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修仙,从在仙魔谷捡尸开始 » 第七十三章 青色小人

第七十三章 青色小人

    当神识所化的叶心冲入到敌阵正中央时,身上已被刺得千疮百孔,更有十三把断剑扎在他的身体各处。

    若不是依靠那股狂涓之意苦苦挣扎,此刻他的意识早已进入弥留状态。

    只差一点,他就能将银磁剑意的方位彻底锁定。

    这时,一个刚刚由血雾重新凝聚的徐北豹出现在他的身侧,看到叶心如此虚弱,刚成型的徐北豹毫不犹豫地一剑刺出。

    随着断剑与血肉摩擦的声音响起,叶心剧痛的头颅中出现一道白光,白光所在的位置正是银磁青光剑意躲藏之处。

    找到你了!

    叶心心头大喜,不去管四周围追堵截的徐北豹,猛地向上一跳,越上敌人的肩头,踩着脚下的大军,急速向银磁青光剑意藏身之处奔去。

    银磁青光剑意通过徐北豹的怨念,将叶心的举动看在眼里,发现自己暴露,顿时慌乱起来,一边操控着怨念对叶心进行阻拦,一边飞速在灵剑内逃窜,妄图躲避叶心的追击。

    但这一切都是徒劳无功,一旦被神识锁定,便再也无法藏匿,它的一举一动都在叶心时刻监控中。

    二者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终于在一刻钟后,叶心第一次看清了剑意的真实面貌。

    前方,银磁青光剑意正化为一尺高的青色小人急速狂奔。

    青色小人一边逃跑,一边回头查看叶心是否追来,当看到叶心的身影时,小人竟停下了脚步,不再逃避。

    看到这里,叶心也放慢了速度,在小人身前站定,也不管它能否听懂,开口问道:

    “怎么?不跑了?”

    小人也不回话,似懂非懂的歪了歪头,青色的眼睛在叶心身上反复打量。

    突然,整个小人化为一把三尺长剑,直冲叶心而来。

    面对着来势汹汹的攻势,叶心罕见的未躲未避。

    当长剑没入身体后,神识化作的叶心身体变得越来越淡,逐渐消散,最后,这片空间内只剩下银磁青光剑意。

    剑意成功得手后,再次化为青色小人。

    摸了摸自己的脑袋,青色小人仍旧有些不敢相信,本以为是一场苦战,没想到却如此轻松的击败这个难缠的敌人。

    里面的真实原因,青色小人想不明白,也不愿意多想。

    这股银磁青光剑意毕竟是徐北豹所炼,刚成型不久,智力还不如一个三岁的小孩,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在按照本能行事。

    看到入侵者被自己击败,蹦蹦跳跳的就要回到自己的怨念大军中。

    可他还未高兴多久,刚走出几步,便抱着脑袋在地面上滚作一团。一股不属于他的意识从他脑海深处传来,要将原有意识彻底抹除。

    青色小人拼命反抗,对着虚空拳打脚踢,但都无济于事,敌人正在他的身体中兴风作浪。

    直到这时,他才明白中了叶心的计谋,就在二者相互接触的那段时间,叶心已将神识与银磁青光剑意彻底融为了一体。

    如今银磁青光剑意中,叶心的神识占据上风,在他的控制下,青色小人甚至都无法化为飞剑。

    叶心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紧绷的神经能够暂时得到放松,炼化剑意却是凶险万分,其中各种滋味只有经历着才能懂得。

    现在需要的只有时间,再花费一段时间,他就能将银磁青光剑意彻底炼化,那时他将会有一道真正属于自己的剑意。

    ……

    地藏国,皇城,朝堂大殿。

    今日,地藏国国主仍旧未上早朝,但他传出的一条圣谕,却让文武百官彻底炸开了锅。

    谕旨上传令,从今日起,地藏国皇城打开各处城门,放灾民进城,并打开粮仓,进行赈灾救援。

    圣意一出,反对声不绝于耳。

    其中反对之声最响的就是户部尚书陈行知。

    国库内的粮食到底还有多少,地藏国国主或许不知,作为户部尚书的陈行知却一清二楚。

    连年洪灾,加之苛政赋税,国库中的存粮早已所剩不多,供应皇城内的百姓尚且不足,近日来皇城飞涨的粮价便是佐证,哪还有余量再去赈济难民。

    可以预见,如果将难民放入皇城中,那将会是一场灾难。

    因饥饿失去理智的的难民,将会疯狂抢夺城内百姓的口粮,到了那时,整个皇城再无宁日,没有任何补救的机会。

    地藏国国主的这道旨意,非但不是在救人,反而是在杀人,让更多无辜之人为了这场“天灾人祸”进行陪葬。

    以往,国主虽然荒淫无度,臣子们尚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他这次的昏招,极可能让整个地藏国陷入灭亡,数百年国祚毁于一旦。

    坐在皇帝位置上的是身体虚弱的四皇子,国主多日不曾上朝,便将他推到了台前。

    此刻殿内,以户部尚书为首的大臣,黑压压的跪倒一片。

    四皇子天性胆小,从未见过这种场面,面对臣子们的谏言,他听不懂所言何意,更不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瘦弱的身体止不住的颤抖。

    陈行知看到四皇子这副不看的模样,心里清楚这是国主的缓兵之计。

    既然如此,他陈行知就要加上最后一把火,一定要将国主逼到台前。

    在坚硬的地面上重重的磕了三个响头,陈行知声泪俱下,哀声道:

    “治国如治病,臣子之谏如良医药方。如今地藏国顽疾难处,已是病入膏肓。

    而陛下却讳疾忌医,视臣子进谏为害人毒药。

    国之灭亡,已近在眼前。

    若陛下不能悦纳良策,祛除国家弊病,使国泰民安。

    臣,愿与地藏国同生共死,祈求陛下成全。”

    陈行知这段话情真意切,将殿内大臣的救国之心全部点燃。

    情绪瞬间爆发,若地藏国国主仍不出面回应,马上就要有人撞死在大殿之上,以死进谏。

    就在此时,大殿最前方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

    声音不大,落在众人耳中却如同天籁,声音来自皇位的后面,从位置上判断,来人很可能就是地藏国国主。

    嚎哭臣子也止住了哭声,静待来人的出现。

    又过了一会儿,国主瘦弱的身影终于出现在众位臣子面前。

    与之前相比,国主的身材仍然瘦小枯干,但此刻却是神采奕奕,状态极佳,丝毫未被地藏国的内忧外患所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