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红妆卷浮沉 » 第3章 娇养

第3章 娇养

    玉儿在她的小院子里侍弄着花草,忧心道:“也不知哥哥怎么样了?”“刚才听冬梅讲,已经看过大夫没有什么大碍,服过药已经睡了。”杨嬷嬷说到。

    “嬷嬷,哥哥流了那么多血,能补得回来吧?人要是能和花一样就好了”玉儿叹了口气,“你看这月季花就是好养活,浇浇水,花开的可茂盛了。人要是也这样就好了!”

    听着玉儿的童言童语,杨嬷嬷忍俊不禁,说到“小姐,人哪能和花比能,人多精贵呢。”

    “也是!嬷嬷,明天一早我们去看哥哥吧,我再来剪几枝花带着,送给哥哥,不然他一个人多无聊呢?”“是的呢,小姐。”

    虽然午后刚下过雨,但毕竟是夏天了,屋外渐渐热了起来,“小姐虽然刚下过雨,但现在暑气也上来了,我还是进屋吧。”玉儿点点头,牵着嬷嬷的手走进屋内。

    只见屋内摆放一件折叠屏风、分别画着梅兰菊竹,这件屏风是原主人留下来的,玉儿也是喜欢,所以就没有更换。右边的隔扇门下雕刻有二十四孝图,希望能对女孩儿从小耳濡目染、接受孝文化的影响,在家孝敬父母、出嫁了能够孝敬公婆。左边立着一个博古架,上面放着一些盆景,小摆件等;其中一柄玉如意质地不凡,是其祖母在她出生的时候赠予,希望玉儿健康长大,事事如意。最里面就是玉儿的寝室,里面摆着一张暖阁床,床外围着梅花帐。

    本来看似与普通闺阁并无不同,奇就奇在,博古架上正中间竟然摆放着一把匕首。说起这把刀的来历也是颇有不同,是她父亲年轻时与异族交战时获得的战利品。

    只见这把匕首长度不足一尺,一般普通的刀鞘都是木质的,但是这把匕首的刀鞘工艺非常精制,鞘体嵌铜镀金,装饰祥云纹饰,漆体为枣红色;玉质刀柄,上刻花叶、花蕊、花蕾,镶嵌红宝石,绚丽无比;抽出匕首、只见刀体泛着寒光,刀体坚韧轻弹可听见清脆的声音,刀刃非常锋利,可吹毛断发,可见不是普通的冶炼工艺。

    待得玉儿出生,又是唯一女孩,当她满了周岁,赵毅就准备给她办一场抓周宴。此时的大夏朝对女子并不苛刻,民风淳朴,虽说开始注重礼仪的教导,但没有那些惹人烦恼的“三从四德”的歪理学说,故而大多数人家都是爱惜女孩的。家里有条件的也会为女儿准备抓周礼,家里人一起乐呵一下,主打的就是喜庆。

    当时赵家还在边关驻防,举办周宴时也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也不知赵毅当时怎么想的,将这把匕首翻了出来,将那刀鞘添了进去。那天,桌上放了满满当当的物品有玉坠、折扇、绣品、珠钗、胭脂、书籍等,别的女娃娃都是喜欢亮闪闪的珠钗或者胭脂什么的,却没想到玉儿直接相中了这把绚丽的刀鞘,吭哧吭哧爬过去抓着不放,抱着就啃;梁氏看到,想从她手中拿走,没想到小丫头死抱着不放并哇哇大哭,梁氏费了老大力气又怕伤着孩子的小手,最后只能作罢。

    “这丫头,力气怎么这么大,我都差点比不过她。”梁氏气到,“都怪你,非要将短刀添到抓周礼上,以后要是真的舞刀弄枪的可怎么办啊?”

