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末路之战 » 第一百零四章 迷茫之间

第一百零四章 迷茫之间

    “宗唯,你有什么看法?”黄野平转头问。

    “我觉得老夏的思路还是比较清楚的,我们业务条线对体系调整没有意见。只是要做好一点,一旦调整,很多的资料都要及时修改,包括对外的企业宣传,还有网站,投标方案等等。”

    “这个提醒非常好,这几天我也看了群里几个投标文件,组织结构一块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有原来部门体系的,也有这一段事业部体系的,都没有一个统一的版本。按道理说我们前几个月实行事业部制了,所有的投标文件里的组织结构都要及时改成事业部,这个工作几个部门看起来都没有重视。”

    程宗唯接着说:“至于是不是要重新调整为原来的部门设置,我暂时没有发言权,因为我也是刚来,原来的部门设置情况也不是非常了解,我只是说一个决策稳定性的事,事业部刚刚实行了几个月,是不是需要调整,或者是不是需要在现在这个阶段调整,我建议可以在股东层面进行一次讨论。”

    黄野平终于捞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对,宗唯说得对,这样,我们接下去先安排股东扩大的事情,然后由扩大了的股东组织来讨论这个事。这样,今天我么就设定一个时间节点,各个部门的负责人马上和部门的员工沟通一下,有意向参与公司股份的在下周一之前上报,这次我准备采用暗标形式,就是有意向的人自报额度,装在信封内开标,每个额度以40万的整数倍计算,先认领后在一个月内到位,然后我们马上开会评估一下,争取这个月内确定下来。”

    “好,监理部我来负责传达。”夏溪若赶紧跟了一句。

    其他部门的经理只是点头,并没有更多的表示。

    会议一结束,夏溪若就跟着黄野平到了董事长办公室,刚点了烟,黄野平就问:“老夏,你觉得这次参加的人会有多少?”

    “有多少都无所谓,主要你要马上再出一个规定,把业务提成的比例降下来,现在整个行业都不景气,很多公司已经在裁员,你就借这个机会降提成比例,同时再裁掉几个人,这样一来,股东分红就变成他们主要的额外收入,要不然那帮人都已经习惯原来的模式,怎么会想着加入股东。再说,公司再裁员,一般也不会裁股东。”

    黄野平笑了,“这倒是一个好办法,你这个家伙,也不是一脑袋糨糊嘛。”

    “我又不傻,你脑子里想什么我还不清楚吗。”

    “这样一来,你监理部也要降比例了,你摆的平吗?”

    “有什么摆不平的,本来现在项目就少,总监留那么多干什么,趁这个机会清理掉一批老的,能一下子省下来不少钱。”

    黄野平也点起了烟,说:“就是啊,不是光扁平化,要把精简机构真正落实下去,行政现在也有八个人,要那么多人干嘛。”

    夏溪若赶紧说道:“行政这条线你还是要慎重啊,都是方方面面的关系来的,一旦事情处理不好,容易影响你和那些领导的关系。”

    “嗨,其实到现在这个时候,还讲究什么,再说好几个介绍人进来的领导大部分都退休几年了,现在也没什么能量,还总是摆出一副老领导的架势。”

    “那行政一块调整的事你不要问我,你自己决定,我只是给你提个醒。”

    李德新顺利拿到了200万工程款,但是随即,就发起了对江盛的诉讼。章勇怒火中烧,对着沈昊大发雷霆。

    “沈昊!什么情况啊?工程款都给了,怎么又提起诉讼了?”

    “他不接我电话啊,就发了个短信,说有事找他律师谈。我那天和他谈,他还答应得好好的啊。”

    “这算什么事啊?花了钱,又成了被告!”

    沈昊一边继续拨打李德新的电话,一边说:“这个家伙,什么人呐,我找到他非揍他不可。”

    “现在我们连个像样的法务都没有,沈昊,你赶紧联系黄律师,让他过来!”

    “好!”

    回到自己办公室,沈昊的脸上露出了一种非常微妙的笑容,一切都在朝着事先计划的方案发展,现时的他已经不再是十年前那个处处捉襟见肘的人了,由着之前和封世杰的“合作”以及这次和顾其敏的做局,他已经积累了几百万的现金,重要的是,沈昊显然更沉迷于精心设计后的成功感,虽然成功来得晚了一点,但是并不妨碍他继续保有这种心心念念的良好感觉。

    李崇峰推门进来,说:“沈总,章总刚刚问我了,我告诉他财务账上的钱只剩三百多万了,章总意思是让你看看能不能把招商的事尽快推进推进。”

    沈昊故意装作为难的样子,“我跟建材集团沟通过好几次了,我感觉他们不是没有商户资源,只是想拿这个作为跟江盛谈判的条件。”

    “谈什么?”

