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天降祥瑞 » 第一章 你的宝鉴,我的宝鉴,好像不一样

第一章 你的宝鉴,我的宝鉴,好像不一样

    贾瑞回想起自己弥留之际,接过渺渺道人那面风月宝鉴后,从中所看到的画面,双手不由再次青筋暴起,捏紧了书桌。

    那是怎样的一副景象呢?

    “一望无际的旌旗,瑟瑟飘动在扬州城外,旌旗下是全副武装的满清豫亲王率领的十万清军,像是十万来自地狱的阎罗般,肃杀的包围着扬州城,等待着嗜血的信号…

    起初画面里只是普通的抢掠,直到僧多肉少时,便演化为杀人放火,无所不用其极。

    一位头扎冲天小辫的孩童,紧紧抓住母亲的手,哭泣着,奔跑着。

    母亲怀里还抱着一位扎着羊角小辫的妹妹,纯真的小脸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还嬉笑着揪着妈妈的耳坠,母亲带着兄妹不停的奔跑,听着身后传来的令人心悸的呼喝,躲入一间人去屋空的院子。

    母亲拉着哥哥的手,抱着妹妹躲在草垛后,紧紧捂住孩子们的嘴巴。恐惧令她浑身不受控制的颤抖…

    片刻,三个身着血红战甲的清军士兵进入院内,没有什么戏剧性的搜索。

    一位士兵径直走到草垛后,一刀挑开了草垛,狞笑着扑将向母亲,哥哥晃动着冲天小辫,一口咬住士兵的手臂,愤怒的盯着这魔鬼样的士兵,身后一柄大刀划过,冲天小辫儿,旋转着升起又落下,滚动在母亲脚下…

    接连十日,扬州城内,六十万到八十万的华夏百姓被屠杀,整个扬州城内,没有一户完整的家庭。”

    这便是贾瑞魂穿之时,在那面风月宝鉴中看到的场景。

    《红楼梦》第十二回中跛脚道人讲:“风月宝鉴出自太虚幻境空灵殿上,警幻仙子所制,专治邪思妄动之症,有济世保生之功”。乃是天界的神器,专门带到人间来,医治各种,吃药扎针皆无效果的,重症,绝症。在这个世界上最难医治的,莫过于心病情殇。

    贾瑞想起红楼原文中对风月宝鉴的描述,提笔在桌前纸上写下八个字“邪思妄动,济世保生”。

    专治邪思妄动之症,有济世保生之功。这是风月宝鉴的真正作用,自己能得渺渺道人赠观风月宝鉴,而重活一世,也是因为自己心中的家国执念。

    想起渺渺道人临走前,最后对他说的那句

    “贾瑞,别辱没了你的名字…”

    是的,贾瑞,字天祥。

    瑞是祥瑞,而天祥,更是天降祥瑞,让人不由得想起历史上两位著名的天祥。

    一位是南宋末年留下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大名鼎鼎的民族英雄文天祥,而恰巧,文天祥,字宋瑞。同贾瑞名和字刚好相反。

    另一位则是明末被崇祯帝称之为“天降祥瑞”,民间称之为明朝“文天祥”的洪承畴。

    洪承畴别名“洪文襄”,这位万历四十四年中进士,任职陕西参政。

    这一天来韩城视察,恰逢农民起义造反军围困了韩城,按道理洪承畴是个文官,只是打个酱油,打仗不归他管,但作为参政的洪承畴,当时是韩城最大的官,没办法临危受命,领兵出战,结果大败敌军,瞬间名声远扬。

    从此,洪承畴连连升官,在原来的上司杨鹤被罢官之后,洪承畴继任了总督职位,在镇压农民起义的时候,他摒弃以前安抚的策略,转为全力清剿,甚至还杀俘虏。

    在洪承畴的清剿之下,明末时期的乱象有所好转,很多有名的起义军如李自成、张献忠等都或降或灭。

    这一年洪承畴被崇祯皇帝称为,是大明将要振兴的祥瑞。

    1641年8月洪承畴率领13万明军奉命解锦州之围,在松山大败,明朝最后一点家底全部灭亡,在松山被围半年之久,洪承畴绝食数日、誓不降清。

    消息传到明朝,大明上下,都以为洪承畴做了大明的文天祥,已经宁死不屈,战死沙场了。全国上下一片哀悼,崇祯皇帝都亲自为他写挽联,搭设灵堂,作为民族英雄,大肆宣传和祭奠。

