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苟在三国刷词条 » 第六十二章 放贷

第六十二章 放贷

    刘宣看吕布这个样子,立刻明白了。

    敢情是钱不够啊,难怪要亲自出马。

    “粮食买卖,一向都是一次付清的,不过,吕将军若是手头不便,那先付一部分也是可以的。”

    吕布闻言大喜,

    “哈哈,我就知道刘兄弟是爽快人啊。”

    “实不相瞒,吕布此次军粮要得急,徐州今年的赋税还没有收齐,又要分钱买马匹武器,要不是刘备那厮欺我太甚,我也不必如此着急。”

    刘宣淡笑道:“刘备上次偷袭吕将军,我也有所耳闻,实属侥幸而已,吕将军这次再战,必不会让刘备的伎俩得逞。”

    吕布一拍大腿,仿佛得遇知音,

    “正是,所以吕布心有不甘,此次待我筹集军粮战备,定要杀到寿春一雪前耻。”

    “那吕将军此次买粮五十万斤,带了多少资金?”刘宣将话扯回正题。

    吕布吸了吸鼻子,脸色略带尴尬的伸出两根手指。

    刘宣脸上肌肉抽了抽,“二十万?”

    吕布摇了摇头,伸手摸了摸后脑勺,

    “咳,两万!”

    “我~”

    刘宣差点被一口茶水呛到。

    吕布你是真敢啊!

    两万块钱就敢来买军粮,

    还他么要买五十万斤?

    刘宣差点被吕布感动得哭出声来,

    他真的,让人哭死。

    明明可以直接抢,却非要给两万块钱。

    刘宣一时之间不知如何作答。

    吕布讪笑道:“我也知道这个要求有点过分,不过刘县令放心,只要秋收一到,等我赋税收了上来,这钱我一定全额还上。”

    “你还不相信兄弟我吗?”

    刘宣嘴角抽了抽,又不好拂了吕布的面子,只好道,

    “吕将军一世英雄,我当然相信将军,只不过。。。”

    刘宣说着,朝赵丽娘使了个眼色。

    赵丽娘会意,笑道,

    “将军,我家主公的意思是,将军先买粮后付钱也不是不行,我们淮阴县之前也有先例,不过赊的账款,我们都要按月算利息的。”

    “我家主公想要给将军方便,免收利息,又怕开了这个先例,以后粮食的买卖就没法做了,故而为难。”

    “利息?”吕布对这个名词还有些陌生,便问道,

    “那这个利息是怎么个算法?”

    赵丽娘道:“将军放心,一百钱的月息仅有一钱而已。”

    “将军买粮的钱一百二十万,也就是一月利息只要一万二千钱。这个价格可公道?”

    “公道,哈哈,公道得很。”

    吕布心中算了一下,到秋收的时候利息也就是四五万钱而已。

    刘宣一摆手,

    “诶,吕将军亲自来谈,咱们怎么也得再给足优惠,这一百二十万的月息,就算一万好了。”

    吕布大喜,起身朝刘宣抱拳施礼道,

    “刘县令大义,我吕布果然没看错人,哈哈哈哈,刘县令放心,徐州与淮**齿相依,以后你淮阴有事,就是我徐州有事,兄弟有什么需要,尽管提就是。”

    “来人!”吕布朝门外喊了一声,

    就见两个亲卫抬着一个箱子进来。

    “刘县令,这里是两万钱,先当作前两月的利息。”

    刘宣点点头笑道,

    “好,我这便安排人给吕将军装粮食。”

    “甚好甚好。”吕布没想到这一趟真能谈成生意,不禁佩服其自己的魅力来。

    不觉间挺直了腰板,脸上气色都比来的时候好多了。

    粮食装车,吕布急着回徐州,刘宣也没有多留。

    “将军慢走,往后要是粮食上有什么难处,尽管来淮阴,管够。”

    旁边的赵丽娘也笑着补充道:“除了粮食,钱财上有难处,我们淮阴也可以贷款,利息还是一样的哦。”

    吕布闻言大喜,

    “好,多谢。”

    待吕布的运粮队走远,贾诩方才走上前来,

    捋了捋胡须笑道,

    “吕布已经受制于主公,再也休想脱身了。”

    刘宣摆摆手,

    “诶,区区一百多万钱而已,岂能轻言控制吕布。待秋收后吕布将钱还了,我便拿他没辙了。”

    贾诩摇了摇头,轻声叹道,

    “越是轻易能获得的东西,需要的代价越大,吕布很快就会明白的。”

    赵丽娘也说道:

    “下一次赊账,可就要抵押了。”

    刘宣看着吕布远去的车队,嘴角轻轻扬了起来。

    贾诩说的没错,如此轻易就能得到的东西,怎么会没有代价呢?

    何况战争就是个无底洞,吕布虽然实力还在,但短期想要压制刘备仍不可能。

    这场战争可能旷日持久,需要消耗的钱粮不可计数。

    吕布,还会再来的。

    贾诩跟随刘宣的日子并不算久,但是已经完全被刘宣的一系列骚操作折服。

    尤其是这个放贷的想法,更是极为超前的理念。

    可是一旦做成,将来的钱财会源源不断的汇聚过来。

    而刘宣接下来的操作,更让贾诩咋舌,

    刘宣要把放贷业务,扩展到民间商贾。

    按照刘宣的说法,叫小额贷款,哪怕是小商小贩,也可以从刘宣这里拿到钱。

    不过需要抵押物而已。房产,田产,不一而足。

    而且刘宣和赵丽娘还搞了一套评估体系。

    什么样的人能借到多少钱,都有相应的评估。

    像秦立李林这种世家,随便便可以借到几百万的钱,而且利息比小商贩还低。

    刘宣从袁术那里抄来的六亿多钱,已经放出去快一亿了。

    按照百分之一的利率,刘宣一个月光利息就能进账一百万。

    不过目前在淮阴县周边,能够放出去的贷款已经到极限了。

    刘宣仓库里存着五亿产生不了利润的钱,急的他直抓脑袋,只好问计于贾诩。

    贾诩略一沉吟,朝刘宣道,

    “主公还记得与秦太公的合作否?”

    刘宣道:“秦太公家的农田和丝织产业已经全部并入官府,放贷这一块恐怕找他也无用。”

    “呵呵,淮阴县又何止秦太公一家?”

    贾诩道,“淮阴三大世家,秦太公人脉在官场,沈富乃商贾世家,沈家生意遍及整个中原,李林在军中颇有威望,这几人现在都有意攀附主公,主公若是不用,岂不太可惜?”

    听贾诩一番话,刘宣顿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对呀,秦太公用不上,不还有沈富吗?沈家经营货运和商铺,生意甚至做到了倭国和草原,借沈富的壳子来做放贷业务,岂不完美?”

    刘宣拍了拍贾诩肩膀,“哈哈~先生一席话,替我省了几千万呐,走,随我去一趟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