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天灾衰世:我的末日观察日记 » 第三十八章 时日无多

第三十八章 时日无多

    凌晨五点,张火下了床,来到电脑桌前,看着桌上杂乱的稿纸,有些茫然。

    冥想、道法、佛经、传武、风水、奇门八卦、占星、巫术、塔罗、咒念……

    在这些稿纸是他这几天收集的资料,记录了在张火认知范围内可能与“超凡”有关系的各种“知识”。

    囊括了东方玄学、西方神秘学等等“不科学”的知识范畴。

    张火挠了挠头,也不知道这些东西对他有没有用。

    他以前看小说,什么易经、道德经里都藏着绝世修行法门,只要主角看一眼,就能找到通往绝颠的功法秘籍。

    这些“传统文化”里,有些思想确实与张火的超凡体悟不谋而合,但更多的“杂谈”也只能成为张火的课外读物……

    张火简单收拾了一下,将稿纸大致分成了三类,一类“可能有用”,一类“实用性存疑”,最后一类就是“封建糟粕”。

    张火有些犹豫,但还是将手中“古代房中术”放在“封建糟粕”分类。

    张火拿起“第九套广播体操”,微微颔首,将其与“传武”放在一起,归在“可能有用”这一类……

    四点三十分,张火洗漱后,吃了两块速食饼干,出了门,开始了他第一次的晨跑计划。

    峰市的主体仍在黑暗中沉睡,只有冷清的霓虹照亮了道路,临近黎明,天空也泛起微弱光芒。

    张火经过街道旁的绿化带,或许是他动作轻盈,没有惊动树上的鸟儿,尚在睡梦中的它们蜷缩在枝头,保留了凌晨应有的清静。

    如峰市这般能在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城市,其市容市貌可以排进前三十。

    拂晓前的风带着一丝凉意,吹过张火的发梢和衣襟,他行至高楼与高楼之间,一点也不见前几天的狂风暴雨,那些吹倒的树、从墙壁上刮下的杂物。

    天桥、长廊、人行道……

    张火跑过“吉诚广场”,周围已经立起了工地围挡,大块绿幕将广场内部遮的严严实实。

    “我身如牢,我心曰镜……”

    张火步履轻快,带起阵阵微风,伴随着他语速极快的呢喃,空气在胸腔压缩震动,形成类似“梵音”的音效。

    偶尔也有早起晨跑的人,与他交错而过,受其梵音所惑,扭头打量。

    张火始终专注向前,呼吸与步伐,都保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区间。

    他从网上找到的玄学、神秘学资料说,按照某个频率反复念诵“真言”,可有神力加身,超凡入圣。

    那问题来了,超凡是什么?

    在张火的稿纸上,有着不同的解读,有解释为力量,也有将其化为某种思想,或以某种规则诠释,又是说成精神境界……

    在他看来,所有的解释都可以分成“拳头”与“脑子”两类,横扫一切的武力,又或是代表与众不同的思维逻辑。

    张火跑至预定的休息地点,呼吸还算平缓,但他的体能也是消耗不少,【觉醒】之后,他虽然身体机能有所变化,却没有获得直接干涉现实的能力。

    这也是他现在思考的一部分,自身在精神层面的力量,如何有效转化至物质上。

    在这几天的尝试中,他认识到自己目前还缺少相关的方法,但仅凭“蛮力”,确实可以做到,类似“隔空取物”、“念动力”之类的效果。

    但这种“大力出奇迹”的效率实在太低了,张火靠在某处货车停车场的扶手栏杆上,暗自摇了摇头。

    如果能够形成高效率的方法,打通物质与精神的隔膜,那么他或许可以从中反推到,如何约束自身不断增长的灵魂力量。

    在目前情况下,锻炼身体、强化躯壳也是一种办法,可什么锻炼方式能影响到自己的大脑神经?

    要知道在大脑的精密运作下,上百种神经递质被分泌而出,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神经加压素等。

    它们携带指令,经由错综复杂的神经元网络,层层传递,作用到身体的每一片皮肤、每一处器官、每一个角落。

    从皮肤的触觉感知到心脏的跳动,从内脏的消化吸收到大脑内部的电信号,无一不受到神经系统的精妙调控。

    就像一台精密仪器里的各种齿轮,共同协作,维持着他身体的平衡与健康。

    张火叹了口气,想要在神经系统上动手脚,需要牵涉的东西太多了,对细胞层面进行观察,凭他现在的精神力都无法在如此微小的尺度做到。

    更不用谈及对自己神经进行“精雕细琢”,使其能承载相应能级的超凡力量。

    谁能从无到有,“设计”出适配超凡力量的“物质躯体”呢?

    日出东方,其道大光,他望着天边的光亮,一时沉浸在其中。

    ……

    一群货车司机坐在休息室闲聊。

    “听说又有一条国道被封啦?”一个穿着灰色短袖的中年男子说道。

    “一条?三条!”坐在他对面的人出声反驳。

    出声反驳的司机师傅继续道:“茳临往其他省的高速很多都封了,搞得我送货要白走一大半的路。”

    “我在两个省来回跑了十几年,谁知道气温比往年要高太多了,我刚换的胎,走一趟就爆了,还好当时车上没货,要不可以赔得倾家荡产了。”

    刚开始说话的中年男子接上了话头:“你那里是气温高,前几天茳临的暴风知道不,手机上说什么强对流天气,把小区几好几家的人都吹没了!”

    随着话题打开,休息室内其他货车师傅也纷纷加入。

    “你别说,当我在XX县,那场面,我感觉天都要塌了。”

    “听说首都一个月来好几次沙尘暴了。”

    ……

    “哼,不是大旱、暴雨,就是地震,这天气也越来越怪,我看没几天好日子可以过了!”

    这句牢骚话一出来,其余货车师傅不约而同地喊了一声“晦气”。

    他们走南闯北的,哪个不是惜命的,路上出点事都会酿成悲剧。

    所以对这种“不吉利”的话,自然是越少越好。

    开口的人也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呸”了一下,便闭嘴不言。

    张火的视线从十几米外停车场的休息室处移开,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