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只因心不寂 » 第十一章 神清观开,世子来访

第十一章 神清观开,世子来访

    五月初五正阳节,正是民间道教五毒驱邪之日,是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吉日,曰“飞龙在天”,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当日青海城内颇为热闹,最惹民众注意的当属“神清观”今日开观了。

    神清观内民众香客络绎不绝,观外观内井然有序,道童们各司其职,或是引路,或是指导民众求签纳福,如娲祖殿求子,三清殿问心求签,五祖殿求高升,七真殿求百财,院内大鼎则是祈大愿和还愿所用。神清观所得的钱财,一用来观内日常所需,二用来交青海城税务。

    杜连城城主和赵衡分别派了官差祝贺不寂道人开观,而青山楼主则携带宋冉和那佝偻老奴亲自来到神清观祝贺。长公主和宋冉身穿男装,不寂道人和武松陪同,宋冉时不时偷瞄一眼武松。

    “道长,我今日前来,可不止是为了祝贺神清观开,更是为了还你赠诗之礼。”娲祖殿门前,长公主驻足,对陪同的不寂二人说道。

    “楼主,咱俩当时可不是说好两清了吗,何来还礼之说?”

    “哼,你是道士,于你心中自然无欲无求,可在我这里,单独赠我的诗本就无价,更何况《侠客行》和‘龙吸水’之后更是让青山楼名声大噪,现如今我青山楼人满为患,尤其自命‘豪侠’的江湖之人络绎不绝且一掷千金。”长公主摇头道。

    “这本应当楼主所得。”不寂回道。

    “只是这治安问题着实令我头疼啊!所谓‘豪侠’竟会为了争抢或给谁先上酒食而大打出手,好在曹渊出手震吓几次,约定了规矩,才另江湖之人不敢在青山楼范围内比斗。”长公主又说道。

    曹渊正是长公主身边这位身形佝偻的老奴,关于他,不寂也从武松那里听过,是一位大高手,不寂也从赵晨那里听过,曹渊原是长公主府大总管,以前人们都恭称他为曹督主。

    “想必这些问题都难不住楼主。”不寂笑着说道。

    “你可知为何杜连城和赵衡那两个老狐狸今天为何没有出现?”长公主说道。

    “可是因为李氏?”不寂沉吟片刻到道。

    “道长果然聪慧,正是因为李氏。”

    “据我所知,我那侄儿昨晚已经到了青海城,并在李家住下,今日如此热闹,他们不可能不来。”长公主盯着不寂,想看小道士是否讶异。

    对此不寂一点也不奇怪,长公主经营青海城多年,加上其身份,青海城文武不可能不知,所以无人敢惹,青海城有什么风吹草动,长公主应该是最早知道的。

    “那贫道就多谢长公主来此为我站台了。”不寂淡笑对着长公主行了一道礼,长公主坦然接受。

    “只是我那侄儿,拜大将军时,战事素来‘以正合,以奇胜’极善使奇招,此事他会如何入手,我是当真猜不着了,但可以放心的是,以他自傲,是绝对不会行颠倒黑白之事。”长公主说道。

    “顺其自然便好。”不寂笑道。

    “师傅,巳时将到,该您讲道经了。”远处玄一急走了过来。

    “玄一,带路。”不寂一行人,跟着玄一去往正殿走去。

    道童们已维持好秩序,以院内大鼎为中心分割,一侧是群众,殿前是不寂讲道说经的地方。

    长公主等人在侧殿驻足,看向不寂一人走向殿前。

    “无量天尊,各位施主,贫道有理了。”不寂道人朝群众做一道揖。

    “天朝尚道,生民皆对道向往、对逍遥向往、对长生向往,可道为何,何为逍遥?又何为长生?若道易得,帝王将相应早为天人,又何有朝代更迭一将功成万骨枯?”

    “今青海城中,有邪魔外道以长生成仙为由,迷惑众生民众,令信众散尽家财且不自知,说句不好听的,邪教若为真,青海城主怕是第一个就给他们请回家的,若为正道,又何须如老鼠般藏头露尾形?”

