修炼一生所能达到的极限境界,天下几乎不下百万。

    而张贺之在资质悟性资源三大要素中占了两个,即便如此他也只是华山第八位进入先天的。

    初次到达70年代世界以后,张贺之害怕带来生物灾难,便谨慎地穿越回了华山。

    此时笑傲世界的医学极为发达,与70年代相比,在某些方面还要有所超越。

    汇集众位医生仔细观察之后,确定张贺之身上确实携带了一些与笑傲世界有所不同的微生物。

    而微生物想要传播就必须需要一定的种群数量,但想要在一位先天宗师身上形成一种微生物的种群数量是何其困难。

    如果不是众位医生进行了细菌和病毒的培养,这些异世界携带过来的细菌病毒只需要几个小时便会消化在复杂的生物多样性下。

    张贺之打开空间门以后,每一次可以带过去少量的东西,一开始半吨左右就感觉负担沉重,经过几年的适应以及修为增加,现在每天可以带上三吨左右的东西也不影响修行。

    一开始为了谨慎起见,过来的人还是平大夫,林师兄等几个医生。

    后来便主要是异界留学生。

    笑傲世界此时已基本完成了教育普及化,教育情况比70年代的内地还要好一点。

    但是大学教育比较欠缺,毕竟张贺之只是一个工程师,记不住大学各科的内容,有些只是有一个方向,大家共同完善。

    以笑傲世界的发展速度,这边只需要把书籍课本带过去,那边很快就能消化吸收。

    但确实有一些极为优秀的人还是带过来,在这边的教育体系体验一番更好,特别是如果有机会能拜在一些大师门下。

    华山高层在过来体验了国术世界之后,大家聚在一起讨论。

    基本上大家认为国术世界应该是低武世界的天花板,但仍然没有达到中武时间的程度。

    反而是笑傲世界,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中武世界。

    大家判断的依据是笑傲世界中武学已经改变了整个社会体系。

    国术世界的武学虽然很强,但是还强不过枪去,国术没有和生产力相结合。

    但是笑傲世界发展到现在,武学已经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基础。

    一个资质最普通的农夫长期习武,力量和耐力都比没有习武的普通人强三倍,当然饭量强了五倍。

    看似不划算,但是人的力量与耐力高于某个阈值的时候,对于许多农具的使用效率,呈指数上升。

    不要看国术世界的普通武师就能与笑傲原著中十三太保级别的高手打得有来有回,但一个普通农夫你就是拿给他一本武功秘籍他也大概率不会去学习,或者坚持修行成为高手。

    穷文富武,要想培养一个农夫成为起码小成境界武功的劳动力,起码投入普通人三十倍的资源。

    对于普通农户而言,三十倍的资源养大一个会武功的儿子除了争气斗胜毫无意义。

    但大明如今三亿人口中一亿都是移民,而经过各种改良后的功法,对于移民的生存息息相关。

    九阳功刻意向着驱逐蚊蝇的方向去修炼只需十年便可小成,这对于热带亚热带疟疾泛滥地区的移民,作用不言而喻。

    而且如今修炼九阳功,对于修行一阳指还有促进作用,修行二十年左右的一阳指,便足以称得上一声大夫。

    修行资源消耗最大的功法是龙象功,主要是肉食消耗。

    但前世见过抡的最大的大锤是16LB的张贺之,看见如今的铁匠抡着一把48LB的大锤轻轻松松。

    深知这样的锻压力量已经越过了热锻阶段,进入了冷锻的门槛。

    手工锻造一旦越过了冷锻门槛,加上人手的细腻触感,那么手工锻造的质量已经越过了除了少数合金钢以外的工业时代中期大多数工业钢铁的质量。

    别看后世随便一台锻压机,就标号几十吨,几百吨,但那只是油压和气压的静压力而已。

    关键是笑傲世界的工业是依据张贺之脑海中的工业技术还原而来,所有的设备无论从精度还是性能来说,难度都在于第一台样机,然后就是复制与改良而已。

    而改良的大部分工作都在于机电工业结合笑傲世界的特殊材料,比如玄铁。

    连金刚石都能切开,甚至能够隔着剑鞘切断金花婆婆的拐杖,玄铁在张贺之的工科思维中,只有一种科幻小说中的高震动周波刀具,才可能具备这种性能。

    一把玄铁刃口的小刀,切削合金钢就像切削轻质木材一样容易而且基本不发热,这对于机械加工来说,就完全回避了磨损与散热两大问题。

    这种刀具所带来的便利张工随便想想就能想到很多,比如加工应力,热应力,加工所需要的极少驱动力,完美的回避电网波动所带来的精度误差,由此带来的连锁反应还有很多,总之,笑傲世界的普通切削加工就能够同70年代最精密的加工相比。

    华山派的诸人先后穿越两界,感悟了两界的不同之后,大家认为这是世界规则的不同,这对于道家而言是极为珍贵的体悟,因为这就是“道”。

    张贺之也由于两界的不同,很快便得以提升,如果说先天分初期中期后期的话,张贺之四年后的现在离先天中期只差临门一脚了。

    随着对时空之门的探索和寻找,先后又发现了几个时空之门,但是世界壁垒不是张贺之现在能够打破的。

    在70年代最早发现的世界之门壁垒极为薄弱,张贺之过去之后,发现那边是50年代,便立刻退了回来。

    后来又用了接近三年,过去慢慢探索,发现那边几乎完全是70年代时空,历史滞后20年而已,没有发现两边有任何的人物以及事件的不同。

    对于时空的探索,张贺之并不当作主要的任务,深知自己的身上一定已经沾染了时空特性,修行才是第一位的,当自己的修为提高就能够发现和打开更多的时空之门。

    所以无论哪一个时空,华山派都派出了精英弟子前去探索和经营。

    随着穿越次数的增加,华山派的上层纷纷感悟到了时空特性,大家深知终有一天可以不依靠张贺之其他人就能打开时空之门。

    没有什么资源是比能连通两个世界更加庞大的了。

    在50年代那边,大家一时还没有发现有什么特别的资源能够提供70年代这边,如果仅仅是珍稀药材资源,那么这个东西它不能量产,再珍惜的药材,一天也用不了一吨运量。

    但70年代这边仅仅是书籍,就能为50年代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50年代那边,张贺之已经远远的看见了自己的祖父和父亲一家人,他有点困惑于自己还能不能顺利的出生。

    直到看见那个自己家族经典的故事,自己祖父一家被贺老总从许和尚那里拐带走,才哑然一笑,转身离开,顺其自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