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风起南朝,宋制天下 » 第十八章 历史的车轮滚回来了

第十八章 历史的车轮滚回来了

    “允白,无需多礼,快快免礼!”

    刘裕笑看着薛辩,貌似非常欣赏他,赶忙朝着他虚抬了抬手。

    “多谢宋公!”

    薛辩双手置于地,恭敬地俯身叩拜,这才谦虚地坐下。

    看着礼节周到的薛辩,刘义真心中冷笑。

    这家伙忒能装啊,太极打得那是炉火纯青,虚与委蛇更是登峰造极。

    进殿以来,都是自家阿父向他封官许愿,给予实权。

    他到好一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完了,啥实际的玩意儿都没有。

    刘义真实在忍不住在心里谩骂道:狗娘养的‘河东三薛’,看似谦让恭顺,实则包藏祸心。活脱脱,现实版的吕奉先。

    若非薛氏于河东势力庞大,刘义真还真想搅黄了这家伙镇守河东、阳平之事。

    罢了!

    刘义真盯着薛辩皮笑肉不笑。

    河东之于关中,甚至日后的大宋都非常重要,决不能让这家伙祸祸了。

    先让这家伙在河东嚣张几日,待镇守关中有了实权,再想办法把这家伙跟他的兄长、弟弟一并收拾喽。

    看来募兵之事得提上日程了。

    刘裕同薛辩又攀谈了多时,这才让司马德文亲自送薛辩下去休息。

    待司马德文和薛辩离开大殿,刘裕收起了脸上真诚的笑容,嘴角勾起了一丝冷笑,扫了眼殿中文武道:“你们认为薛辩此人如何?”

    “看似忠心耿耿,实则桀骜不驯,一身反骨!”郑鲜之直言不讳地说道。

    刘裕听得看向郑鲜之正色道:“此人还得用,更要防,如何做?”

    “回太尉!”

    郑鲜之郑重地答道:“待关中安宁,可派一员大将至河东,一旦薛辩有异动,即刻拿下。”

    刘裕听得眼中划过一道寒芒。

    ......

    层林尽染,叶落纷纷!

    晌午过后,刘裕独留下谢晦、傅亮、郑鲜之三人,叫上刘义真登上了未央宫北宫墙。

    凭此眺望,远处墨色一般的群山尽收眼底。

    “如此江山,失而复得,实乃上天眷顾。”

    身着常服的刘裕双手扶着墙垛,望着如玉带般横亘于平原之上的渭水,不禁感叹:“卿等当同心戮力,与孤一道守好这壮丽山河。”

    “诺!”

    收回手,刘裕看着三人道:“孤独留尔三人,实乃尔等皆为孤信奈之人,又腹有良策,孤有事相询!”

    “请太尉明言。”

    三人赶忙朝着刘裕躬身,恭敬地说道:“臣等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刘裕看着三人沉声静气地说道:“今长安收复,关中初定,各项事宜进展有序。”

    “但孤于长安不能久留,最迟今岁底,明岁初便要返回彭城。”

    “若孤东还,尔等认为谁可于关中镇守?”

    “太尉!”

    傅亮若有所思道:“关中虽复,西虏、北虏尽皆虎视眈眈。”

    “放眼朝堂,诸文武,皆不如太尉威名。若选人镇守,必是太尉之后,威名远播之人。”

    “臣推荐王仲德!”

    傅亮随即解释道:“他勇冠诸将,本就是北人,又是符秦重臣王苗之后,于长安素有威名。”

    “若他镇守长安,定能北击西虏,东驱北寇,关中诸郡望豪右亦不敢造次。”

    刘裕听得微微低头思量着傅亮的建议。

    站在刘裕边上的刘义真这会儿却是急了,连忙伸手扯了扯刘裕的衣袖,然后眼巴巴地望着刘裕。

    那意思就是在说,阿父镇守长安让我来!

    刘裕看着自家爱子幼稚的模样,怜惜地笑了笑道:“镇守长安乃军国大事,你先听着。”

    言罢,也不管刘义真嘟着小嘴,委屈巴巴地模样,看着傅亮摇了摇头道:“仲德孤还有另外的安排,他不能在长安。”

    “如此,臣推荐一人,王征虏!”

    郑鲜之说道:“王征虏乃王猛之后,又是他率军攻破的长安,受降的姚泓。自入关以来,王征虏于关中威名甚重,由他镇守长安,关中当是无虞!”

    “臣也赞同王征虏镇守长安!”郑鲜之话刚落,谢晦也表示了赞同。

    刘裕听得眼角微微动了一下。

    在他的心中,他也属意王镇恶镇守长安。

    不仅是关中王氏于长安素有威名。

    更重要的是昨夜他让刘荣祖查的事,今早已经有了消息。

    王镇恶虽然藏了姚泓的御撵,却只是为了御撵上装饰的金银珠宝,全部刮摘之后,御撵被他丢弃在了宫墙下。

    此人仅是贪财而已。

    “王镇恶可以!”

    刘裕道:“用他镇守关中,各方当无话可说。”

    “不过王镇恶毕竟是武将,治理地方还有所欠缺,孤想给他配一人为长史。孤的谘议参军王修,三位卿家意下如何?”

    三人听得齐齐点头。

    傅亮道:“王谘议与王征虏一般,都是符秦大臣之后,其祖王攸于京兆更是名声远扬,若王谘议为关中长史,关中百姓定然乐于接受。”

    刘裕听得微微一笑道:“孤以命人去洛阳,让王修赶来长安。”

    此前洛阳收复,刘裕命其与毛修之一道修理洛阳。

    “还有!”

    刘裕道:“为防薛辩有二心,孤东还之时,于河东也有人选。彭城内史刘遵考,三位卿家以为如何?”

    听到刘遵考,三人更是毫无异议。

    刘遵考,彭城绥舆里人,今不过二十五,就比谢晦小两岁,是实打实的国戚。

    他与刘裕同宗,乃刘裕族弟,起家振武参军。

    义熙六年跟随刘裕讨伐卢循,因功封乡侯。

    见三人没有异议,刘裕又道:“此外孤还打算把傅弘之、沈田子、毛德祖、段宏等留在关中,三位卿家对此可有建议?”

    三人齐齐摇了摇头,谢晦道:“太尉明察秋毫。”

    “不论仲度、敬光、德祖、段宏都是骁勇善战之辈,要么善于冲锋,要么善于守城。若将他们留在关中,定能遏制西虏,北虏对关中的觊觎之心。”

    看着讨论融洽的自家老子跟郑鲜之、傅亮、谢晦三人,一旁的刘义真却是急得想要跳脚。

    心里直嚷嚷:决定得那么草率吗?这些人除了毛德祖和段宏,哪个能活着走出关中。

    历史的车轮难道还是要滚回原位吗?

    不行!不行!

    刘义真紧紧地握着拳头,在心里不断安慰自己道:“不急,不急,还有两个多月,一定有办法,一定能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