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陛下,皇后娘娘的嘴开光了 » 068 柏将军又酸了

068 柏将军又酸了

    可惜,柏灵诗的如意算盘,注定要落空了。

    宁清染悄悄上前,在这敏感时期,若不是燕叙白在场,她是绝计不会靠近孩子一步的。

    小小的婴儿,铁青的脸色。

    不过,长得的确好看。

    像极了柏灵诗。

    “皇上的孩子,长得自然是可爱的。”

    只是可惜了……

    宁清染虽然没生过孩子,也知道,孩子这样的脸色不健康。

    或者说是,不是一个好兆头。

    燕叙白的意思,想让宁清染说,这孩子是能养活的。

    可宁清染没说。

    很多事情,已经完全脱离了原本的轨道。

    就像柏灵诗原书中,她是先生了一个公主。

    那公主长的玉雪聪明,深得燕叙白喜爱。

    也为柏灵诗赢得了不少燕叙白的宠爱。

    所以,在柏灵诗生下小公主的第三年,又成功怀孕,生下了一个皇子。

    这是燕叙白第一个皇子,也是唯一的一个皇子。

    可现在,柏灵诗生下“双生子”。

    有些事情,宁清染就不敢保证了。

    再看太医们战战兢兢的样子,宁清染哪里还有不明白的。

    怕是,燕叙白过不了心里的坎儿。

    “皇上,贵妃刚生产完,臣妾带了一些药材,和小孩子的玩意儿。臣妾看柏贵妃还在睡着,就不打扰了。皇上代柏贵妃收下吧。”

    有燕叙白作证,她送的东西,给柏灵诗一百个胆子,谅柏灵诗也不敢出什么幺蛾子。

    燕叙白点头:“那就放在那里吧。”

    “皇后有心了。”

    燕叙白意有所指。

    宁清染不过淡淡一笑,又瞥了眼得意洋洋看自己带来什么东西的柏灵诗,转身离开了。

    柏灵诗觉得宁清染走远了,才开口说话。

    她一张口就透露着一股柔弱的味道。

    这和柏灵诗的性子一点儿都不相符。

    “皇上,小公主怎么样了?”

    宁清染嘴角微勾。

    燕叙白:“好好喂养就是。”

    燕叙白安慰柏灵诗,毕竟刚生产完,身子虚,他不想让柏灵诗太难过。

    柏灵诗点头,眼眶里的泪,欲落不落。

    “皇上放心,臣妾会好好喂养小公主的。”

    此时的柏灵诗,有些痛恨那个她千方百计弄进宫的男孩了。

    锦城。

    暴雨已经停了,有些地方的水也消退了。

    可是大部分的水还是没有消退。

    宁国公和穆家老爷子碰了面。

    如今赈灾之事,已经没有那么紧张了,翁婿两人也有时间对话了。

    当然了,对话的内容,还是这次锦城的灾情。

    “岳父,这次锦城的百姓,多亏了岳父了。”

    穆老爷子摆摆手:“错了,是多亏了清染。”

    “这小丫头,还真是料事如神啊!”

    穆老爷子眼神恍惚:“润城啊,清染,以前不这样啊。”

    宁国公:“岳父,清染以前,就是这样的。”

    穆家老爷子懂了:“是啊,清染以前就是这样。”

    这是不想让宁清染处在风口浪尖了。

    “这孩子入了宫,也不知道过得怎么样。”

    若是有原则,他相信,润城是不希望清染入宫的。

    润城,是宁国公的名字。

    “这次来,是清染没想到的。也是贤婿没想到的。”

    宁国公其实不想出风头,他们宁国公府已经让人忌惮了,如今又出了一个皇后,若是在出风头,怕是要枪打出头鸟了。

    “清染之前让我们挖通衢,图纸还在,只是没有那么多时间。”

    穆老爷子将图纸拿出来给宁国公看,指着上面说明,哪些是已经挖好的,哪些是挖了一半的,哪些是还没开始动工的。

    宁国公仔细观察图纸。

    这段时间在锦城,除了每日的施粥时间,其他时间,他都是和知府和洛王爷一起观察锦城的地势。

    现在想来,宁清染说的挖通衢,除了能很好的缓解洪水造成的危害,还能将水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岳父,明日起,施粥的事情,小婿就不在过去了。”

    宁国公举了举手里的图纸。

    穆老爷子点头:“放心,有我穆家在,还有墨染在,谁也翻不出什么花来。”

    这一次,穆家是真的大出血了。

    不敢说散尽大半家财,可也说差不多了。

    第二天,宁国公就和燕洛白商量继续挖通渠道的事情。

    并且将利弊给列举了出来。

    知府惭愧:“这事,穆老爷子早就说了,可本官糊涂啊。”

    一句话,道尽了悔意。

    可若不是他的一意孤行,通衢若是提前挖好了,这锦城就不至于受灾这么严重了。

    燕洛白不说话,心里暗自记着。

    “宁国公做主便好。”

    燕洛白心里明白,他就是来给宁国公镇场子的。

    可这一路行来,燕洛白心里对宁国公改观不少。

    宁国公胸中有丘壑。

    包括宁国公世子,都有着治国之才。

    宁国公和知府沟通好后,由知府牵头,号召府里的官差们,年轻力壮的,家里没有人生病的,都来宁国公这里报道。

    准备开干。

    宁国公这一举措可以说是一呼百应。

    凡是穆家挖好通衢的地方,受灾都很小,有的甚至没受灾,洪水都流进了沟渠里。

    这一说还要继续开挖通衢,不慌是官差们,老百姓们年轻力壮的小伙子都来报名。

    一个个都干劲儿十足的,甚至表示,不要工钱。

    但是,宁国公又怎么能少的了他们的工钱。

    工钱还是照给的,包括官差们的工钱,都给了。

    还是原来的价钱。

    之前这事是穆家牵的头,工钱也是穆家发的。

    这次宁国公重新开挖沟渠,穆家依旧拿出私钱来给大家伙发工钱。

    这场灾情,让穆家在老百姓甚至是官府的口碑里直线上升。

    宁清染的目的,达到了!

    一个月后,宁国公成功赈灾回来。

    燕叙白龙心大悦,赏黄金百两,白银千两。

    赏赐不多,却让柏大能红了眼眶。

    他现在最缺的就是钱了。

    燕叙白:“宁国公赈灾有功,且休息几日,再上朝吧。”

    锦城离此千里之遥,宁国公到了锦城就马不停蹄开始赈灾,然后又马不停蹄地回来。

    的确有些吃不消。

    “谢皇上体恤!”

    宁国公感慨,累了就是累了,可不能学人家那些年轻人,怕圣上不悦,不敢休息。

    燕叙白:“洛王爷也辛苦了,也休息几日吧。”

    燕洛白看了眼燕叙白,又看看宁国公,领旨谢恩!

    “锦城灾情既然结束了,接下来,就是要好好安顿锦城的百姓们,百姓们好了,大燕才会好。”

    至于这锦城的百姓怎么安顿,宁国公就不再过问了。

    皇上自有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