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晚明海王 » 第一百一十五章 徐渭的下落

第一百一十五章 徐渭的下落

    进到江淮文社之中,讲学广场旁便有座二层的阁楼,吴时来正在其中等着曾朝节与李旦。

    “幸会幸会,敢问哪位是植斋先生?”

    吴时来站起身拱手以礼,一旁的曾朝节则是回之以礼。

    “见过悟斋先生。”

    随后,吴时来又看向一旁的李澹,也笑着道:“这位便是刘兄信中所说的李澹吧,没想到一省的海道大人竟然如此年轻,果然青年才俊。”

    李澹拱手回道:“见过悟斋先生。”

    话音刚落,李澹便是抽出原本别在腰间的折扇,咔地一开。

    只是这样一个不经意的举动,让原本已经坐下去的吴时来的一声猛地又站了起来,怔怔地望着那把折扇上的字。

    “虚怀若谷,谦恭自守……李老弟,敢问这折扇你是从何而来?”

    李澹此时方才道:“乃是家师赠予在下的。”

    果然吴时来听后瞳孔一震,随即从桌后出来,脸上的表情也顿时热情殷切了几分,走上前握住李澹手道:

    “李老弟所说的家师,可是徐阁老?”

    李澹故作惊讶道:“正是,悟斋先生怎么知道?”

    此时吴时来紧握着李澹的手,重重拍了两下,激动道:“这把折扇当年在徐阁老身边寸步不离,我怎能不识。

    实不相瞒,在下亦是徐阁老门生,如此这般,你我岂不是同门师兄弟,来来来,李师弟,快快这边入座。”

    说完,吴时来拉着李澹便是坐到他身边,不经意间却是把曾朝节给冷落在一旁。

    而曾朝节此时也是看傻了眼,心想这李澹何时成了徐阁老弟子?

    徐阁老何许人也,大江南北哪个不知道他的名声,早知道李旦有这个身份,凝斋书院何苦办的这么苦哈哈。

    李澹入座之后这才坦言道:“在下也深知家师德高望重,所以才不愿主动提及,不然在旁人听来,恐有狐假鸱张之嫌。”

    显然,吴时来对李澹的这个说法非常满意,不自觉与李澹拉起了家常,主要是关于他与徐阶的点滴往事。

    这样说来也不奇怪,毕竟吴时来本人相比于其本身的功绩,确实与徐阶的这层关系才是其能从众人之中脱颖而出的原因。

    “师弟,我看信上说,你们在福建海澄办了个凝斋书院,可有此事?”

    “那还能有假,说到这里,悟斋师兄德高望重,名传四海,不知何时有空也来我这书院讲学看看?”

    受到了李澹邀请的吴时来捋须大笑,当即应允。

    其实此举对于二人来说属于双赢。

    一方面文坛名士去当地讲学,可以大大提高书院的知名度,尤其吴时来作为江淮文社的领袖之一,其影响力不可谓不大。

    但反过来说,吴时来去讲学,也是变相在拓宽自己的影响力。

    首先李澹办的书院属于公益性质,无论站在什么角度,这就是绝对政治正确的一件事,而吴时来去为一家公益书院讲学,那自己在儒林的名声自然会更响。

    而在一旁的曾朝节此时心中已是暗喜,默默佩服起李澹来。

    三言两语之间,居然就说动了吴时来。

    寒暄过后,李澹这才进入正题,向吴时来打听道:“师兄,实不相瞒,其实本次来金陵,乃是为了寻找一人,还请师兄助我。”

    吴时来摇起折扇,非常爽快地答道:“师弟开口了,做师兄的哪有不帮之理,尽管说来。”

    “不知道师兄知不知道,徐渭现下在哪?”

    听到徐渭的名字,吴时来扇扇子的手顿时停了下来,脸上露出一副嫌恶的表情,随即缓缓道:

    “徐渭其人,狂妄无边,行事妄悖,而且此前还做过严党帮凶,师弟找他不知所谓何事?”

    说到这里,李澹与曾朝节都知道吴时来跟徐渭不对付了。

    不过李旦还是没有隐瞒,直接把目的告诉了吴时来。

    “我现居巡海佥事,深知如今福建海患严重,徐渭此人曾做过胡宗宪的幕僚,乃是其谋主,无论怎么说,其虽曾是严党一员。

    但其是真才实学,如今张相公秉政,最重务实,我用徐渭为我抗倭剿匪出力,也算是他将功补过了。”

    李澹是特意提及倭患,因为吴时来其人一生最得意的功绩,便是其任松江推官之时倭寇叩城,吴时来放难民进城,随后亲率数百弓弩手出城与倭寇激战并得胜。

    “倭寇的确是我朝边防大患……行吧,师弟,你在其位谋其政,自然是理所应当,不过师兄还需告诫你一句,徐渭此人做事想法都颇为偏激,你可用他,却不可尽信于他。”

    “自然是听师兄教诲。”

    看见李澹谦恭的态度,吴时来自然是满意点头,随即答道:

    “徐渭大概三个月前来的金陵,其刚到金陵,便在笪桥摆摊卖字卖画,一时间轰动了整个金陵。

    起初不少文商掮客对他推崇备至,包括我们江淮文社在内的不少文社也都想接济于他,可是此人性格狂狷放荡,过于古怪了,后来惹上了不该惹的人物,在金陵城也就待不下去了。”

    李澹一听随即心沉了下去,忙追问道:“难道徐渭已经不在金陵?”

    “不在金陵城内,但是却仍在金陵,大名鼎鼎的云谷禅师跟徐渭很对胃口,二人现在就住在金陵城外栖霞山的栖霞寺内暂居。”

    听到这里,李澹心下松一口气。

    若是徐渭走了,那他这趟可算是白来了。

    这边问到了徐渭的下落,李澹便于曾朝节拜别吴时来。

    二人出了江淮文社所在的书院大门,李旦这才小声与一旁的曾朝节道:“看来我这个师兄与徐青藤有些过节。”

    曾朝节却是从旁道:“徐青藤确实行事作风轻率了些,但我觉得倒也没有他所说的那么夸张,我更在意的是他口中所说的徐渭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

    “对啊,也不知道是什么人。”

    曾朝节冷笑道:“这金陵是大明南京,应天府首邑,多少达官勋贵在此,一不小心得罪到什么大人物都不值得奇怪。”

    天色渐晚,二人也在城东找了间客栈留宿。

    待到翌日天明,雇了一辆马车,便是径直向栖霞寺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