    “今青海城主杜大人上报朝廷,朝廷特批正道,由我来此开神清观,让民众知何为‘道’。”

    底下群众或有人恍惚,或有人沉思。

    “今为大家讲《南华经-逍遥游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紧接着不寂道人又为民众讲了白话释义

    绝大多数人都是似懂非懂,不断有人提问,不寂也是一一解答。

    “刻意追求逍遥,不是逍遥,刻意追求无为也不是无为。当理解这些,不局限于世间一切,方为真正意义上的逍遥。”

    “今日就讲到这里,大家可以继续逛逛参拜,饿了得自己想办法,神清观小,目前不供饮食。”不寂行一道揖准备退回。

    “妙极妙极,听闻道长一席话,本世子茅塞顿开,道果然令人向往。只是有一问,请道长解惑。”人群之中被护卫们散开一条路,一行几人缓缓走出,为首者而立年岁背手而来,发髻高束,一身红黄锦袍尊贵之极,身形高大,相貌极为俊朗,正是李晋世子。

    李晋身侧是李氏家主李宗和一名与李宗有些相像的漂亮少女,身后还有几名像是世子门客的文人。不寂心道,来了。

    侧殿长公主、宋冉、武松三人走了过来,来到不寂身边,李晋世子看到武松双眸精光一闪,武松却未曾看向这行人,在不寂身侧安静不语,双方之前互相认识的则都点头示意。

    “不知姑母在此,见过姑母。”李晋朝长公主行礼说道,只是看样子他好无意外。

    “免礼。”长公主说道,也是极为欣赏的看了李晋一眼。

    “见过李晋世子,不知世子有何疑惑?”不寂问道。

    “我不解的是,道长所说,逍遥即是道法自然,人要领悟自然之道,但何为自然,若自然是追寻本心,那心之所想,就行之所想,是否也是寻了自己的道?那罪犯为了自己欲望犯罪,是否也是逍遥?”李晋问道。

    长公主皱眉,人群也是议论纷纷。

    “非也,逍遥不是纵容私欲和强迫他人。贫道眼中,在这世俗人间,逍遥是是世俗与自我各自分清,互不相扰的境界,为了一己私欲损害他人不是逍遥,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是一种逍遥。”不寂答道。

    李晋世子一行人思索。

    “那请问道长,逍遥游里的大小之辩何解?”一名门客忽上前问道。

    “天空大吗?”不寂朝他问道。

    “大。”门客回答。

    “那树叶大吗?”不寂又问。

    “不大。”门客答道。

    “那天空和树叶,哪个能遮挡住你的眼睛?”不寂问道。

    听到者无不陷入沉思,连武松都捡起一片树叶放到眼前,又拿下树叶看看天空,这动作被宋冉看到又是捂嘴偷笑.....

    “道家经义从来都是引人思考而不会给你答案,所谓内向求我,花开花落都是自己所见所得,个人为了自己正确的事坚持,同时不损害他人,这就是贫道认为的逍遥。就如同这大夏立国,不正是为了生民少遭灾祸,这大夏司法,不是正是为了保护民众逍遥的吗?否则人人恃强凌弱。于国何益?”不寂认真的看向李晋一行人。

    李晋皱眉,众门客则想反击,但一时之间不知如何反击,毕竟说不好可就成了挑战国家律法了。

    长公主看着不寂赞叹,这小道士年纪轻轻,这辩证论道之才颇像玄阳大法师呢。

    “道长高见,法律不是为了限制世人,而是为了保护世人,李诗琪受教了。”李宗身旁的少女问道,她正是李宗女儿,李田一的姐姐,与宋冉齐名的才女。

    “诗琪也有一问,不知武宗师,您可求逍遥?”李诗琪转身问的却是武松,眼神灼灼。

    这边宋冉一愣,看了看李诗琪,又看向武松,当下表情有些复杂,一时间不知该支持好姐妹好,还是担忧武松答不上来。

    李晋世子饶有兴趣的盯着武松,眼含战意。

    被突然问道,正把玩树叶的武松抬头看向这个长得温婉漂亮,样貌堪比花魁宋冉的李家才女,随即望向天空,陷入短暂回忆。

    武松杀嫂和狮子楼斗杀西门庆好似昨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