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都市黑科技霸主 » 第九十六章:硕导博导?

第九十六章:硕导博导?

    王昕看向了声音发出的地方。

    是一位穿着灰色外套,系着单马尾的学姐。

    这个时代愿意学计算机编程的女生并不多,而且还有电脑辐射对皮肤不好这个debuff(不好影响)存在,所以能够在汉电大学计算机学院有一位硕士女研究生,更是十分稀罕。

    在这种情况下,王某人自然记得对方的名字——罗月。

    走过去一看,这位学姐所在的小组遇到了当下最多的系统兼容性问题。

    这也是官方专家团队给的建议,尽可能增加可安装使用的系统,这样才能够在大汉全国范围内铺盖软件客户端的安装。

    只不过这个任务只能靠水磨工夫,而且有时候还会遇到那种微软都停止更新许多年的电脑系统根本不支持当前软件客户端的运行。

    不仅要靠时间磨,也非常棘手,毕竟不攻克这个系统的兼容问题,软件客户端就没办法正常安装运行!

    而且最重要的是,办公室内的其他博士、硕士们都很少会对上世纪那些老到已经没有更新维护的电脑系统有多么深入的理解。

    所以他们在进行这场工作的时候,往往都会求助自家的导师,又或者是趁自家组长在的时候,直接反应。

    王昕是谁,自穿越重生后,每晚都会在脑海星球学习知识,带着金手指还一直努力奋斗的小说主角卷王。

    虽然哪怕到目前为止,王昕学习的只是一颗星球上的一小部分知识,但仅仅是这一小部分知识,都已经超越了当前蓝星的专业领域平均水平,甚至因为高屋建瓴,在不少项目上领先时代多年。

    走到对方身侧,查看了对方需要负责的系统,王昕没有藏私,一边着手优化处理问题,一边讲解着。

    “在市面上其他不同的软件情况也不一定相同。如果是老软件没有开发新版本了,可以考虑先在WinXP虚拟机里用。

    windows系列的电脑系统虽然一直是向后兼容,即新软件大部分能兼容老软件,最多是有些功能的缺失,64的位的系统照样可以跑32位的应用,但其中还有很多衍生问题。

    但是接口,框架,插件这些结构的代码变了,就像收音机、电视机的接口,现在很多新电脑、新电视机的接口都和上世纪的不一样了,但是我们可以给这些设备配一个接口转接头,这样就可以让我们以前的设备能够用新的接口。

    繁琐了一点,像这個老系统,其实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硬件商没有配最新代码的转接口一样。

    我们的反诈中心软件客户端都是环环相扣的一层运行在一层上面,任何一层的改变都有可能导致运行在上面的软件用不了了。

    在虚拟机上运行出行的问题,抽丝剥茧……”

    王昕并非只是一味的自顾自讲解方式方式,每当他提到一个解决方案和关键环节的时候,都会下意识看向对方。

    “这一步理解了没有?”

    “它的的底层逻辑清楚了吗?”

    “硬件与软件是和谐统一的,不能将它们抛开来看。”

    面对如此负责又技术力MAX顶级的学弟,在自己耳旁讲解着问题,罗月却是没有像普通小女生一样发呆。

    她跟随着王昕的讲解,逐步理解,然后沉浸其中。

    其他小组的硕士、博士们,只要手上任务不急迫的,都在这个时候走过来跟着蹭听。

    一位两位,三位四位……

    在王昕的讲述中,极少会用到英语单词,基本都是使用最简单的大汉普通话平铺直叙,最主要还是讲解方案思路。

    等他讲完了这个版本系统的兼容性问题怎么解决后,久违的问了句:“理解没有?”

    罗月的眼眸当中有思索神色闪过,随后有些缓慢的点头道:“嗯,大概理解了,我试试。”

    王昕对她点了点头,然后直接转过身对自己身后这些位硕士博士们,语气平和问道:“你们也听得差不多了,下次碰到这种问题还要来找我,那我就要怀疑大家的文凭了。

    当然,有的系统缺乏必要文件,这种事情做好备注就行。”

    看着众人眼中钦佩和震撼的眼神,王昕自己心里也有些许得意。

    上一世,他报的那个培训班就是打着有博士上课,博导加盟的招牌。

    结果等他听完体验课,报了名,交了钱之后,整个培训期间也就听了博士的几个大课,甚至也只是在远方遥遥看了几眼博导而已……

    而现在,博士?

    也在听自己讲课。

    并且还不是那些水博,是汉电大学这种顶级院校的王牌专业博士生。

    但这些硕士研究生、博士生听到王昕的问话时,都不由得心下一紧。

    “勉强,还好,但是有些地方还不怎么明白。”

    “大组长,我才过来听,还没听懂什么意思……”

    “啊?王哥别这样说,我才刚刚听了几句。”

    一边说着,这些人都不约而同地散开,回到了自己的工位上,开始沉浸着敲击着代码,仿佛自己刚刚并没有离开一样。

    倒是在某些企鹅小群里,有人感慨道:“原来可以这样吗?甚至是自己更新系统文件?不愧大一就能够进英才协议的天才。”

    “能够考739分,果然是天才中的天才。才十八岁……比我小足足六岁。”

    “刘哥,你刚刚怂了,怎么不敢在王大佬面前勇敢承认自己不懂?”

    “你懂个屁,过两天,等王大佬忘记了这档子事,我再找他解决问题,这两天我得学以致用!”

    “等会儿就要订餐了,你们想好了吃什么吗?”

    “随便吧,我不把这个协议问题解决了,我吃不下饭……”

    一开始的时候,大家虽然都会尽可能的加班加点,但是随着四位数的工资补贴和餐补到账,学到的知识比在硕导、博导的组里一年还多,大家都会自觉珍惜待在这里的时间。

    特别是王昕在的时光。

    随着需要优化的系统数量越来越多,问题越来越难处理,众人都感觉到了一种莫大的压力被放在自己的肩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