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晚明海王 » 第三十四章 抽丝剥茧

第三十四章 抽丝剥茧

    贺冕还是贺家家主的时候,他就知道李澹在新乡建了自己的纺织工坊,但一直也没太在意。

    因为先前的工坊大多纺织的是纱布与棉布,这些东西需求量大,而且本身许多百姓们也都会散卖。

    李澹为了避免被针对,所以在工坊做大前一直采用的都是让女工各自拿到坊市散卖,虽然价格低一些,但是隐蔽。

    至于纺丝,能力上已经完全没问题,只是女工技术的不同,导致丝绸品质存在差异。

    为此,李澹让老魏集中了五十位手艺精湛的女工,连夜开始纺丝。

    所有的工坊都建在南溪支流边,最新型的飞轮机借助了水力,单日产出能有十多匹,扣掉损耗与不良品,十匹是肯定有的。

    简单换算日产便是五百匹,一个月便是一万五千匹,而且随着后续随着女工的增加,产量只会更多。

    日产丝绸五百匹,这绝对是一个骇人听闻的天文数字,而且随着机器的改进,这个数字只会越来越多。

    历史上珍妮机自发明后七十年间,其纺纱机的锭子便从最初的八个暴增到八十个,所以不夸张的说,李澹改良的飞轮机已是很保守的了。

    但与此伴生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消耗的生丝从哪里来?

    如此大量的纺丝,必然会消耗大量的生丝,所以现在摆在李澹面前的难题,便是采购大量原材料。

    贺冕是个合格的谋士,他很快便给出意见:

    “生丝产地的话,首推肯定是苏杭湖三地,只是眼下,不亲自去一趟,恐怕还真说不准。”

    “事不宜迟,我即刻便动身去杭州。”

    “县尊不可!”

    贺冕立即制止了李澹,“官员不能擅离职守,就算您找了刘巡抚,此事也难保不会惊动林海道,现在您是出头之鸟,所有的人都看着您这边呢,但凡异动,他的后手可就来了。”

    李澹原本站起的身子又坐了下去,双目紧闭,开始仔细盘算着现在的局面。

    贺冕陪在李澹身边,等了半晌,李澹猛地睁眼,一拍大腿,呼道:

    “有了!”

    ……

    不日,张恭返回海道衙门向林悟贤汇报,粮食他已经通过老方法送了过去,此次送的粮食数量比较大,所以多耽搁了一阵。

    好在松浦宗尚的手下确实干练,为此张恭还特意给松浦宗尚美言了几句。

    林悟贤满意地一捋长须,靠在太师椅上,随即发问:“咱们禁商已有几日,番商那边反应如何?”

    “除了最初我们沟通好的两队番商外,别的商队都还在观望,主要还是上岸税太贵,离岸再靠岸,便要再交一遍上岸税。”

    林悟贤却是冷哼一声,大为鄙夷这种行为:“果然蛮夷,唯利是图,对了,最近那个李澹,可有动作?”

    “听说他派人去番商里面安稳人心了,保证能让他们买到货物。

    不过林大人放心,丝绸、瓷器、茶叶,这三样还紧紧掌握在咱们手上,等到六月份季风来的时候,番商们不急也得急!”

    林悟贤点头,余光锐利了些许:“我问的是李澹,我要知道他本人在做什么。”

    林悟贤何其聪明,他已经在李澹身上栽过一回,以他的个性,绝不会再次轻视李澹。

    张恭闻言却是一滞,遂是将视线投到松浦宗尚身上,松浦宗尚装作没看见,把头撇了过去。

    张恭只得硬着头皮答道:“回禀林大人,李澹最近些日子好像没什么其他特别的动作,听说就是召集手下人议了一次事,然后去了趟刘尧诲府上。”

    “听说?我不要听说!我要确切的答案!”

    林悟贤突然提高音量暴喝,把张恭吓得不轻。

    “罢了,松浦,这段时间就由你来盯着李澹,他的任何一举一动,我都要知道。”

    ……

    与此同时,李澹已经站在全副武装的福船甲板上,身旁是他的老熟人,海沧卫备倭千总,方各海。

    方各海此时手上拿着一个酒葫芦,正咕噜咕噜往喉咙里灌,随后豪爽笑道:

    “没想到这么快又与李兄弟见面了,若不是你,我还没这么快升到千总,改天兄弟请你吃酒。”

    李澹却是笑了笑,敲了下他的酒葫芦打趣道:“方千总,你这白日酗酒,恐怕不妥吧。”

    “哈哈哈,不瞒兄弟,这里面其实都是水,如今公务在身,我可不敢喝酒,虽然月港到杭州的航线是老航路,但仍是有倭寇出没,前段时间都转运使司的粮食还在这条航线上被劫了。”

    “这巡海道的船都是瞎子吗?”