    此时,赵毅心里美滋滋,因为宝贝女儿独具慧眼,直接相中了他给准备的礼物,“将门虎女,喜欢刀啊剑啊的不是很正常吗,长大了就好了。”

    “从小看到老,你可不能惯着她,否则我可不饶你。”梁氏责怪道。“古有妇好伐羌、木兰替父从军,不都女英雄吗?我们的女儿要是有她们一半的风范就好了。”赵毅不以为然。

    “什么,你还想让我女儿从军当女英雄?你在想什么呢?我就希望我的女儿平平安安的,你可别把她给带偏了。”梁氏责怪道。

    “哪有,我只是说说而已。”赵毅连连赔不是,可是此时梁氏正在气头上,好几天都没怎么和赵毅说话。

    后来,随着玉儿慢慢长大,就单独划了院子给她居住,本来梁氏是想将匕首收起来的,怎奈玉儿太喜欢了,隔三差五的就要把玩,偏要摆到新院子里。梁氏不许,玉儿也不哭嚎,就默默地流着眼泪,那泪珠就像断了线的珍珠一般,一颗颗的流下脸庞,然后再用那如墨玉般的漆黑眼睛瞅着你,吃不下睡不着的,那可怜见的小摸样一家子都抵挡不住;最后,梁氏只能妥协,并千叮咛万嘱咐“把玩时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能伤着”,方才将匕首摆了出来。

    杨嬷嬷在内室伺候玉儿用温水擦拭了身体,换了件衣裳、玉儿立马感觉到凉爽起来。此时一个小丫鬟前来禀报,“小姐、嬷嬷,夏荷姐姐过来了。”

    “赶紧请进来。”杨嬷嬷说到。夏荷和冬梅一样都是梁氏的贴身婢女。

    只见一位长相清秀的女子提着一个食盒走了过来,“给小姐请安。”夏荷行了个屈膝礼。

    玉儿点点头,说到:“夏荷姐姐快起来,现在过来是有什么事吗?”

    “多谢小姐,夫人担心您会中暑,特地吩咐小厨房熬了绿豆汤给您解暑,另外今早厨房买了新鲜的莲子,一起拿来给小姐尝尝鲜。”夏荷一边说着一边将食物从食盒中端了出来。

    只见那绿豆炖的沙沙的,莲子是刚剥出来的,白白嫩嫩的特别好看;玉儿尝了尝绿豆汤特别绵软,饴糖放的刚刚好,甜且不腻;莲子特别清甜,梁氏知道玉儿怕苦,还贴心的让人将莲子芯抽了出来。

    “真好喝,夏荷姐姐麻烦您帮我谢谢娘亲。”玉儿开心不已,一脸的满足,玉儿在杨嬷嬷的伺候下漱了漱口,用帕子擦了擦嘴角。

    “是,小姐。”夏荷说到,并将餐具收拾进食盒。

    “对了,夏荷姐姐,我阿爹回来了没有,有没有抓住伤我二哥的坏人?”玉儿瞪大了双眼,小拳头攥的紧紧的,“我一定要和阿爹说,要好好的给二哥出出气。”

    夏荷一看,轻声笑了出来:“听说抓了好几个呢,后面还准备上奏朝廷给大家请功呢。”

    “那是,哥哥们都好厉害的,我以后也要向他们学习,抓坏人。”玉儿一拍胸脯自豪的说道。

    “我的好小姐,哪里还需要您出马,朝廷的事情自然有老爷和公子们操心,您啊只要好好孝敬老爷夫人即可。”杨嬷嬷急道,虽然说大夏朝对女子较为宽厚,也允许女子做点小生意谋生,但仍然倡导“孝贞静娴”,而且赵家毕竟为官,万没有让女子抛头露面的道理。

    “夏荷姑娘,您看刚才都是小姐童言童语可做不得数。”杨嬷嬷说到;夏荷点点头,心领神会道,“我自是知道,这是小姐关心公子呢。”

    送走夏荷后,杨嬷嬷心想还是得和夫人说一声,赶紧给玉儿安排人教导琴棋书画、针织女红,陶冶下情操,否则以后可怎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