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晚明海王 » 第七十九章 广州攻防战(三)

第七十九章 广州攻防战(三)

    “吔屎啦嘞,殷老鬼!怎么连打了三日还要打,这帮明军是疯了不成?”

    这里必须澄清一下,林阿凤口中的连打三日,不止是单纯的打了三日。

    历史上什么连战了几个月甚至几年的例子都有,那种属于全力打一天,然后开始零敲碎打的进攻,然后再全力打一天,可以理解为马拉松,虽然久,但是不够猛。

    这里他所说的连打了三日,是指卯足全力进攻了三天,每天都动真格的,虽然不够持久,但是绝对够顶。

    所以林阿凤在城中这几日是一天比一天烦躁,因为明军连日的猛攻,自己手下人的士气已经低落到了极点。

    加之此前因为西城被袭的缘故,他必须将更多的兵力布置出去以防不测,这使得几乎所有的士兵都没有办法得到有效的休整。

    所以,除了一直跟着自己的四五千老人,之前收编的那帮子叛军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怯战与畏战。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之前他们造反跟着的老大是一个山寨里出来的,已经有了几年的感情基础,大伙搭伙出去造反是为了共同富裕。

    可是现在跟的老大是半道碰上的,加入属于迫不得已保命。

    为了保命把命搭进去。

    这话听着都滑稽。

    堂下跪着前来通风报信的谢三石手下,此时也是欲哭无泪。

    他也不想打,因为此前三天的战斗,东边正面战场的压力越来越大,所以原本只是佯攻的南面也不得已加大了进攻力度,身边不少弟兄已经埋骨城下。

    讽刺的是,白天要跟眼前的人拼命,到了晚上,却还要溜进来给他们通风报信。

    若不是为了那白花花的银子,他可是打死也不干这作贱人的脏活。

    好在谢三石作为林悟贤的嫡系,银子是舍得花的,如今他已经攒够了给儿子娶媳妇的钱和自己的棺材本,剩下的余钱甚至还能去乡下置办十几亩良田。

    所以他盘算好了,如果自己能活着回去,这破丘八是决计不再当了,老老实实当个田舍翁就挺好。

    纪鸦在一旁见林阿凤着急上火,幽幽搭话道:“林老大,要不咱们主动去跟他们谈和,若是城里人真的哗变了,咱们可不好收场。”

    纪鸦的话直接让整个大殿瞬间寂静无声。

    林阿凤身子滞了一小会儿,随即转了过来,无声之下,却是张冰冷的脸,眼窝里的刀疤此刻显得格外阴森。

    纪鸦知道,自己说错话了,算是触了老大的霉头。

    “是我说错话了,林老大,你别放在心上。”

    林阿凤没吭声,只是慢慢走到纪鸦的面前,不等任何人反应过来,举起手里的烟枪便直接招呼到了纪鸦脸上,而且绝没有丝毫的手下留情,直接是将纪鸦整个人打翻在地。

    挨了一烟袋锅子的纪鸦嘴里此时正淌着血,身上则沾满了血渍与烟灰,一颗门牙被打掉,半边脸更是肿成一个猪头。

    晕头转向的纪鸦此时趴在地上,眼里还是天旋地转,林阿凤的举动却是在他预料之中。

    因为这个世界上,除了林阿凤他那已经死掉了的老娘,就是自己这个从十八岁时就跟在他身边的小老弟最了解他。

    不过此时的林阿凤还没有消气,走到纪鸦的身边又是将烟枪扬起来,手下人见状赶紧上前去拦,不然说不定真要闹出人命。

    被拦下来的林阿凤没有去搀扶纪鸦,而是示意一旁的人,自己则背过了身,缓缓才吐出一句话。

    “以后别让我再从你嘴里听到这种没出息的丧气话。”

    “是……老大。”

    回到了自己的住处,纪鸦在亲卫的搀扶下坐到床上,一旁是给他处理伤口的郎中。

    “林老大这也太过分了,为了一句话怎么能下这样的狠手呢。”

    纪鸦听在耳里,却是睁开眼瞪了那人一眼,抬手做打状。

    “你少嚼舌根子,再敢说这种话我就撕烂你的狗嘴。”

    “咱又没说错,本来……”

    这边话没说出口,纪鸦已经是一脚踹了过去,给亲卫踹翻在地。

    “滚出去。”

    “是。”

    “等等,你是叫蒋二吧。”

    “是,小的叫蒋二。”

    “行,下去吧。”

    ……

    位于广州城外东南面的莲花山,与此前在潮州时提到的莲花山脉不是一个东西,后者是贯通广东东部的巨大山脉,前者则是位于广州沿江位置的小山,虽然是小山,却是这个区域里难得的高地了。

    李澹此时就赶到了莲花山上,目的很简单,他需要一个制高点俯瞰广州战局以及东南入海口。

    作为视野的高点,他在这里既能观察到前线的战况,又能适时的将信息传递到海上。

    至于为什么要把信息传递到海上。

    看看此时下锚在珠江入海口的十三艘大帆船就知道了,除了此前的八艘,缇娜又从葡萄牙和西班牙商人手上买来了五艘大帆船。

    更牛的是,其中一艘西班牙大帆船,甚至连船长带水手,都直接打包投到了李澹的麾下,大帆船贸易也不做了,墨西哥也不回了,就是跟着李澹混。

    要说李澹哪里来的这么大魅力。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

    李澹给的实在太多了。

    除了丰厚的报酬,这边还有热闹的集市,琳琅的商品,缠绵的青楼,没事煲汤喝茶,遛鸟观日,这生活岂不惬意的很。

    最关键的是,不用再担惊受怕的在海上漂几个月,这个年代远洋航行,就是在赌命。

    至于家,除了部分富有冒险精神的贵族外,欧洲出来跑船的,哪个顾得上家?

    一出海就是一年,家对他们来说只是个名词,海上的男人从来都是四海为家。

    至于实在不愿留下来的,缇娜也很贴心,会安排他们上别的大帆船顺路返回。

    除此之外,所有船只的武器装备也都做了升级,其中吨位最大的大帆船上,最底层炮甲板上已经装备上了三门二十四磅炮。

    直观点说,这个口径已经赶上常规意义上的红夷大炮的炮管口径了,威力只大不小。

    当然,这对目前李澹的帆船来说,已经是极限,毕竟李澹手上的还只是大帆船,不是几十年后的风帆战列舰,但对于同等吨位的船来说,此时的火力等级已经不具备可比性了。

    因为单从装备上来讲,没有任何一艘武装商船能与李澹的船相比。

    毕竟,没有商船会把珍贵的载重全用到火炮与弹药上去。

    眼下,全副武装的这十三艘大帆船在海面上蓄势待发,就等着山上的信号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