    方各海耸肩道:“不然刘巡抚怎么会让林海道去调查其中内应的事情,军中肯定有倭寇的内鬼。”

    李澹冷笑一声:“呵呵,那进展如何?”

    “抓了两个书记官,一个游击,刘巡抚与林海道都不敢私自发落,已是发了公文去中枢了。”

    李澹摩挲着下巴,令他没想到的是游击都被抓了,这在福建可也是一方大员。

    不论这个,李澹此行亲自去往浙江,目标很明确,就是为了生丝而去。

    抵达杭州后,他第一站去的就是本地最大的丝庄,问到了这苏杭湖一带的大桑园后。

    随即又寻了匹快马,马不停蹄,一连三日,跑遍了杭州、湖州所有的桑园,不能说没有收获,只能说所获有限,大部分的生丝都已被买走,但所有人都对买家讳莫如深,不愿多说。

    等到第四日,李澹快马已到苏州,又跑遍了苏州的桑园,这才知道了苏杭一带的生丝最大流向到了哪儿。

    “所有的生丝都运去了松江府华亭县,至于是谁家,我不说,你到了那儿随便打听打听便知道了。”

    松江府,华亭县。

    只听一个地名,李澹已然有了眉目。

    ……

    漳州月港,林悟贤正在海道衙门里发大火。

    “张恭!你这个废物,你之前怎么不说李澹所有的船都出去了,现在才来告诉我!”

    松浦宗尚内心偷笑,看着张恭趴在地上,正被林悟贤拳打脚踢,一阵舒爽。

    张恭此时死死抱住林悟贤的腿,任凭背后挨着拳头,哭丧道:

    “草民真不知啊,我买通的衙役说,这几日都见知县来衙门办公,就连送进去的公文都批阅送了出来。”

    “噢?”

    林悟贤停下拳头,望向一旁的松浦宗尚。

    松浦宗尚随即收敛笑容,弯腰九十度答道:

    “禀大人,我的人确实也看见了李澹还在县衙,那个贺冕也一直陪在他身边,看来他本人确实没走,不过是把手下的人散了出去。”

    林悟贤听后没再理会倒在地上哀嚎的张恭,在堂内来回踱步。

    “难道是去其他地方采买货物了?这可不行,得想个办法阻止他!”

    张恭从地上爬起来,谄媚道:“这个简单,林大人,我让其他商人旧故过去知会一声,瓷器茶叶不敢打包票。

    但是丝绸的话草民有信心,只要稍做知会,放点风声出去,那些丝商必然坐地起价,到时候九两十两银子的丝绸,就看那李澹买还是不买了。”

    “好,好!此法甚妙,你速去安排!”

    张恭得了林悟贤首肯,连滚带爬地奔出了门,抓紧办事去了。

    张恭走后,林悟贤还是不放心,他总觉得李澹此次的手段过于简单过于温和,不像之前的作风。

    松浦宗尚也看出了林悟贤的疑虑,没多想,上前又禀道:

    “林大人,小人这里还有一个事儿,事不大,不知当不当说。”

    林悟贤没抬眼看松浦宗尚,只是点了点头,松浦宗尚这才继续道:

    “我的人调查到李澹似乎在新乡那开了不少纺织工坊,你说他,会不会……”

    “你是说他想自己纺丝?”

    林悟贤端详片刻,随即笑道:“哈哈哈哈,这倒像是那莽夫李澹会干出来的事,不按章法出牌,乱干一气,全凭意气。

    不过没事,只凭他一家,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织出供一个月港可用的丝,再说了,也没那么多生丝给他用!”

    松浦宗尚立即拍马屁道:“林大人运筹帷幄,真乃诸葛在世,不过小人有一计,可让那李澹,万劫不复!”

    林悟贤听后眼神一亮,于是附耳过去催促道:

    “快快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