    谁知道他不但没死,反而投降了大清,这就让大明朝野上下哭笑不得,据野史记载,他是被皇太极的孝庄皇后使用美人计劝降,沦为遗臭万年的大汉奸,为大清灭南明殚精竭力,却被乾隆列入《贰臣传》真是极大的讽刺。

    贾瑞想起不管是洪承畴之流的摇尾乞怜,苟且偷生的卖国行径,还是后世中那些汉奸,公知,二狗子,恨国党们…

    不禁冷笑一声:“我泱泱华夏,屡遭外族入侵,缺的不是洪文襄这样的汉奸和软骨头,而是真正如文天祥般的铁骨铮铮的大丈夫…!那些个恨自己的国,舔着洋大人的跪族们,求的是小民尊严,却不知道,没有大国崛起,又哪来的什么小民尊严,看看前世地球世界里的伊拉克,被人用一包洗衣粉打的稀烂,巴勒斯坦被人用一本玄幻小说干的稀碎,没有强大的国防,芸芸小民连舔别人的资格都没有。

    曹公在《红楼梦》中设计贾瑞这样一个人物,安排那样奇葩的故事情节,又为这样一个人物起名瑞,字天祥,也是讽刺拉满。

    这方红楼世界的历史脉络在贾瑞这几年的熟悉里,也已经渐渐知晓,诸番比对考证后,贾瑞得知这会儿的朝廷,国号为燕,当今圣上是崇祯帝。

    自崇祯元年以来,大燕国内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如洪水、旱灾、地震等,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北直隶赤地千里,十多万饥民云集通州。”大燕史书上记载的这短短十余个字,却又不知是多少华夏百姓短暂苦难的一生。

    崇祯七年,神京发生了一场瘟疫,导致大量人员死亡。

    除了内忧,大燕外部,也是外敌环伺。北方的蒙古,东北的后金势力正逐渐崛起,屡次侵略袭扰大燕边境。

    总之,崇祯皇帝在位的这些年里,国内充满着动荡和苦难。

    根据贾瑞推演,东北后金势力的快速崛起,离皇太极建立清朝也要不了多久了。

    这大燕朝的处境,竟像是个放大版的贾家。

    红楼原文里,对于爷爷贾代儒的身份也没有详细的交代,只知道是贾家代字辈儿的老人,至于是宁国公还是荣国公的后人,都未有说明。

    魂穿之初,贾瑞才从爷爷处得知,爷爷是宁国公贾演的庶子,成年后便出府单过了,有点儿类似于老年版贾环的样子。

    贾家宁府,倒是出了个进士贾敬,却是成日里追求着修道成仙,后头金丹吃多了,汞中毒挂了。

    现在的家主贾珍,可以算是荒淫无度到了极致,在亲爹贾敬的葬礼上也只顾着偷瞄尤二姐,平日里妻妾成群却连儿媳妇都不放过的爬灰德性,也是秋后的蚂蚱,离着事发也不远了。

    自己从根儿上刨,算是宁府后人了,宁府较之荣府,人员构成也相对简单些,倒是可以好好谋划一番,加速一下贾珍的败亡,看能否先住进宁府里去。

    既来之,则安之。

    想起自己在风月宝鉴中看到的凄惨景象。贾瑞不禁叹道:

    “要拯救的不是贾姓一家,而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啊…

    我贾瑞,既然重活一世,就是要在这方红楼世界中,挽大厦之将倾,立起华夏民族的脊梁。”

    贾瑞看着纸上墨迹已干的“济世保生”四个字,道心越加坚固。那就先从改变贾瑞被天降大屎,速速悲惨下线的命运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