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江湖结 » 第四章

第四章

    前面说到赵胜懿手里拿着一把软剑,挡开了司马康的快刀。大家为赵胜懿松了一口气,也对两位的速度表示赞赏。

    这时司马康也吃了一惊,心想‘对方不仅没有受伤,还挡开了自己的快刀,也算是名不虚传了。自己要多加小心,想要赢得对手也绝非易事’。

    想完了,司马康从新摆开了架势,把刀横在了自己的胸前,这样即可攻又可守。

    赵胜懿看见司马康改变了招式,自己也把剑立于胸前,他也知道,彼此都不能小看,要有十二分的小心。

    这时司马康一个地堂滚!随即来个‘左弓步出刀’,扫向赵胜懿的腿部。赵胜懿顺势一个跳跃。同时用招‘江山一点’,刺向司马康头部。司马康也回刀挡开了赵胜懿的剑。

    就这样,两个人打在一处,你攻一招,我守一式。反过来,转守为攻。无论招式、轻功还是内力修为,都发挥的淋漓尽致,招式也游刃有余。大家看的目瞪口呆,齐声喝彩。就连柴德也是暗暗钦佩,心想‘走南闯北多年,却少见此等较量,可谓是高手定在民间。以前与护院和兄弟们切磋,都是点到为止,且大家都比较熟悉各自的招式套路,也就没有什么真正的胜负。而今天的这两人,本来不熟悉,因此,较量起来可谓是发挥了自己的看家本领。足见此二人不仅有扎实的基本功,在对敌,临场发挥上也有很深的造诣,不愧是高手,也许将来还会成为一代武学大师。’柴德是越想越高兴‘这不是上天助我吗,如若得到此二人相助何事不成乎?’。

    话不多说,二人又过了数十招,你这招险胜我一步,下招我比压你一拳,你来我往不分伯仲。

    这时柴德猛然想到‘不能让他们伤了彼此,必须马上制止。如若伤了哪一个,都是不利于我们将要进行的事情。’想到此处。,柴德从旁边的武器架上拿起来一根长棍,跳入院中,大喊一声:“看招。”。两人此时斗的正酣,突然听到柴德大喊,便停下来,一起望向柴德。柴德见二人停止了进攻,顺势来了一招横扫千军。二人见状各自施展轻功,飞离长棍范围。又他们望向柴德,心里已然明白了他的想法,于是,各自收了兵器。

    “既然二位比武前说道点到为止,为何却迟迟不肯停手。”柴德站起来笑着说道,随即又转向司马康说道:“司马兄,今天可否到此为止。如果你还想比试,可否等我们办完事再说。”

    “既然柴兄这么说了,那就等大家办完事之后找个时间再行比试。如何。”司马康说道。

    “好啊,在下随时奉陪。”赵胜懿接道。

    “赵兄武功确实高明,在下佩服,。”司马康走向赵胜懿说道。

    “哪里?哪里?司马兄,客气了,不过现在想想,其实在下也并无把握胜过司马兄。”赵胜懿说道。

    “唉,哪里。话不多说,那就另选时间再比试。”司马康说道。

    “好,一言为定。”赵胜懿接道。

    “好了,好了。大家都是江湖中人,彼此也心惜相通,话就不多说啦,都进庭院里休息如何?”柴德说道,随后他转向司马康说道:“对了,司马兄,你今天来此,就是为了单纯的和赵兄切磋武艺吗?”

    “非也,其实我今天来还有另外一件事,就是要和大家一起行动。柴明和我家员外说此事时,我正好也在场,不才受员外赏识,没把我当外人,每每有重要的事情,也和在下商议。所以,在下也有此意。”司马康说道。

    “不过,员外也有些顾虑,生怕大家只是一时心血来潮,搞个农民起义什么的。”司马康继续说道:“要是朝廷一来镇压,就四处逃散。到时候,大家不仅搭上了自己的身家性命,恐怕连一家老小也无法避免。那样就不好收场了。所以员外才让在下来一探究竟,请柴兄不要见怪。”

    “唉,哪里话?大家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才有此决定的。况且我们也不是什么农民起义,也不是叛军、土匪之流。我们只是要讨回我们应得的钱。”柴德慷慨激扬的说道。

    “这个我现在完全相信了,以刚才赵兄的武功修为和柴兄的为人,我相信此事必成。”司马康说道:“我希望能替员外为此事出一份力,不知柴兄是否能接纳小弟?”

    “太好了!太好了!我正有此意,现在正是用人之际,司马兄武艺超群,有你的相助,真是如虎天翼,必定事半功倍了。刚才司马兄和赵兄比武之既,我心里就想,这真是天助我也,又给我送来一员虎将。”柴德高兴的说道。

    话音未落,就听到外面很多人熙熙攘攘,几十号人正往庭院里边走来。大家一看,正是附近的乡亲们。大家都处理完了家事,安排好了家小。到这里集合来了。

    “柴兄,我们来了。对,我们都来了。”大家七嘴八舌的说着。

    “奶奶的,这呆了半天,大气都没敢喘一下,喂,老柴,这天也不早了。大家伙又都来了,我这可饿的够呛了,是不是让大家先填饱肚子啊。”张大力说道。

    在这段时间里发生了这么多事,注意力也都被转移到了别的事情上。这冷不丁静下来,才发现天色已晚,经张大力这么一说,大家也觉得腹中有些饥饿,柴德一听张大力这么一说,也恍然大悟。

    连忙赔礼的说道“好,好,这一忙起来,正事也忘记了,对了,吃饭也是正事啊。”

