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红妆卷浮沉 » 第17章 小人

第17章 小人

    临行前梁氏让车夫在酒楼前等赵毅,待宴饮结束后将其先行送回家。梁氏一行四人在仆妇的簇拥下观赏起夜景来。

    此时夜市已经热闹起来,只见街上有玩杂耍的,有表演喷火的,有卖糖人、馄饨的,还有卖首饰、花灯等小玩意的,真的是熙熙攘攘人头攒动。那茶铺酒肆还有一些读书人吟诗作对为小城增添了些风雅之气。

    梁氏抱着玉儿在街上逛了起来,好在她小时候也曾练武,底子还在,否则早就坚持不住了。

    杨嬷嬷见梁氏似乎有些劳累了,赶紧将玉儿接过来,小姑娘今天又吃多了,好像又重了不少,杨嬷嬷抱着也感觉到吃力。

    此时众人走到一处卖花灯的摊子前,只见玉儿相中了一盏兔儿灯,立马挣扎着下地,指着灯说,“我要这一盏。”看到边上卖小玩意的摊子,又相中了一把小弹弓,吵着要买:“娘亲,原来二哥做给我的弹弓被我给弄坏了,再买一个呗。”梁氏看那弹弓打磨的很是光滑有小巧玲珑的,就遂了她意给买了下来。

    杨嬷嬷担心人多拥挤,想将玉儿抱在怀里,可是玉儿不愿正在僵持过程中,只听一阵动听的声音传过来,“梁夫人好!”只见正前方缓缓走来一位清秀佳人,该女子正是张书颜,和她同行的还有一位十二三岁的小小少年。

    “夫子!”玉儿高兴的喊道。

    “玉儿好!”

    “张夫子,”梁氏点点头,此时她也看到了小小少年:“这位是?”

    “这是舍弟张书杰,现在县学读书,准备今年秋季下场考童生试。书杰,快过来拜见夫人。”张书颜赶紧将弟弟叫过来。

    书杰应是,立马福了一礼道:“书杰见过夫人”。梁氏见张书杰长得端方有礼、毫不扭捏,也是心中欢喜,连说免礼。然后赶紧将两个儿子介绍给张家姐弟认识:“强儿、志儿快过来,这位是张夫子,平时你们一早就去军营了,从未见过,正好借此机会认识一下。”然后指着张书杰说:“这是张夫子的弟弟,唤作书杰,现在县学读书。”

    张氏姐弟和赵家兄弟互相行礼,很是客气了一番。

    随后,梁氏又问道:“怎么只有你们姐弟,您母亲呢?”

    张书颜恭敬的答道:“家母不喜热闹就没有出来了,我是见弟弟整日埋头读书太过辛苦,所以带他出来放松一下。”

    两家人一起结伴同游,因玉儿一直扭捏不愿被抱着,没有办法,梁氏只能紧紧的牵着玉儿的小手一起行走。几人看了一会“投针验巧”比赛、又去绣品大会对展品品鉴了一番,玩的也是畅快,就在几人准备回去时,突然有人喊道:“书颜?是你吗?”

    张书颜一回头,看见一位身着文衫,书生打扮的男子站在她的面前。

    张书颜立马正色道:“原来是郑秀才……”

    那男子还想上前,只见张书杰立马上前,挡住郑姓男子:“郑秀才,你有何贵干,我记得我们两家很久没有来往了。”梁氏等人一见可能涉及别人私事,于是往街边让了让,但也没有离得太远,只有那玉儿好奇心重,离的最近。

    “张家弟弟,你别激动,我只是想关心关心你们,没有其他意思。”郑秀才一边紧盯着张书颜,一边观察梁氏一行人,虽不知他们有什么关系,但觉他们气度不凡故而不敢造次。

    张书杰板着小脸道:“我和家姐生活的很好。”

    郑秀才还想说什么,只见一个满头金银首饰的女子快步走了过来,故作娇羞的说道:“夫君,你怎么在这呢?让我找的好苦啊,我刚刚看中了一件银钗还准备让你帮我看看好不好看呢,结果一转身你就不见了。”女子看了看张书颜素净的打扮,不屑道,“你就是张书颜?有空来家里玩啊,到时候我一定好好招待。”说完拉着郑秀才走了。

    “无耻小人!”张书杰愤愤说道,玉儿人小耳朵灵,在看看夫子尴尬又难看的表情,立马拿出小弹弓,朝着郑秀才的右膝射去,心里还默念着“让你当小人,让你惹夫子难过。”

    “哎哟,什么东西打到我了?”郑秀才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只见郑家娘子赶紧扶住了他,酸道:“怎么见到你的张家妹妹路都不会走了?”

    “娘子,你误会了,不是你想的那样,真的感觉被什么打到了……”两人渐渐走远。

    玉儿嘿嘿一笑,赶忙收起小弹弓,她以为自己做的无人知晓,岂不知大家都看着眼里,只是故作不知而已。

    张书颜心中一暖,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

    虽然发生这么一段小插曲,但一点不影响玉儿的美丽心情。仆人找来马车,一行人就回去了。因天色渐晚,梁氏担心路上不安全于是顺路将张氏姐弟送回家。

    回到家后,张书杰小心翼翼的问到:“姐姐,你没事吧!”

    书颜整理好自己的心情:“没事的,对了今天遇见郑家人的事情,你别告诉母亲,免得她难过。不过你今日能护着姐姐了,姐姐很开心。”

    书颜接着说道:“今天咱们都累了,你也别再看书了,早点休息。”

    书杰赶紧说道:“姐姐放心,我会的。”回到房内,书杰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原来张书颜曾与那郑家秀才订过亲。谁知前年张父病逝,家中只剩孤儿寡母,那郑家一看,觉得张家现在没有能力帮到郑秀才的科考之路,于是借着书颜守孝短期无法成婚生子的由头闹着退亲,转头就替那郑秀才取了一位富户的女儿,据说嫁妆很是丰厚。

    为了这事,姐姐伤心不已,母亲因忧心姐姐的婚事病情总是反复无法根除。好不容易这两年日子越过越好,大家也渐渐淡忘了这件事,结果今日又碰到那个小人,真是晦气。

    书杰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读书,考取功名,守护家人。

    另一边,梁氏谈起了张书颜的事情,心中多有惋惜:“你们看到今天的那个郑秀才了吗?我感觉这人品行不是很端方,都已经成亲了,还不自重。”并叮嘱赵氏兄弟以后如果有机会要多关照张家小弟。

    梁氏的担心一点不多余,那郑秀才回到家后,看着自己的妻子是越看越庸俗,心里想着自己年纪轻轻就中了秀才,也算县里的青年才俊,不说有红袖添香这等美事、也要有个红颜知己,心里对张书颜起了龌龊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