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红楼:开局入赘林府 » 第034章 赴约

第034章 赴约

    岁月流转,春去秋来,又是一年萧瑟时。

    时维九月,说来应是金秋送爽好时节,寒气却是比前一年来的更快了。

    运河冰封,未过淮河就已能见白雪皑皑,再往北上更是赤地千里,不见炊烟。

    山东,河北,旱灾严重,汶河、泗河竟是罕见的枯竭断流,致使田亩歉收,百姓流离失所。

    唐衍沿着官路北上,将百姓的苦难看了个完全。

    说来,他的心境还不能完全融入此世,沿着官道有数不清的尸骸,不知是冻死还是饿死。

    但他如今实是改变不了大势,一切还是以自己的事情为重。

    从怀中取出林黛玉寄来的信笺,这一年光景也就只收到了这一封。

    这仅有的一封还是劝说唐衍不要着急北上来寻她,让唐衍以自己的安危为重。如今贾家正百般阻挠她们的婚事,她会寻个好时机好由头,从贾家先逃出来,到时再重逢。

    结尾还附了一句,“两情若在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尽管信上是这般说的,可书写下的字越发像唐衍的字体了,其中思念之情只有唐衍自己能读得通透。

    畏惧贾家,畏惧艰难险阻?那不是唐衍的风格,若是直接退却了,何必早一年去京城里布局。

    不再想着这些琐事,唐衍继续闷头赶路。

    直至来到京城郊外,流民迁徙的队伍却不见少,甚至更多了些。

    布衣百姓都以为京城中有天子,定不会弃他的子民于不顾,便都一心往京城里聚集,寻一个活命的机会。皇城中在朝堂龙椅高坐的那位,成了百姓们的心之向往,活下去的希望。

    除去,辽东,山东等周边省份的流民,连京郊的佃户,都在庞大的流民队伍里。

    天子脚下都是这般,其余州县的态势便是可想而知了。

    “大人,大人行行好吧。”

    离京城越近,越能感受到世道的残酷。

    流民进城当然是受管制的,大批的流民滞留在城外,还好城外的官道上,豪华车盖往来颇多,若是能遇见一个发善心的,讨些吃食,便能再挣扎几日。

    如此一来,骑马赶路的唐衍,乞讨声已经听得耳生双茧了。

    “大人,这丫头五天没吃过东西了,赏些干粮,发发善心吧。”

    寻着女子的哭声望去,就见一衣着堪堪蔽体的女子,蓬头垢面,跪倒在路边。怀中搂着一个约莫五六岁的小丫头,脸颊冻得青紫,闭着眼应当是已经晕过去了。

    唐衍一勒马缰,马蹄高抬,结实的踏进土中。

    才停下,一群流民便就轰然而上,争抢着活命的机会。

    唐衍身上的干粮本也所剩无几,不过距离城门不过几里地了,实是见这对母女太过可怜,便力所能及的帮一帮。

    要是给些碎银,怕不是要被周遭人夺了去。

    唐衍提着腰间悬着的朴刀,将围上来的流民驱赶开,从怀中取出一份干粮与水袋,递交到那妇人手里。

    “吃了吧,我在这候着。”

    唐衍立在妇人身旁,扫视着周遭虎视眈眈的流民。

    被突如其来的好运惊的有些失神,妇人愣了一会儿,才接过吃食,忙开口道谢:“多谢大人,多谢大人。”

    先打开水壶与怀中女儿喂着水,再取了干粮和着水缓缓喂到女儿嘴里。

    “你们是从哪里逃难来的?”

    唐衍守在此处,与妇人搭着话,免得她们太过紧张了。

    “回大人的话,我们是宛平县里逃荒出来的。今年收成太差,男人被人抓去做工抵账,月余未归,怕是人已经没了。”

    擦了下泪痕,哽咽着再道:“那庄主还意欲玷污我和女儿,便就趁着夜色逃难出来了,想着去到京城里投奔亲戚,一路上却是走得这般艰难。”

    无意间看到妇人脖颈上的勒痕,随身所带的干粮怕是早就被人夺了去,不如说她们母女二人如今还活着已是幸事。

    “既然你在京中有落脚的地方,我便同路载你一程。”

    ……

    宁荣街,

    人烟鼎盛,贩夫走卒比肩接踵,叫卖吆喝声,不绝于耳,繁华如扬州府上的东关大街一般无二。

    这百姓安居乐业,民康物阜的景象,任哪来的官吏见了都得称赞一声当今天子治国有方,国泰民安。

    至于城外的算不算是治下百姓,那就有待商榷了,只看朝堂中人是不是都作睁眼瞎。

    不去看问题,那便是没有问题。

    “老大,可算是到了,这奔波千余里,不得耗了一个月光景。”

    魏琼站在门牌楼下,迎着唐衍走了过来,上前先搭着话。

    唐衍吐出一口气,翻身下马,将手中缰绳交由他手中,缓步向前走着,“倒也不至于,沿路河水要么冰冻可跑马,要么干枯见底,倒是还方便了我赶路,就是沿路的流民实是太多了些,若是赈灾不利,恐怕要生乱了。”

    魏琼跟在唐衍身后,却是笑了,“哈哈哈,不愧是老大,进了京城便开始忧国忧民了。怎么也要入仕途,得一顶乌纱袍服拯救万民于水火?”

    唐衍也笑笑摇了摇头,“在其位谋其事,是我多想了。”

    从怀中取出了一封书信,回头交在魏琼手上,“往荣国府送一份信,可能送到?”

    魏琼连连颔首,“好歹也是在宁荣街经营一年了,老大也太小瞧了我等,别说是书信,就算是老大要进去见一见小嫂子,都不算是难事。”

    唐衍知道他们是邀功夸口,若是说进那个混乱不堪,仪门不分的宁国府,他还能相信。

    毕竟前院和后院由仪门隔开,原著中贾瑞还能进去勾搭调戏王熙凤,贾宝玉的亲近小厮茗烟更是能和宁国府的丫鬟在府上偷情,这秩序混乱可见一斑。

    “不必了,还不是该见面的时候,先送这封信到林姑娘手上吧。”

    荣国府如今还没有衰败的态势,宫中的贾元春还没当上贤德妃,府上定然还是看管的严,这书信的事肯定瞒不了多久。

    此信一寄出,昭示着唐衍要在京城里与国公府打对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