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红妆卷浮沉 » 第15章第十五章 融洽(下)

第15章第十五章 融洽(下)

    “现在我们开始学习书写,字写好不好看好,看的是笔法和笔势。你现在是初学者需得从基础开始,只有基础好了才能有好的笔法。今天咱们先学习主要的笔画,看怎么写一横一竖。来将昨天我给你的字帖拿出来,咱们开始学习。”

    说完,张书颜提笔在宣纸上进行示范:“你看,这个横啊,分为横点、横一;横点,你看就是这样横着轻轻一点;这个横一分为平横、蚕头燕尾两种写法,我来给你演示下。看清楚了吗?你来写一下。”

    于是玉儿在宣纸上开始写了起来。一开始,不是墨汁滴到纸上洇成了一团,就是横点尾巴太长,横一写的太粗;玉儿焦急的和夫子说道:“夫子,你写的那么好看,我的怎么这么丑呢?”

    张书颜笑道:“练字本就是反复练习才能掌握精髓,你刚刚开始学,不要着急。”于是握住玉儿的手反复演练了几遍,并告诉她:“东晋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曾经说过初学者习字‘先须大书,不得从小’你将字写大一点,这样力道你才好控制。”然后让玉儿跟着字帖反复练习了小半个时辰,才让她歇了歇。

    玉儿嘟着小嘴,搓揉着自己的酸楚的小胖手腕,说到:“夫子,没想到写字这么累呢,手都酸了。”

    张书颜笑道:“想要写得一笔好字就得勤加练习,你知道卫夫人勤学苦练的传说吗?”玉儿摇摇头,表示不知道。

    于是张书颜继续说道:“传说啊卫夫人小时习字,十分认真,有时候一写就是好几个时辰、写乏了就把笔砚放在桶中,放在了泊池里,泊池里的水从此就染成了黑色,后人就将这泊池称为卫夫人洗墨池。”

    “真的吗?”玉儿睁大了双眼,惊叹道,“那要写多少字,砚多少墨啊,她真厉害啊。”

    “所以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可不就是要多学苦练吗!”张书颜继续说道。

    “哇、夫子您懂得好多啊,我一定听话多多练习。”玉儿立马表态道。

    “好的,夫子相信你,这样吧你先歇一刻钟,一会咱们继续练习。”夫子一发话,玉儿立马撒欢的跑出去,玩了会二哥送的小风车。

    这时,杨嬷嬷给添了点茶水和果子,“夫子,你教学也累了,先歇一歇喝点茶,吃点果子。”

    张书颜道了谢,品了品茶,这茶汤微苦回甘,茶香悠长,不禁说了声:“好茶!”杨嬷嬷立马说道:“这是夫人特地吩咐为您准备的,您喜欢就好。这果子也是早上刚买的,您也尝尝!”

    “多谢!”张书颜道了谢,拈起一颗葡萄吃了,“挺甜的,味道不错。”然后继续喝了几口茶。

    上课时间到了,书颜开始教玉儿怎么写“一竖”,这次玉儿学的又快了些,然后张夫子让玉儿再反复练习。课后,夫子又布置了作业,就是将这两个笔画照着字贴各写一百遍。

    课业结束后,张书颜向梁氏禀报今天的学习情况,梁氏笑道:“这就很好!夫子,不瞒你说,玉儿从小娇生惯养的,性子活泼,我还担心她坐不住学不进去呢。您一边教她读书习字,一边给她说点历史典故,劳逸结合她自然就愿意学了。”

    “夫人过誉了,我也是想着女子读书毕竟不同于男子,教导方法自然也是不一样的,这里也是多谢夫人的支持,后续学习进度我也会定期向您秉明。”张书颜说道。

    “夫子教学,自是放心的;我还是那句话,如果玉儿不听话,你可要告诉我,我来教训她。”梁氏满意的说道。

    张书颜连称不敢,随后就回家了。

    中午吃饭前,梁氏询问玉儿学习情况,玉儿自然是先将张夫子夸赞了一番:“夫子懂得好多啊,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只是,夫子给布置的作业太多了,我的手酸疼的厉害。”

    梁氏赶紧心疼的帮着揉了揉玉儿的手,“没事的习惯就好了,今天夫子又表扬你了,你要坚持住,好好和夫子学。”

    听到夫子又表扬了自己,玉儿立马开心起来,响亮的答道:“我一定好好学习。”

    梁氏立马夹了一个鸡腿放在玉儿的碗碟中,玉儿美滋滋的吃了起来。

    饭后,梁氏示意夏荷将绣帕拿了过来,“玉儿,这是张夫子母亲绣的手帕,特地拿过来给你使用,你看喜不喜欢?”说着梁氏将帕子递到她的跟前。

    玉儿见了开心不已,说道:“没想到夫子还会给我带礼物,绣的真好看,像真的一样。下次见到夫子的母亲我要好好的向她道谢。”

    乘着兴头,玉儿一下午就在那里满头苦练,不仅将夫子布置的作业写完了,还多练了几张大字,当然那小胳膊小手的又酸了好一会。梁氏帮着挑了几张写的比较好的单独拿了出来,晚饭后,玉儿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在家人面前献宝似得展示起来,自然是又收到了一圈赞美,于是越发开心起来,学习的劲头更足了。

    所以说,教育一定要有方法,要想孩子主动去学,就不能一味的严格要求,有时偶尔的、小小的赞美反而能更加激励他们学习,当然过度溺爱也不行。

    时间过得很快,张书颜来赵家教书已经快十天了,偶尔玉儿练字学习觉得枯燥的时候,书颜就会讲一则小故事来调动她的学习兴趣,玉儿也学的津津有味,师徒二人相处的愈加融洽。

    这天,玉儿发现府里的小丫鬟们聚在一起,不知在聊什么?而且脸上多是那雀跃的表情,玉儿见了好奇心大发:“嬷嬷,我看大家最近都挺开心的样子,是家里有什么喜事吗?”

    杨嬷嬷笑道:“小姐,这时因为七夕节快到了,大家在为过节准备啊。”

    “七夕节?是什么节?”不怪玉儿好奇,前几年她还年纪小,又是那憨吃憨玩的年纪,当然不知道七夕节是什么节日了!

    嬷嬷笑道:“小姐,你年纪还小,还不到过七夕的年纪呢,夫子马上就要到了,你赶紧准备去读书吧。”

    玉儿心想,我才不小了,你不告诉我,我一会去问夫子,反正夫子什么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