    “李二,李二。”柴德向后院喊道。

    “来了,老爷。有什么吩咐。”李二跑过来说道。

    “赶紧摆下酒席,请各位亲朋好友入席。”柴德忙说道:“还有,尽量上些好的酒菜,再把我珍藏多年的各种好酒,也一并拿出来,今天大家不醉不归,好酒好肉尽管吃。”

    “放心吧,老爷,我们早就准备啦,家人们下午就开始杀鸡宰羊,知道,老爷,你忙。我们就没敢打扰你。就擅自做主了,老爷可不要责罚小人们。”李二笑着说道。

    “太好了,这是替我解忧啊,怎么能责罚那,应该有赏,以后大家不分尊卑,你们替老爷着想,应该感谢你们,你替我谢谢大家。”柴德兴奋的说道。

    “好的,老爷。不时就可以入席啦。”李二答道。

    “今天开始,大家要尽情的吃喝,正好处理一下家当,反正也带不走。”柴德又说道。

    “放心吧,老柴,我们不会白吃你的。我们的家当也都带来了,都在外面呐,你有时间让家丁都搬进来吧。”大家齐声说。

    这个说一句:“我收藏的酒可不比你差啊”

    那个又来一句:“我们家可是祖传的手艺啊,南方的特色菜。”

    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个不停。

    “好了,多谢各位,多谢大家,都听我说一下。”柴德喊道:“既然我们要起事,就应该准备足够的钱粮,这个稍后赵兄你就多费心了。”

    “放心吧,柴兄,我已经算过了,一定会备足我们所需要的钱粮。”赵胜懿接道。

    “那就好的很,还有,大力你看武器装备还需要什么材料要尽快筹备,我们好组织人力加紧打造。”柴德对着张大力说。

    “好的,老柴,放心吧,我会按照咱们说好的,尽快安排人手打造足够多的武器。”张大力接道。

    “好,那今天先这样,大家和我一起去别院入席。”柴德对大家说道。

    “好,走,大家一起去。”齐声附和着。有的说“尝尝我的手艺。”。又有的说“还是尝尝我窖藏的好酒吧。”

    这时听到门外有个女人的声音喊道:“哟,怎么这么快就结束了,比武完事了吗。”大家听到一个女人的声音,齐声向门外看去。

    只见门外有两个女人走进院中来。前面一个是普通农妇的打扮。而后面那个则是道姑打扮,但绝非出家人,应该是俗家弟子。

    “可惜了,没赶上,真是可惜呀,估计这辈子也看不到啦。”说话的是一身普通农夫打扮的女人。

    “是可惜,我以为也能露一手呢。”道姑打扮的人接着说。

    两个人走路轻盈,一看就有一身武艺。尤其是道姑打扮的人,走路没有声音,一看便知,轻功很是了得。

    “两位女侠声音犹如翠鸟,听着让人心旷神怡。不知道,二位女侠来此有何贵干?”柴德说着朝二位女人走来。

    “不瞒您说,我是隔壁王村的,刚才比武的那个司马康,欠我家的猪肉钱。说好了来这比武,也让我跟来看看,结果自己却跑来比武了,真是气死人了。”农妇说道。

    话音到此。大家都看向了司马康,眼中都充满了诧异。心想‘司马康外表看来堂堂正正,也不像她们说的那种人呢?’。都等着司马康给个解释。

    司马康一看来人,便笑着,走向了她们。

    “哎呀,原来是屠娘啊,没想到你这么快就来到此地了。”司马康笑着说道:“在王村,咱们都相熟,开开玩笑也就罢了。此地多是不相熟还有就是刚结交的好兄弟,好朋友。对在下不甚了解,你这么说,大家可能会误会我呀。”司马康赔笑道。

    “哈哈,放心,司马兄,我又不会马上走,慢慢跟大家解释不就得了。”屠娘说道。

    大家听司马康这么一说,知道是个误会,只是开个玩笑,也就点头示意了一下。

    不过,说起这个屠娘,也算是奇女子,屠娘本姓李,叫李仙儿,出生书香门第,家境殷实。父亲是做买卖的,经过几年的打拼,家里有了些积蓄。为防止盗贼,土匪之流,便请了一些护院,保护家小。而屠娘从小就喜欢看护院习武,渐渐的也对武功产生了兴趣,护院们平时一有时间就对她指点一二。就这样久而久之,这个教一式,那个教一招,也练就学得了一身好本事。

    正所谓,碗就这么大,你有的吃,我就没得吃。不料父亲得罪了权贵,生意一落千丈,家道中落。无奈之际,父亲解散了家丁、护院,也把她嫁给了王村的王屠户家做儿媳妇。自己带着其他老小回了老家。

    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啊?王屠户的儿子从小胆小,但对养猪养狗等家禽特别感兴趣。屠户以为儿子娶了媳妇儿,能胆儿大一些,没想到还是一个样。王屠户也渐渐老去,没人接班,将来一家老小就无法生计了。正在这时,儿媳赵仙儿挺身而出,为了一家老小的生计,她只能硬着头皮试试看。从小跟着护院在一起的她,多少也见过一些世面。对打架,流血也见怪不怪。

    刚开始也是有些紧张,害怕。但经过老屠户的教导,慢慢的也就轻车熟路了。老屠户临走时把家交给了她,也算是冥目了。渐渐的大家也都知道了,王村有个屠户是女的。

    有人好奇,女的叫屠户不太好听,于是就给她取了个名字叫屠娘。久而久之,大家也就接受了这个名字,而她的大名反倒被人忘记了。可笑的是。给她起这个名字的,正是司马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