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汉帝业 » 第七章 美好愿望

第七章 美好愿望

    转眼间就到了秦二世二年十月,如今刘邦麾下已经招了三千人,刘邦便带着众人去攻打胡陵、丰邑等地,想要先把泗水郡附近的秦势力平定。

    刘盈最近很是无聊,刘邦带着一众人去打仗了,家里就剩下刘盈一大家人,和负责照顾他的审食其,至于剩下的,不是老人就是小孩,只要能打仗的,基本都投奔各地了。

    咸阳宫内,嬴胡亥正在和姬妾玩乐,他的贴身宦官韩谈急匆匆的跑进殿内,说道:“陛下,众位大臣请您立即前去上朝。”

    嬴胡亥闻言怒从心起,一脚踢开韩谈说道:“滚,不去。”韩谈见此,说道:“陛下,臣听众人大臣议论,叛军陈胜的部下周章,已经进军到戏亭了,而且他们人数有十万之多。”

    嬴胡亥闻言大惊失色,双腿不住颤抖,一个不稳,摔倒在地,嬴胡亥颤声问韩谈道:“你说的是真的吗?”韩谈答道:“陛下,此事千真万确啊。”

    嬴胡亥听到这话,更是心惊,之前以为那些人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翻不起什么大浪,而且自那名官员禀报陈胜叛乱之后,之后所有臣子都说不过是些盗匪,且均已被俘获,不曾想如今竟已到了骊山附近的戏亭。

    嬴胡亥慌慌张张的对自己的姬妾说道:“快为朕更衣,朕要去和众臣议事。”那些姬妾也是十分慌张,毕竟他们不知道,若是陈胜的军队真的打进咸阳宫内,自己还会不会活着。

    嬴胡亥穿好衣服以后,也顾不上什么君王仪态了,慌慌张张的就跑向大殿,急诏众臣商议。嬴胡亥率先开口道:“朕听闻叛军陈胜的部下周章已经兵临戏亭,诸位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些人。”

    有的人听后沉默不答,亦有人说调遣王离来平叛。嬴胡亥闻言,随即下诏调遣王离率军前来平叛,嬴胡亥觉得事情解决了,就要离开,只听一人高声道:“王离如今在上郡,若是等他回来,恐怕是来不及的。”

    嬴胡亥闻言问道:“是谁在说话?”话音刚落,众人只见一人站起,走出人群,说道:“回禀陛下,臣乃少府章邯,臣有一策献与陛下。”

    嬴胡亥知此时已是险境,听他说或许真的可以挽回局面,是以急忙问道:“章少府有何妙计?”章邯闻言答道:“陛下,如今周章已至戏亭,而王离将军还在上郡,叛军已至,我大秦援军却无法一时赶到,若是叛军在近日发动进攻……”

    章邯话未说完,就被赢胡亥打断:“你不要说这些没用的,你就直说你有什么办法。”章邯答道:“臣请陛下赦免骊山数十万刑徒,并给他们武器,让臣率他们去平叛。”

    嬴胡亥闻言道:“朕准了,即刻下旨。”众臣心中暗思,章邯此法确实可行,骊山刑徒离得近,比从各郡县调兵来的快。

    待商议完办法,赢胡亥挥手说道:“退朝吧。”泗水郡沛县,刘盈又向审食其打听如今天下形势,只听审食其答道:“如今除了沛公和项梁以及楚王陈胜以外,还有赵王武臣、燕王韩广、齐王田儋、魏王魏咎。”

    刘盈闻言揉了揉眉心,武臣这个名字没什么印象啊,韩广和田儋有点印象,至于魏咎,自己倒是也有印象,这人不错。

    魏咎有一个弟弟名字叫做魏豹,而魏豹有一个姬妾叫做薄姬,她生了一个儿子,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刘恒,汉太宗孝文皇帝,也就是文景之治的开创者汉文帝。

    刘盈暗自思索道,如今肯定不会让你当什么汉文帝了,当个代文王当我以后的贤王吧。想到此处,刘盈竟有些期待刘恒的出生了,不过此时还是太早了,毕竟刘盈和刘恒之间,还有一个刘如意。

    翌日,刘盈又问道:“审食其,今天有什么消息吗?”审食其摇摇头道:“别的地方太远了,这一时半会儿的不知道,不过丰邑有了新消息。”

    刘盈问道:“什么新消息?”审食其答道:“秦兵围了丰邑,而沛公之前攻打胡陵和方与大获全胜,如今就驻扎在丰邑。”

    刘盈听后微微蹙眉,如果没记错,雍齿就是在丰邑背叛了刘邦,刘盈最讨厌这种无冤无仇背叛别人的家伙,但是自己现在什么也做不了,手上没有一兵一卒,不然自己一定杀了雍齿,他可没有刘邦那么广阔的胸怀。

    现在刘邦被围在丰邑,刘盈其实并不是很担心,毕竟刘邦的武力值可以的,而且他手下还有曹参和樊哙,尤其是曹参,那可是汉朝功侯里面排第二的。

    刘盈如今无聊的每天只能在家看吕雉等人种地,坐久了便想出去走走,这一日,刘盈如往常一样在中阳里闲逛,一路走来,见路上的人皆是些老弱妇女,走了一段路,听到伯父刘仲家的院子里传来一阵呼喝之声。

    刘盈好奇心一起,便循声而去,但见茅草屋前,一个小男孩正拿着一根树枝,有模有样的练武,不过他好像来来回回就那么几招,这人正是刘仲的长子刘濞,而离他不远的地方,一个五岁的小男孩正坐在地上,静静的看着刘濞练武。此人名叫刘广,是刘仲的次子。

