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明宋 » 第47章:破驿道蛮

第47章:破驿道蛮

    雍州大军与荆州王玄谟部并营后,中军大帐响起了聚将鼓声。身在中军大帐小营地内烤野兔的刘骏,匆忙将手中的兔子丢给身旁护卫的禁卫。随后接过另一名禁卫递过来的兜鍪,匆匆忙忙的前往中军大营。

    好在刘骏自随军以来,除了夜间,衣不卸甲,马不解鞍,在一通聚将鼓锤落之前,刘骏已经略显气喘的步入中军大帐。

    步入中军大帐后,刘骏发现除了老熟人沈庆之、柳元景、宗悫外,还多了两副坐在胡凳上的生面孔。初初见到十三四岁模样便披甲的刘骏,那两人还有些发愣,在经过沈庆之介绍后,两人急忙起身向刘骏行礼。刘骏还礼之后,也算认识了两人。

    一人是皇帝刘义隆诏书中明确说了的,荆州方面军主将:王玄谟,还有一人是自建康台城而来率两千骑兵增员的参军主将:王方回。

    众将见礼之后,刘骏坐在沈庆之左侧,充分发挥了皇家泥塑的作用。自荆州远行而来的王玄谟原先还准备与沈庆之扳扳腕子,不说争一争军队指挥权,起码要给自己麾下荆州部众多争几分功劳。现在刘骏往那一坐,王玄谟也不敢太过放肆了。

    当下讨蛮战役名义上的总指挥可是刘骏!哪怕王玄谟再受皇帝刘义隆的宠爱,敢在刘骏面前飞扬跋扈,刘骏便真敢用以下犯上,触犯军法之名,直接斩了王玄谟以正军法,战后即使皇帝刘义隆也无法指责刘骏做错。

    而且刘骏是怕犯错的人吗?刘骏巴不得犯个不大不小的错,最好能像四叔刘义康那样被幽禁在豫章整日游山玩水。

    众将各自落座后,开始商议军情。王玄谟当先起身拱手向刘骏汇报道

    “启禀武陵王殿下,我部大军自江陵而来,得王上洪福庇佑,今已破驿道蛮族五部,擒获蛮夷部众万余人,拘于营外待王上查验!”

    “王将军此行远来幸苦,所立功勋,战后本王必上书朝廷一一嘉赏。不过时下军中聚将,乃是商议紧急军情,论功行赏之事,还请事后再议。总之,不论是王将军,还是帐内诸将军,但有功劳,本王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必不负诸将征战劳苦。先议军情吧。”

    “诺,末将听殿下的!”

    有刘骏打的包票,王玄谟笑嘻嘻的坐下等候沈庆之的调遣。参军作战,出生入死,一身武艺不就是为了卖于帝王家换取荣华富贵吗?

    等到军中刺头被刘骏压制下去后,军中真正的主帅沈庆之这才开口道:

    “时下驿道蛮诸部为我大军所剿,其各部残军已汇于绿林山中苟延,今其主力所驻山峰已为我军一部蹲守,不过其部居高临下,官军若是强攻必损伤惨重,不知众将可有破敌良策?”

    【大洪山古称绿林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第二次农民大起义“绿林起义”的发源地,也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发祥地,史称“光武中兴,兆于绿林”。“绿林好汉”一词正是起源于此。】

    帐中众将先是将目光汇集到刘骏身上,见刘骏在那闭目养神,好似未听见沈庆之的话语一般。众将也只能将目光转移到沈庆之身上。

    自古以来,一军主将多是带着答案问问题的。之所以会提出问题,一来是想听听部下意见,看是否有比自己想法更好的方法,二来是给部下们一个倾诉意见的渠道。有要争功的,现在可以出来请战,有要保存实力的,现在可以提出意见,也可以闭口不言。

    保存实力,见死不救,友军有难,不动如山,可不是校长麾下的国军才有的传统,也不是军阀混战时期军阀大佬才会这样做。而是从古至今,数千年来,不论是大一统王朝还是军阀割据时期,军队从上至下都会这样做。

    因为自古以来,一军主将最主要的职责不是立下多大的功,而是要带着麾下部众在残酷的战场环境下尽可能多的生存下来。从根子上来说,保存实力的主要原因起源还是因为先秦的盈论。

    秦朝军功爵法规定,无爵的士伍斩首一级就晋爵一级,想做官的可以做五十石之官【相当于伍长】,斩首二级就晋爵二级,有资格做百石之官【相当于什长】。

    当士卒升职为伍长时,会增加一个指标:全伍杀敌多过损失才记军功,杀敌和损失相当则无功无过,损失多于杀敌则集体有罪。当升到屯长和百将级别的指挥官时,自己得不到敌兵首级就要被斩首。

    在士爵过后,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这四级是“大夫爵”,先秦士大夫通过军功可以成为县一级别的官僚和将领。可在军功获得方式上大夫爵不同于士爵只需个人斩首记功就可获得。

    大夫爵位的升级需要计算集体战功。大夫爵位的军官,需要指挥所在单位斩首33人以上,才能“盈论”【达到奖励条件】,百将和屯长才能晋爵一级,且己方单位的伤亡要小于33人。

    到了将军爵,盈论标准则变为攻城战要斩首八千以上,野战斩首二千。只有达到标准,上至统兵大将,下至后勤杂役才能得到奖赏。也就是说,秦将不仅要打胜仗,并且歼灭至少数千敌军才有晋爵的资格。同时自身部队伤亡必须小于歼灭敌人的伤亡。否则有过无功。

    【相关记载见《商君书·境内》】

    大宋当下,军功计量虽不像先秦时那般苛刻到如白起那般人物从第十级“左庶长”升到“武安君”,要用整整十六年。也没有像秦统一战争的头号功臣王翦抱怨的那般封侯难。但麾下部众伤亡太大,即使歼灭了敌人,那也是有过无功的!

    见在座诸将面面相觑,并无一人开口请战,也无人出言献计献策,沈庆之心中暗叹却也不动声色的缓缓说道:

    “诸将既无所言,吾便言之,今山上蛮军居高临下,若依旧法必败,加之今年风调雨顺,诸蛮丰收储备粮草皆屯于山上,单凭围困一时难以奏效,若是强攻则难免死伤惨重。如今当一改成法,诸将率部至周边山上扎营,日夜摇旗呐喊,恫吓诸蛮,趁其惊乱,可不战而胜!”

    “将军所言极是!”

    “谨遵将令!”

    听到沈庆之说的法子,大营之内在坐将领纷纷点头应是。这法子有没有效果先不说,起码不会让大军遭受太大伤亡。之后诸将细细商议了一番此法的注意事项,随后各回各部,安排部署。

    于是隔日开始,诸路军砍山开道,但不与蛮族交锋,只顾摇旗呐喊以扰乱蛮人军心。令刘骏感到意外的是,山上的蛮族看到官军同样占据山险后,蛮人见地利优势不复存在,并担心官军架起砲车,彻底困死于山上,所以诸蛮在官军山上大营立起来后趁夜纷纷溃逃四散。

    当山上蛮族接连逃散十几天,山上兵力已见空虚后,沈庆之命令诸军攻山,一战而定。人没俘虏多少,但蛮族带不走的粮食倒是俘获不少,大大减少了官军的后勤压力。也让刘骏不必再去信朝廷哭穷求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