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重生宋钦宗,开创靖康盛世 » 第三十四章 沆瀣一气的祸国奸贼

第三十四章 沆瀣一气的祸国奸贼

    走出书房的唐恪突然驻足停下,似乎又想到什么,对徐秉哲说道,“若是你我二人前去皇宫,孤掌难鸣,你先出去联络其他议和派主要官员来我府上,大家一起商议对策。”

    “是,唐相爷!”

    “事不宜迟,速去速回。”

    徐秉哲向唐恪拱手,正欲离开,又被唐恪叫住,“等等!”

    “唐相爷,还有何事啊?”徐秉哲被唐恪搞得一团雾水,颇为无奈的叹气一声,

    “你与高俅关系如何?”

    唐恪面色肃然地问道,

    “唐相爷,你怎么突然问起高俅来了?”

    高俅,一个从泗州回来,就被皇帝罢免官职,赋闲在家的失势官员,近来也鲜有时间与朝廷官员私下联系。

    就别说他一个开封府尹了。

    徐秉哲有些搞不懂唐恪这是何意了,满脸疑惑。

    “高俅虽然失势,但是他却是一个中立派官员,若是我们将他拉拢到我们议和派之中,那么,无疑是增强了我们议和派的实力。”

    “原来如此!”

    徐秉哲这才似懂非懂的点头,

    “去找人吧,记住,其他人可以不来,但是高俅,必须要请来我府上。”

    唐恪目色严肃再次嘱咐徐秉哲一句,

    “是,唐相爷!”

    徐秉哲向唐恪拱手,转身离开了。

    …………

    出了唐恪府邸,徐秉哲回想唐恪的话,觉得高俅是此次行动的重要人物,随即命令车夫往高府走去。

    到了高俅府邸,

    向高府仆人说明来意,本以为高俅会回绝,怎么料到,出乎意外的是,高俅竟然放徐秉哲进府邸了。

    徐秉哲些许意外惊讶之后,和高俅先官方的客套问候了几句,这才进入主题,问向高俅,“高官人,唐相爷命我前来,请你去趟唐府,不知道,高官人能否答应?”

    高俅闻言,心中暗自震惊,果然不出皇帝所料,议和派的人果然找上自己的。

    高俅故作思虑,良久之后,方道,“唐相爷找我何事啊?”

    “高官人前去唐相爷府上就知道了。”

    徐秉哲也留有一点心眼,没有将所有事情都告诉高俅。

    高俅见问不出什么,也不好继续追问,本来他不想参与党争的,奈何自己的身家性命都掌握在皇帝手中,高俅只能壮着胆子,步入党争之中。

    “好吧,既然是唐相爷有请,我岂能拒绝,我这就动身,与你一同前去唐府。”

    高俅站起身子,对正在喝茶的徐秉哲说道。

    徐秉哲大喜过望,连忙放下手中的茶杯,“太好了,高官人,那我就在外面等候高官人。”

    “嗯!”

    高俅微微额首,

    就这样,高俅这个赵桓安插在议和派之中的眼线,开始了卧底之路。

    高俅与徐秉哲二人,到了唐恪府邸,

    此时,

    唐恪府上客厅内,坐着四名官员,他们分别是王时雍、吴幵、莫俦、范琼。

    这四人和徐秉哲,皆是朝廷议和派的骨干人物,说起这五人,不得不说下靖康之耻。

    这五人,就是亲手扼杀大宋皇室最后一口气的五个真正的奸贼小人,郭京六甲军被金兵消灭,金兵趁机攻破开封,真正主导开封的已经不是皇帝赵桓,而是这五个投降议和的五大奸贼,他们主导了汴京,对内血腥镇压意欲反抗的北宋军民,对外他们不惜代价的卑躬屈膝,到处搜捕大宋皇室帝姬和后宫嫔妃,将她们送到金营,任由金兵凌辱纵欲,不仅如此,他们甚至还胁迫将太上皇赵佶和皇帝赵桓带到金营。

    靖康之耻,这五贼为祸最大,其滔天之罪,馨竹难书。

    主厅内,

    唐恪见到高俅满脸惊喜,本来他以为高俅不会来的,对于高俅,他是不报任何希望,但是出乎意料,高俅竟然破天荒的来唐府了。

    这让唐恪心中,不免惊喜万分。

    “高官人,有你你这样贵客到访,实令寒舍蓬荜生辉啊。”

    唐恪站起身子,迎了过去。

    “见过唐相爷!”

    高俅对于唐恪如此重视自己,颇为受宠如惊,连忙向唐恪作揖。

    后见到王时庸等五人也站起身子朝自己拱手一拜,高俅也逐次拱手回礼。

    待众人都各自坐下之后,已经有婢女为他们倒好了茶水。

    唐恪双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润了下嗓子,朝两边众人说道,“诸位都是朝廷议和派骨干大臣,今日我请你们过来,是商议陛下重用主战派的事情。”

    “想来,你们也已经知道了孙傅和何栗被陛下罢免官职之事,我也不细说了,孙傅和何栗,两个庸碌无为之人,罢免就罢免,其实并没有什么坏处,只是陛下,却让李纲和张叔夜两个武将来接替他们二人的京城防御使官职,这就是不是一件小事了。”

    “陛下如今,先是拒绝金国议和,又险些将我处死,还好我答应陛下写讨金檄文,这才捡回一条性命,如今,陛下又开始重用李纲和张叔夜两个武将,不用我多说,相必诸位同僚也有所警觉和恐惧。”

    “陛下这是重走前朝重武轻文的老路,这是要动摇国本,将我大宋带入万丈深渊啊。”

    “诸位,你们都是朝廷大臣,你们说说,该怎么办?如何阻止陛下倒行逆施之举?”

    说完,唐恪脸上,布满了悲壮与不甘。

    众人见之,无不为之动容。

    由于事情太过重大紧迫,

    一时之间,

    主厅内,气氛一片凝重与沉闷。

    徐秉哲双目冷光一闪,站了起来,朝唐恪拱手一拜,“唐相爷,我们不能任由陛下如此倒行逆施,逆天而行的昏庸之举,必须想办法阻止才行,下官有一计策,可阻止陛下,保我大宋江山社稷。”

    唐恪脸色大喜,连忙问道,“徐官人快来说来,到底是什么计策。”

    众人也目露惊喜的将所有目光投在徐秉哲的身上。

    就连一直喝着茶,沉默不语的高俅,此时也将茶杯放了下来,只是没有抬头看向徐秉哲,而是坐在那里,竖起耳朵听了起来。

    “唐相爷,陛下如此昏庸无能,已经不配做大宋皇帝,以下官之愚见,不如将他皇帝之位废除,重新选一贤王,继承大宋皇帝之位,方能保我大宋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