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重生宋钦宗,开创靖康盛世 » 第八十四章 迎接良臣入宫

第八十四章 迎接良臣入宫

    赵桓决定出城亲自迎接陈规等勤王大军,一旁的顾帆说要去准备马车,被赵桓阻止,马车速度太慢,还是自己骑马快些。

    赵桓带着顾帆西门虎二人和一忠皇城司士兵,自皇城出发,穿过朱雀大街,往南熏门飞驰而去,

    街道两旁的商铺酒肆皆是张灯结彩,光华璀璨,宛如天宫星市,场面热闹非凡,宛如喜度春节一般喜庆。

    赵桓众人策马奔腾,抵达了南熏门。

    城楼下面有数百名宋军士兵正傲首挺胸,竖枪站岗,好不英武!

    张叔夜父子二人早在城楼下恭候赵桓,见到赵桓策马而来,纷纷冲赵桓拱手一拜,“末将恭迎陛下!”

    “免礼!”

    赵桓翻身下马,动作还是那么的熟练迅速,行云流水,

    “陈卿勤王大军在何处?”

    赵桓心情不错,深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官家,眼下还不确定金贼是否真的退兵,倘若是金贼的诱敌奸计,你若是出城,岂不是非常危险!”

    张叔夜一脸担忧的说道。

    “张卿多虑了,金贼若是没有退兵,岂能放任我勤王大军进入京师城外,就算金贼奸计又如何,朕要他们有来无回。”

    赵桓不以为然的摆手,信心十足,

    “陈卿的勤王军队和钟相的勤王义军在城外?”

    “回官家,他们在城外以北安营扎寨。”

    张叔夜恭敬的回答道。

    “好,快开城门,朕要亲自出城迎接他们进京!”

    赵桓眉宇间透着无与伦比的喜悦,

    “官家,直接派兵出城让他们进城见驾就行,何需你亲自出城迎接!”

    张叔夜满脸不解,这官家的对城外的陈规勤王军队未免太过热情厚爱了些。

    赵桓微微一笑,“张卿,陈规勤王军队能够不远从淮南北上,披荆斩棘,与金贼作战,打到京师,乃我大宋忠臣良将,此乃他们应该享受的待遇和厚恩。”

    其实最主要的是,赵桓了解陈规的为人。

    陈规可是宋朝历史上一位牛人,文人出身,他不仅善于守城,还发明了非常多而绝妙的守城兵器和技术,其中就包括世界上最早的管制火器——竹竿火枪,提高了守军的防御能力。

    在1126年到1132年这六年间成功抵御了金军大小9次围攻,取得了卓越的战绩,不仅如此,还在顺昌协助刘琦一守一攻,大破完颜宗弼,为保卫宋室立下汗马功劳。

    这陈规可是赵桓今后复兴大宋,抵御金兵的一大良臣,他亲自出城迎接陈规,那是陈规应该有的待遇。

    “官家有旨,打开城门!”

    张伯奋对着城门宋军士兵大声喊道。

    城门的宋军士兵愣了一下,还没反应过来。

    “打开城门,官家要出城迎接勤王军队。”

    张伯奋再次喊道。

    宋军士兵这才反应过来,打开城门,不仅动作生疏,甚至双手也颤抖不止。

    城门刚刚打开,赵桓便已经翻身上马,迫不及待的纵马奔出了城门。

    此时的城外,已经是绿意盎然,草木皆翠,仿佛这场战争,从来没有发生过一般。

    穿过一片竹林,来到了勤王军队的营地。

    营地之中军帐一字排开,军旗林立,随风飞扬,

    军营大门外,有一群身穿各种服饰,手持铁棒的民兵,在巡逻警戒,

    当他们见到赵桓一行人向着军营这边飞奔而来,全部警觉的紧握武器,堵在路上。

    朦胧细雨之中。

    赵桓首先来到了军营不远处的路口,

    这群民兵虽然不是正规宋军,但是他们也是经过宋军训练的,认得赵桓身后的旗帜,大黄龙负图旗。

    这可是只有官家才有旗帜,整个大宋,只有这一面旗帜,

    无人敢用!

    “官家,是官家来了!”

    一个眼尖的民兵一眼就看出了大黄龙负图旗,高兴的跳了起来,

    “你们陈县令在何处?”

    赵桓面露微笑的问道。

    “官家,陈县令在营内,我这就去叫他!”

    那个民兵向赵桓一拜之后,转身往营内跑了进去。

    片刻之后。

    一个儒将从营门口快步走了出来,当见到赵桓之时,眼眸满是惊喜的眸光,他向赵桓拱手一拜,“臣陈规,救驾来迟,请官家恕罪!”

    赵桓见到陈规来了,翻身下马,走到他的面前,“陈卿,你有何罪,你们来的刚刚好,若非你们,金贼也不可能退兵。”

    “官家,你只要派人通知臣一声,臣就会进城见驾,何需你冒雨前来啊?”

    陈规看到赵桓身上已经被细雨淋湿,很是感动。

    赵桓目色严肃,“陈卿,你们勤王军队,拯救了东京,朕理所应该的出城迎接你们。”

    “辛苦你们了!”

    对于这些与金兵作战过,打进京师的勤王军队,赵桓可是格外的看重,这些士兵,是今后抵御金兵的中坚力量,赵桓必须认真的对待。

    赵桓意欲组建一支新的禁卫军,而这些进京勤王的军队,是最适合不过的士兵。

    战力强悍,又忠君爱国,已经完全具备了新禁卫军的条件。

    不仅陈规深受感动,就连营中的士兵也感动莫名,皆露出感动的泪花。

    “对于你们每个人,朕都会封赏你们,不会亏待你们任何一个人。”

    赵桓对着勤王军队营地兵卒大声说道。

    “官家万岁,大宋万岁!”

    勤王军队士兵闻言,无比鼓舞和感动,挥舞着手中的兵器,在雨中高呼。

    赵桓领着陈规和钟相走进了东京城内。

    此时整个朱雀大街,站满了无数名百姓,男女老少全部将感激目光投在陈规等人身上。

    百姓们也知道,金军退兵,其中有一大部分原因,是陈规这些勤王军队与金兵拼杀的功劳。

    陈规和钟相二人被赵桓领进了延福殿。

    陈规和钟相感动之极,也受宠如惊,

    因为他们二人,身份太过低微,陈规不过是一个县令,钟相不过是一个义军统领,

    他们竟然被官家如此厚爱看重,不仅出城迎接他们二人,而且还将他们领进皇宫的垂拱殿。

    这可是官家和臣子议事的宫殿啊

    能够进入垂拱殿,这是对他们莫大的殊荣待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