    “建材集团的意思是,如果江盛能够再支付他们五年的租金,他们就可以把商户资源完全推给我们,但是目前公司是这样一个状况,你说这个事我怎么跟章总开口,三百多万全部给他们都抵不了五年租金啊,我大概算了算,五年租金要五百多万,再说,真的给他们了,我们这帮人的工资怎么办?”

    “那他们能保证仓储的出租率达到多少吗?”

    “这些都是要靠谈的,但是李总你看,我们如果连可能性都没有,别人会跟你谈吗?”

    “不管怎么样,先跟章总汇报一下再说吧。”

    沈昊没好气地说:“我不去找他了,为了李德新那点工程款,他现在对我怎么看怎么不舒服。”

    李崇峰试探地说:“那我去找他说说看?”

    “也好,你先探探他口气,如果他有这个想法,那我再找建材集团。”

    程宗唯到了姚瑞公司,两人在办公室简单坐了一会,就去到不远的家常菜馆。挑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后,姚瑞问道:“海营是不是又有什么幺蛾子了?”

    “黄野平准备股份变现,溢价一倍。”

    “有没有要你参与?”

    “他说了,不过我也表态了不想参与,他现在正一门心思在找人出钱。”

    姚瑞在菜单上勾了几个菜交给服务员,又给程宗唯倒了一杯茶,说:“这样下去他很快也要和你保持距离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行业基本已经到顶,其实是没有多少再发展的机会了。这种时候,我也根本不可能去往这里投钱。”

    “那如果海营再做不下去,你准备再做什么?”

    程宗唯摇摇头,说:“现在都不知道,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你这里怎么样,业务还正常吗?”

    服务员开了啤酒,姚瑞给程宗唯倒了满杯,说:“都差不多,行业的联动性很强,基本没有能够幸免的。不过上周倒是来了一个咨询项目,是外地一家家具协会的,委托我们给他们做行业研究。”

    “那倒还好,有项目就先做着。”

    “之前你不是有一个青岛项目吗?那个项目不是你出面才拿到手的吗?”

    “那个项目需要驻场,海营又不让我去,说内部事情离不开我。”

    姚瑞喝了一口啤酒说:“我怎么感觉有点像是故意的?”

    这个感觉程宗唯早就有了,黄野平虽然是把他拉进了海营,但是紧接而来的股份转让却让两个人的关系跌到谷底。在这种情况下,黄野平不会让程宗唯轻轻松松地去青岛项目赚钱,把程宗唯困在海营,或许可以逼迫他接受股份转让。

    “无所谓了,工作到一定的阶段,很多事都是讲运气的。”

    姚瑞笑了,“这么长时间了,还是第一次听到你相信运气了。”

    “世事无常,也正常,哎,那个余剑锋后来还骚扰你吗?”

    “基本上没什么联系了,偶尔聊一两句,没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哎,你怎么说到他了?”

    “那你先有个准备,余剑锋后面可能会找你合作。”

    “和他有什么好合作的?”

    “诗臣的覃甬德已经大致知道了一些细节,我估计余剑锋在诗臣的时间也不长了。”

    “他找我我也不会理他,本来他的能力就有限,不过我倒是想,我们两个或许倒是可以一起做一点有价值的事情。”

    “你指的是……”

    “宗唯,你这两年其实一直都在其他人设定好的一个局里,那你有没有想过把这个秘密揭开,让那些做局的人也接受一点教训?”

    “这个事说起来容易,其实误伤的可能性很大。”

    “会误伤谁?”

    “你还记得西山培训班吗?”

    “哦,那个小苏。”

    “这件事一旦揭开,小苏也会被我们置于一个很被动的地位,有的事情已经既成事实,有的钱也已经在维持她正常的生活,这个时候把整个事情公开出来,她就完全没有退路了。”

    “既然是这样,那也只能算了,哎,宗唯,你对中式家具熟悉吗?”

    “中式家具?好像没太多接触,怎么了?”

    “就是刚才我说的外地家具协会委托我们的项目,我们最终总要给他们一个行业研究报告,我是想如果你对这个稍微熟悉一点的话,倒是可以一起做做。”

    “要不然你先把合同发给我看看,即使帮不上什么忙,也让我了解了解。”

    “好呀,我现在就发给你。”

    姚瑞点开手机,找到和家具协会签的合同,转发给找程宗唯,随即说道:“时间只有一个月,我可能还要去考察一下当地的家具市场,如果你有时间,我们一起去。”

    程宗唯简单看了看合同,说:“不光家具厂,可能还要看卖场,还要有一点深度的内容融合进去。”

    “你说的深度内容指什么?”

    “现在我还不确定,但是很快能找到,因为协会一般都是很传统的,从上而下总有一些理念化的东西。好,你什么时候去考察,我跟你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