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红妆卷浮沉 » 第22章 往来(下)

第22章 往来(下)

    放学后,行至家门口,张书颜喊门道,“小兰,我回来了,你开下门~”那小兰吱呀一声打开家门,张书颜一进家门,就见那江垚正在前厅陪着张母说话,书杰也陪坐在侧,也不知那江秀才说了些什么,让那张母面露微笑。

    张母见书颜回来了,赶紧起身道,“书颜回来了,江秀才刚送了些他家里的土仪过来了,你看有不少好东西呢。”说着指着墙角那一篓子东西。

    张书颜有些惊讶,赶紧施礼道谢,“这么多东西啊,真是让您费心了。”

    那江秀才有些不好意思,“都是家里山上的土物,有那笋干、干香椿、还有干木耳什么的,特送来给张婶婶你们尝尝,不值什么钱的~”

    那张书杰打趣道,“本是约我去那书局看书的,结果江大哥直接带着这一篓子的东西去了书局,然后又亲背了过来。”

    那江秀才道,“东西看着多,其实不是很重的。”

    张母笑眯眯的道,“你看都这个时候了,江秀才不如你就在家里吃中饭吧。”

    江垚心想,这进度是不是有些快了。那书杰也是个神助攻,真诚的说道,“江大哥,就留下来吃中饭吧,我还有些学问上不懂的要问你呢!”

    不待江秀才拒绝,那张母道,“书颜快带着小兰去厨下做些好吃的。”说罢就让江秀才跟着张书杰去他书房里去了。

    因书杰已经考中秀才,需要有单独的屋子读书写字,故而张书颜就从原来那共用的书房里搬了出来。现在他们去的还是原来的那个书房。

    这几年因家里守孝等原因,没有同窗来家里和书杰探讨学问,故而书杰还是很兴奋的,将自己以前做的文章拿给江秀才看,其中一篇文章还有那娟秀的小字进行点评。

    那江秀才问道,“这是何人点评?”

    张书杰道,“是家姐~前些年我若是有那不懂的都会问家姐,只是这两年我的功课深了,方去请教的夫子。不过家姐也会帮我点评一下。”说罢,就别的问题又和那江秀才聊了起来。

    张书颜没想到今天有客人,家里只有那韭菜、青菜、豆腐还有两斤五花肉,若是自己家里吃还是很不错的,若是招待客人,那菜就少了些。于是拿出二十个大钱,让小兰赶紧去那水产行买条鱼和那螺蛳肉来。

    花了不到半个时辰,张书颜做出了清蒸白鱼、东坡肉、肉沫豆腐、韭菜炒螺蛳肉,炒青菜,又给那江秀才和张书杰各蒸了碗鸡蛋羹,这就很像样子了。

    书颜单独将那饭菜夹了些放在碟子里,带着小兰将饭食送到了后院。那江秀才一看做了有那六样菜,心中有些小雀跃,看来张家人还是重视我的,“劳烦张姑娘做了这许多菜。”

    书颜道,“难得书杰有客人来,唯恐招待不周。”

    书杰立马招呼道,“江大哥,我姐做的饭菜味道不错的,咱们快吃吧。姐,辛苦了,您也赶紧吃饭去吧。”

    书颜点点头就带着小兰走了,那江垚还想说些感谢的话,但被那书杰拉着去吃饭了。

    书颜和张母在前厅吃饭,又催着小兰和小山也去用饭,那小山吃过饭后,就去书房候着去了。过了片刻,书颜又让小兰沏了两杯清茶送了过去,顺便将那碗筷端出来。书颜带着小兰将那碗筷收拾妥当就回屋歇息去了。

    那江垚和书杰两人相谈甚欢,差点忘了时辰。添了四五道水后,那茶汁都喝干了,那江垚方才告辞,临走前又和那张母打了招呼,方才不舍的走了。

    待那江垚回到刘府,那江氏细细问了他在张家的情况。那江垚细细描述了,说那张母对他态度和蔼,与那张书杰也投契的很,还在人家家里吃了饭,是那张书颜下的厨,做了六个菜,那菜也好吃。

    江氏听了,心中也是欢喜,让他多与书杰交往,刷个好感度,不过还是叮嘱了江秀才事情还未挑明,定要记得克己守礼。

    待客人走后,张书颜将那请帖拿给母亲,张母道,“好在咱们提前做了夏衫。”

    待到玉儿生辰宴那日,张家母女提前将那绸衣拿出来熨烫的笔直,然后撑在架子上,防止褶皱。

    次日,张家母女精心打扮,但因张母那时寡居,故而装扮的相对素净。不过张母也曾是那举人娘子,也有那两三件压箱底的首饰。

    张母身着宝蓝色绸衣,那衣服边上滚了梅花边刺绣,梳了个高髻,用一根碧玉簪子固定住,左腕上带着一只素金镯子。那张书颜梳了个百合髻,簪了支梅花样的银花钗,身着桃红色的绢衣,衣裳上绣了精美的玉兰花纹样,左腕上带着一只银镯,又细细扑了粉、描了眉,涂了口脂,整个人显得明媚了许多。

    两人将那夏衫装好,又带了盆罗汉松和杜鹃花,让那张书杰帮着送到赵家。

    杨嬷嬷和夏荷姑娘在门外帮着迎接那些个夫人和闺秀们,此时见那张家母女过来,热情的迎了上来,“张太太,张夫子,快请进,那宴席就摆在夫人院内的园子里。”又要指个丫鬟引着她们过去,被那张书颜婉拒了。

    “杨嬷嬷、夏荷姑娘,我熟门熟路就不用让人领这了。”说罢将那贺礼和礼单送上。那杨嬷嬷先是让人登记了下,就让那丫鬟,先单送至夫人院内,待宴会结束后让小姐亲看。

    张家母女来到那院外,玉儿正站在门口带着那秋菊,春梅迎接着各位夫人和闺秀。只见那玉儿身着天青色的缎衣,衣上绣着那竹叶样纹饰,梳的是双髻,两边各簪了一支珍珠花钗,额心贴了珍珠花钿,那珍珠闪着莹莹之光,煞是好看。见到夫子到来,玉儿立马迎了上去,惊呼道,“张婶婶,你今天穿的好庄重啊。夫子,你今天打扮起来更好看呢。”

    张书颜笑道,“今儿个你这小嘴怎么甜的跟蜜一般。”

    玉儿道,“那是自然,夫子您送的什么礼物啊?”

    张书颜故意卖个关子道,“已经交给杨嬷嬷了,待宴会结束后,你就知道了。”

    张家母女未做耽搁,赶紧进了院子,前厅里已经有不少夫人和闺秀到了,分左右两边而坐,其中有好几位生面孔,看那打扮应是那武官的家眷。

    张家母女赶紧先拜见了梁氏,那梁氏介绍道,“各位夫人,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张家太太和她女儿张书颜。今年中了秀才的张书杰就是她的儿子,听说还是咱县里有史以来中秀才的人中年纪最小的,未来可期啊!”那张氏赶忙谢道,“谢夫人夸奖,犬子能中秀才也是侥幸。”梁氏道,“这几位是我家老爷军营里同僚的家眷,我来给您介绍下……”,说罢就介绍了起来,大家又客气了一番。

    张书颜知道梁氏如此介绍她们母女是一种抬爱,故而心中很是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