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红妆卷浮沉 » 第20章 初步意向?

第20章 初步意向?

    张母见到江氏那谨慎的模样,于是就将江氏请到自己屋内。

    张母望着江氏道,“妹妹有什么事就说罢。”

    江氏道,“我知姐姐为了书颜的亲事忧心,我这里倒是有那人选,只是有些事情我得提前和您说下~”

    张母本还有些欣喜,但听到后面心中又敲起鼓来,“江妹妹但说无妨。”

    只听得江氏道,“说来我娘家的情况您也知道,算的上是那乡里的地主了,家里也有那百十亩田地还有个小山头,吃穿不愁。我那哥哥嫂嫂都是那忠厚之人,家里有那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就是我那今年刚中了秀才的江垚;女儿今年已经十四了,待明年秋天及笄后,就要出嫁了,定的也是隔壁乡的大户家里;那小儿子准备今年在县学里读书。”

    张氏道,“那也是有福之家。”

    江氏道,“我想给书颜说的亲事就是我那大外甥,江垚!”江氏顿了顿道,“结亲是结两姓之好,我和嫂子商议了,有些事情还是如实相告的好。我家那外甥,前面也是订了门亲事,只是天有不测,那姑娘三年前得了风寒故去了;那姑娘家还是想与我家结亲的,于是又将二姑娘订与我哥哥家,结果那二姑娘喜欢上了自家的表哥,一次偷偷跑了出去找她表哥,结果摔了一跤,跌伤了胳膊,此时被我嫂嫂家发现后,本是要退亲的,谁知道那女方家为了自家名声,非说我家大外甥妨了她,自此就有了些不好的流言,弄得我那大外甥心里也有了疙瘩。”

    张氏心中松了口气道,“原来是这么回事。江妹妹和王嫂嫂坦诚相待,看来还是看重我家的。”

    那江氏道,“那张姐姐的意思?”

    张氏叹气道,“虽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是书颜为家里付出了许多,这亲事还得书颜点头的。另外,那郑秀才的事情,也伤到了书颜,故而我家里还是想找个家风正的。”

    江氏道,“张姐姐这好办,过几日就是那十五了,不若咱们三家约着去寺里上个香,让他们见见,咱也不点破。然后咱两家再来往来往,您再仔细看看我那外甥的品性,后面咱们再定,您看如何?”

    张氏想了想道,“好吧,那日我让书颜请个假陪我去上香。”

    张氏将江氏送走后,坐在前厅想了许久也不得要领,于是走到绣架前绣起花来,渐渐地这心也就静了下来。

    待得张书颜家来,吃中饭的时候,张母说到十五那日与江氏一家去那寺里上香的事情,让张书颜请假陪同。

    张书颜答应了,“正好那日是我沐休的日子,不用请假的。对了,母亲还有一事还得请你帮忙!”

    张母道,“什么事情?”

    张书颜道,“二十六那日是玉儿的生辰,想请母亲给她做两件夏衫。”

    张母道,“这有何难?只是时间有些仓促,午后你要帮着我剪裁那衣裳,那花儿我来绣。不过夏天的衣裳和那冬天的不同,那尺寸需要找那赵家的要下,不然穿着不合身。”张书颜答应了。第二天就从杨嬷嬷那里将玉儿的衣裳尺寸给拿了给到张母,说是裁衣服的时候那长度要略放些,特别是那夏衫,最近玉儿个子长得快的很。

    因十五要去庙里,十四那日,家里吃的都是素食。第二日一早,一家三口租了辆马车去往那鼓山寺,临走前吩咐那小兰和小山守好门户。那一日寺里的人也不少,待张家人下了马车,那江刘两家早早的就在庙门口等着了。

    张家来的是张母和张家姐弟,江家来的是王氏和她的大儿子。刘家来的是江氏以及她的一双儿女,此外还带了个婢女帮着跑腿什么的。

    张书颜姐弟没想到江家也上香来了,张书颜是有些惊讶,张书杰倒有些欢喜,只见他率先迎上去道,“江大哥,您也过来上香?”

    那江垚道,“陪母亲过来的。”张书颜悄悄打量了一番,只见那江垚身量接近八尺,比张书杰高了一个头,整个人偏瘦,但人还是很精神的;又观其面容天庭饱满,眉清目秀,一双眼睛总带着那笑意,一看就是个性格温和的人。

    张书颜扶着张母慢慢走到寺门,那王氏热情的迎了上来,“张太太,您可来了。”

    三家人相互介绍又行了礼客气了一番,一行人就浩浩荡荡的进了寺门。几位女眷在前头走着,三位少年在后面交谈起来。

    待上过香进献了香油钱后,那江氏说道,“我让人提前订了间厢房,大家先去歇歇脚。”

    一行人又浩浩荡荡的来到了厢房,那房间倒还宽敞。江氏道“为了订这厢房,我可是提前安排了人来办的。”

    江氏让那婢女去请了些香茶和素斋点心过来,众人歇息了一会。

    这时只见江氏道,“垚儿,外面天气晴好,不如你领着众位弟弟妹妹们去外面逛逛。我与你母亲和张婶子在这里歇歇,聊聊天。”

    那江垚领着书杰和澈儿在前面走,书颜和那娴儿手挽手走在后面。

    可能是父亲早逝,书杰特别黏那些比他年长几岁的男子。再加上那江垚学问也不错,人也温和,故而书杰很愿和他亲近,一路不停地与那江垚讨论学问。

    两人光顾着说话惹得那刘澈都酸了,跑到后面向姐姐娴儿告起状来。“姐姐,你看表哥,光顾着讨论学问了,都不理我。”

    那娴儿用手帕轻遮嘴角笑道,“让你好好读书,你不读,可不就插不上话了!”

    那刘澈又向书颜告状道,“书颜姐,你看我姐姐一点都不帮我。”

    张书颜笑道,“他们不理你,你就和我们一起走。”

    此时,那澈儿放开心起来,因他是第一次来这庙里,于是张书颜就介绍了下这寺庙的布局,以及风景。“今日是大人带我们过来的,若是那日咱们单出来玩,不若爬爬这后山,里面也有些不错的景色呢,待爬到山顶,还能俯瞰看湖景以及咱这县里的布局,很是壮观。”那刘澈听了,向往不已。

    此时那江垚发现澈儿不见了,赶紧回过头来找,待发现了他后笑了笑没有说话,只是招了招手,那澈儿就屁颠屁颠的跑了过去。

    趁这空隙,张书颜问娴儿道,“我听母亲说今日是和你们一家来上香,这王婶婶和江秀才怎么也来了?”

    那娴儿道,“我听母亲说,过两日婶婶和表哥就要回乡里了,所以就带他们一起过来转转。”

    张书颜笑道,“原来如此。”

    江垚听说寺后树林里有那魏晋时代留下来的石碑,那石碑上留下了一位无名之人书法刻文,江垚很是感兴趣,于是一行人又去了树林里看那石碑。张书颜和娴儿就在林子里逛了逛,赏了赏那山茶花。大概又过了一刻钟左右,江垚道,“出来有一会了,未免长辈们久等,我们不若回去吧。”几人同意了,就回了那厢房。

    厢房内三位长辈不知说着什么,面上俱带笑意,一片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