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重生宋钦宗,开创靖康盛世 » 第八十八章 赵九妹回京师了

第八十八章 赵九妹回京师了

    听完张浚的军事了解,赵桓心中暗自赞许,这个张浚,果然有治国理政,经天纬地之才。

    “张卿,那依你之见,朕下一步国策应该如何实行?”

    “内部之忧暂且搁置,外患令朕寝食难安,金贼虽退,兵戈已无,但是太原、中山、河间三军镇皆落入金贼之手,太原更是我北方门户,如今沦陷,相当于我大宋江山直接暴露于金贼铁骑之下,强敌金国窥伺我大宋江山,西夏接连侵扰纵掠我大宋西北边境,我大宋该如何应对外患?”

    赵桓又问了一个令人难以回答的问题,这也是最考验张浚的是否真才实学。

    “官家,以臣之见,目前我们大宋还是要以守为主!“

    张浚很聪明,他听出了赵桓有收回太原的进取之心,其实张浚也和赵桓一样,同样想收回太原,只是以目前的羸弱的军力,想要收回太原,无疑是以卵击石,自不量力罢了。

    对张浚来说,眼下大宋只能以防御为主,方是上策。

    没办法,谁让大宋太弱,金国太强,大宋弱,那是公认的,若是以国家军队战力排行,金国第一,契丹第二,第三是西夏,最后才是大宋。

    实力太弱的问题,摆在面前,不得不让张浚看清这个现实。

    “如何以守为主,请卿详细说来?”

    赵桓眼眸闪过一丝颓然,问道,

    张浚眸光很严肃,只听他肃然说道,“官家,太原虽然沦陷,落入金贼之手,但是整个河东,还在我大宋之中,所以我们必须要守住河东,为今后收复太原,做好基础准备。”

    “而要守住河东,必须在隆德府和阳州驻军,建立一道河东防线。”

    “其次在河东西边的永兴军路的河中府驻军,再建一条防线,以防金贼在太原出兵西进,屠掠关中和西京洛阳。”

    “最后是河北,为防止中山,河间两府金贼再次南下,我们可以在大名府派驻精锐,抵御金贼兵锋。”

    张浚说完,赵桓颇为赏识的看着张浚良久,看的张浚有些不好意思。

    “张卿御敌之策深得朕心。”赵桓眸光无比的坚定,他郎声说道,“太原,表里山河,北接金国,南连洛阳、西入秦凤(陕西)、北贯河北,若是金贼向南乃至向东都是自高往下的碾压态势,向南出兵,渡过黄河,可取我大宋西京洛阳,若是洛阳丢失,金贼则又可以封锁我大宋西逃之路,向东渡过黄河,又可以进逼我东京,所以,太原朕一定要收复!”

    “朕已经组建了一支新的禁卫军,决定建成军之后,首先将新禁卫军派驻隆德府和洛阳,以此为收复太原做准备!”

    “官家圣明!若是如此,则我大宋河东可定也!”张浚眸子光芒闪烁不停,看向赵桓的眸光,也变得无比的佩服敬仰。

    要论战略部署,还是赵桓技高一筹啊!

    赵桓和张浚聊了一些军队改革问题之后,张浚就退出了垂拱殿。

    …………

    靖康二年,四月三十日。

    赵桓又派人出京,去往磁州将宗泽召唤进京。

    五月二日,京师又有一道圣旨,召见大名府的康王赵构。

    五月六日,赵构率领剩余的七万勤王大军一路南下,渡过黄河,抵达了东京,在东京城北,十里的地方驻扎。

    当天,赵桓派顾帆前去赵构营地,将赵构的兵马大元帅大印收回,

    赵构自然不想这么快交出来,因为这帅印一旦交出,他赵构又变成了以前一样,无兵无权。

    刚刚享受权利的赵构又岂能轻易的将大印交给顾帆,

    汪伯彦这个奸臣,猜揣赵构心思,知道赵构不愿意交出大印,就以帅印为赵桓亲自授予,不能随便交于他人的理由,想要搪塞过去,

    但是顾帆又何许人也,他是皇城司指挥使,皇城司的头目,他又岂能就此妥协,直接以官家旨意为由,下令皇城司士兵从赵构手中抢了过来。

    赵构敢怒不敢言,皇城司乃是皇帝亲军,不,准确的说,是赵桓的亲军,他们只听从于赵桓的命令,赵构清楚,这是经过天子赵桓的许可默认的,就算赵构心中有再大的怒气,他也只能将怒气咽下去。

    自此,赵构的大元帅印被皇城司收回,等于宣布天下兵马大元帅府解散。

    他赵构除了身边多了汪伯彦和黄潜善两个大奸臣,眼下算是已经一夜回到以前了。

    很快,赵构被皇城司“护送”进京入宫,面见官家。

    赵构进宫之后,他一路上看到皇宫到处都是全副武装,手持长枪的皇城司甲士值岗肃卫,顿时被皇城司甲士的杀气腾腾气势下的魂飞魄散。

    好在顾帆走在前面,没有看到赵构那副苍白失色的面庞。

    赵构惊吓之余,知道这是官家对自己一种震慑。

    莫非皇兄知道了我染指皇位的野心?

    赵构心中暗自疑问不已。

    在赵构心神不定之中,赵构终于来到了垂拱殿。

    当他见到赵桓时,顿时被赵桓身上那股波涛不息的帝王气息所震撼,让刚刚平复的内心,又开始紧张不安的跳动起来,

    赵构很惊讶,短短半年时间,他自己的皇兄,变化如此之快,之前赵桓,胆怯懦弱,毫无气势,而现在的赵桓,举手抬足,尤其是那双眼眸,深沉如渊,让人琢磨不透,眸光之中,更是透着一股凌厉如寒霜,不敢与之对视。

    总之,赵桓就是一个君临天下的帝王,让人匍匐,心惊胆战,威仪霸道。

    “九郎,你终于来了!”

    在宋朝,无论是皇室还是百姓人家,对家中兄弟,皆是以郎为称呼,赵桓没有叫赵构康王,直接叫赵构九郎,其中必然有赵桓深意,赵桓是故意的,目的就是装作拉进与赵构的关系而已。

    赵桓见到赵构有些惶恐的神色,故作担忧思念之状,“自从去年金贼围困东京到现在退兵,你我兄弟二人,至今已经有半年时间没有见面,朕很想知道,这半年,你过得还好吗?”

    赵构这半年,在相州和大名府,被汪伯彦这个大奸臣伺候,过的比所有人都要舒服,衣食无忧,甚至比赵桓还要逍遥快活,但是赵构岂能实话实话。

    赵构一脸悲切,“官家…”

    赵桓肃然阻止,“九郎,这里没有其他人,就不要拘于君臣之礼,叫朕皇兄即可。”

    赵构这才改口,“皇兄,臣弟在河北,时刻担心东京,挂念皇兄和父皇,每日每夜,寝食难安,恨不得将金贼诛杀,解救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