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我卖钓鱼竿,引发全国工业大摸底 » 第12章 炸裂的数据,遥遥领先!

第12章 炸裂的数据,遥遥领先!

    “什么?”

    王安明又惊,又无语。

    这套检测设备,专门是为了进口碳纤维时验货用的。

    设置的测试阈值,要高出常规好几倍。

    他们当初设计之初,怎么也没有能想得到,会有被干爆的一天。

    简直匪夷所思!

    一名大拿哭笑不得:“本来还想着通过测试一个准确数据,以此重新设计舰载机,在推进动力,挂导弹数量上进行稳步提升。”

    “却不想还没有能开始,第一步测试就给我们难住了。”

    这大概就是痛苦并快乐着吧。

    其他人也无语地摇了摇头。

    杨德广:“现在重新设计制造测试仪器,未免太过浪费时间。”

    “那你有什么更好的办法?”王安明问道。

    不测试也没有什么问题。

    用回t40级的碳纤维就是。

    但老话说得好,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好东西摆在面前,不用是傻子。

    更何况,在军工方面,哪怕性能提高那么一丢丢,那都是无法想象的事情。

    连那些造车企业,费尽财力时间,就为了提高那么一点点的风阻系数。

    更别说是战机。

    杨德广拼命思索着解决办法,忽然他想到了一个可能。

    “假如,我是说假如,那位贺强兄弟,会有数据呢?”

    “不会这么离谱吧?”王安明不太相信。

    毕竟这可是连他们都搞定不了的事情。

    但一想到,前面就是他们搞不定的事情,人家不仅搞得定,而且还更厉害,这难道不足以说明什么吗?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他默许了杨德广的想法。

    另一边。

    刚直完播的贺强,想着今天可不能缺勤了,刚准备带着家伙出门去甩两杆,却不想一通电话打断了他。

    他最讨厌的,就是平时有人在这个节骨眼上给他打电话。

    今天因为要接待榜一大哥。

    所以手机没有设置静音。

    不过看到来人的电话,他眼睛顿时一亮。

    “喂,杨哥!”

    “什么!数据?”

    “你们测试的那些高深东西,我可弄不明白,我只知道我设计之初,就是用ul硬度的路亚竿来钓米翘,对!就是那种体长一米的翘嘴,很大的那种……”

    小杆搏大物?

    虽然不是钓鱼佬,但杨德广都不用想,觉得这是一件很离谱,很夸张,很炸裂的设计。

    ul硬度,也就是一开始他手中的路亚竿。

    不过杆子细成那样,即便是碳纤维材质,也只能最多钓上来三斤的鱼。

    一米多的淡水鱼,即便是大江大河中,也算是庞然大物。

    杨德广特意搜索了一下。

    约莫十五斤。

    要知道,贺强生产的碳纤维钓竿,长度1.68米,重量才仅仅18克啊。

    算出这种数据。

    毫无疑问是让在场所有大拿们猛地心惊。

    这种比例,要是放大在战机上,那会是什么概念。

    别说这一次交付海军的舰载机了,就连他们自己的龙20,不,连老产品龙13都要跟着升级一遍。

    就是这么任性。

    这一次王安明等人,没有再吐槽钓鱼佬的离谱思维。

    人家帮助的已经够多了,要是连提供这么多信息,他们还是搞不定,岂不是说明饭送到嘴边还不会吃了?

    实验室的各种材料多的是,当即他们借助仿生硅胶材料,制作了长一米,体重十五斤的假翘嘴。

    “那么...开始实验?”王安明看了一眼杨德广,像是在征求对方的意见。

    杨德广没有立即同意,而是补充道:“我记得贺强兄弟还说过,钓鱼的时候,可不仅仅只考虑鱼本身的重量,而忽视了它挣扎时的爆发力。”

    “一条十五斤的翘嘴,爆发出的力量自然是远远不止它自身体重那么简单。”

    “就像是人,某些体重75公斤的年轻男人,在没有接受过特殊训练的情况下,可以在拳力测试机上打出250公斤的爆发力。”

    “那么拳头爆发出的力量,被测试机承受,而米级翘嘴爆发出的力量则是被……”

    他还没有将话说完。

    这一次周围的大拿们,连总工王安明在内,彻底呼吸急促了起来。

    18克碳纤维。

    所能承受的远不止15斤那么简单,甚至更多。

    天啊!

    他们所得到的,究竟是什么神器!

    王安明难以置信道:“我人傻了,这小子居然造出这么神一样的东西,居然还不自知。”

    没办法,谁让人家钓鱼佬的世界里,能钓上鱼的才是好东西。

    想到这里,前面还和贺强相敬如宾的大拿们,又双叒开始忍不住骂骂咧咧了起来。

    这叫什么事嘛!

    如果不是知道,贺强真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钓鱼佬,他们是真想抓起来好好研究一下。

    大家都生而为人,为何你一个人尽干些遥遥领先的事情?

    “不过我们想要测试,也不能简单算上米翘挣扎爆发出的拉力那么简单。”

    “贺强设计这种ul钓竿,搭配的是微物鼓轮或者水滴轮。”

    “有时候为了防止鱼线或者杆子断裂,这些路亚轮会设计一个专门泄力的装置。”

    “说通俗简单点,就跟台钓溜鱼一样,等鱼挣扎到没力气了再提上来。”

    “所以还要算上这个……”

    杨德广的详细分析,让王安明有些急不可耐,他罕见插话道:“算上泄力,我们还要减去多少?”

    “按照微物轮3.5kg算,贺强的设计一半需要开一半的泄力。”杨德广认真回答道。

    全场一片寂静。

    一开始他们还担心错失喜悦,没想到,才折扣这么一点。

    这碳纤维的性能简直恐怖如斯啊。

    所有大拿纷纷倒吸一口凉气。

    到了他们这种级别,这种对于常人略显弯弯绕绕的计算,他们脑海中简单一过,就已经计算的明明白白,清楚地不能再清楚。

    但他们是从事军工研究,哪怕一个小数点都马虎不得。

    为此他们还是多用了五分钟,重新复查,并原原本本将过程结果写在了纸张上。

    接下来,大拿们一起围成圈,望着他们此生连想都没有敢想过的碳纤维炸裂数据。

    拉升强度:7000mpa。

    弹性强度:324Gpa。

    线密度:450km/g。

    断裂伸长率:2.1%。

    密度:1.78g/c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