    刘盈见此,笑吟吟的问道:“堂兄今日怎么想起来练武了?”刘濞听到动静,见是刘盈,笑道:“是阿盈来了啊。”

    又说道:“还不是因为那些秦兵围了丰邑,可惜我还没有长大,若是我能和两位堂兄一样大,我一定随叔父上阵杀敌,我以后长大了要当大将军。”

    刘濞看着刘盈笑道:“阿盈将来长大了想干什么?”刘盈道:“如今二世无道,天下大乱,民不聊生,黔首们流离失所,土地荒废,人们食不果腹,所以我想当大官,治理一方,让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刘濞闻言,拍了拍刘盈的肩膀,说道:“好,以后你当大官,我帮你打坏人,你负责让人们吃上饭,我负责让他们有安全的环境好好吃饭。”

    刘盈闻言微微一笑,淡淡的应道:“好。”刘盈此时内心却在想着:“你别给我搞事就行。”

    刘广见此,说道:“那我呢?”刘盈和刘濞异口同声道:“你就负责吃就好了。”刘广哼了一声,站起身来就要出门,刘濞拦住他问道:“二弟,我们开玩笑的,你这是要去哪啊?”

    刘广淡淡的说道:“我听郢客说辟非兄病了,我去看看,就不陪你们玩了。”说罢,就绕开刘濞,径自而去,刘辟非和刘郢客,都是刘盈的叔父刘交的儿子,刘盈的堂兄弟。

    刘盈听说堂兄病了,说道:“广兄,我和你一起去看看辟非兄吧。”刘广闻言,点了点头,道:“好。”

    刘濞毕竟年幼,见他二人都走了,父亲又去照顾大父和大母了,一个人在家无聊,便说道:“等等我,我也要去。”

    当下三人一起来到刘交家里,此时刘交和卢绾二人已经常常跟随刘邦,负责照顾刘邦,也可以给他出出主意,所以家里只有刘交的妻子和两个儿子。

    刘辟非染了风寒,此时正安安静静的躺在床上休息睡觉,而他的亲弟弟刘郢客正拿着一根树枝,在门口的土地上图写。

    刘盈见此,悄悄的走到刘郢客身后,见他正在用小篆写字。刘盈虽然在后世是个学渣,但是知识量还是比这些几岁的小孩高的,可如今的字都是小篆,即便是认识一些繁体字的刘盈有时候也要靠蒙。

    刘广见刘盈和刘郢客呆在一起,也跑到两人身边,看着地上的字,轻声问道:“你这写的什么啊?”刘盈轻声吟诵道:“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汝,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刘盈读几个字,总要顿一顿,刘广不解的挠了挠头,刘郢客见刘盈竟吟诵出这几句,不由得有些惊讶,说道:“阿盈好厉害,这是以前我阿翁教我的,可是后来阿翁就不让我学了。”

    又叹道:“可惜如今阿翁和伯父去打仗了,不然我一定要让他好好教你。”刘盈闻言笑道:“以后我没有机会学习的,我以后要当大官,让人们都过上好日子,读书是必然的,不然手下人写的文章都看不懂。”

    刘盈又看了看刘郢客,问道:“郢客兄以后想当什么?”刘郢客笑了笑,说道:“我以后只想好好读书,满足阿翁对我的期望,之后的事情就不知道了。”

    又叹道:“可惜根据大秦律,平常人都不能藏书,更别说读书了。”刘盈闻言说道:“秦二世荒废朝政,大兴土木,任用奸臣,就如同这硕鼠,早晚会被推翻的,到了那时候,天下人肯定会有更多的人有机会读书的。”

    刘郢客点点头道:“阿盈说的在理。”刘濞和刘广异口同声的问道:“你们在说什么啊?这硕鼠又是什么意思啊?”

    刘盈与刘郢客正欲回答,却忽然听到一阵咳嗽声传来,正是刘辟非刚睡醒就因病咳嗽,刘盈见此,急忙跑进去,替他到了一杯水,说道:“辟非兄,喝口水。”刘辟非此时虽然才七岁,但是他自幼体弱,所以性格也比较内向有礼,接过碗说道:“多谢阿盈。”

    此时刘辟非的母亲听到动静,柔声说道:“阿非醒了啊,快把药喝了吧。”刘辟非放下水碗,接过药碗,有些出神的说道:“不知道阿翁怎么样了?”

    刘盈知毕竟容易生病的人也比较多愁善感,便笑着安慰道:“放心吧,叔父不会有事的,有我阿翁照顾他呢。”

    刘辟非闻言点点头道:“几个伯父之中只有三伯和阿翁关系是最好的,可刀剑毕竟无眼啊。”

    刘盈安慰道:“不要太过担心了,四叔也是为了保护我们才和阿翁一起去打仗,你更应该好好照顾自己,不要让四叔有后顾之忧。只有那样,阿翁和四叔他们才能放心作战,为九州百姓创造更好的神州大地。”

    刘辟非闻言点点头道:“你说的有道理。”又叹道:“只是不知道这天下什么时候才能太平呢?”

    刘盈淡淡的说道:“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太平,因为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太平只能是相对的。哪怕天下人都觉得九州太平,也总会有那么几个人喜欢不太平。”

    刘辟非闻言叹了口气,叹道:“大风有隧,贪人败类。”刘盈闻言不禁暗自腹诽道:“自己这一辈当中,也只有四叔家的两个堂兄能吟诗了。毕竟剩下的几乎都没学过。”

    刘盈心中暗思道:“挟书律,我早晚废了你!还有那些什么偶与诗书者弃市的罪名,如今天下大乱是没人管了,但是以后太平了我也要把这个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