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世上无神?朕的国师就是真仙! » 第 61 章 吉兆

第 61 章 吉兆

    老蔡头儿是怎么也没想到,就因为他早上少喂倔驴一把豆沫子,结果这犟劲驴竟在距上京还有五里地地方撂担子不干。

    一头囊进路旁沟壑中,将满车货物掀翻在地。

    若非遇到好心人经过,恐怕他这把老骨头就要交代在这儿咯!

    “太谢谢你了后生。”

    老蔡头止不住朝这位俊后生道谢,老眼里都泛起泪花。

    “要不是你,俺可真不着该咋弄嘞。”

    那个戴着箬笠的年轻人拍了拍手上灰尘,温和笑道:“举手之劳而已。老丈没伤到吧?”

    “木有木有!”

    老蔡头连连摆手,接势上下打量着他。

    这俊后生看上去清秀,可力气是真够大的!单手就将板车掀翻过来。

    有这力气去拉磨不比驴强?犁地都能多犁两亩!

    也不知道这俊后生婚娶了没?说起来二哥家的孙女也到年龄了...

    那人似乎从他的眼中察觉到了奇怪的欣赏感,连忙转移开话题。

    “老丈若是要进京可要赶早了,等会下雨可就麻烦咯~”

    “下雨?”

    “呵呵,是晴天雨。”俊后生竖起指头向上指了指:“可是罕有的吉兆哩!”

    老蔡头才注意到这后生穿戴严实的雨具,又抬头看了眼天,暗道真是个怪人。

    明明今天晴的大好,云也淡风也清。哪里有会变天的样子?

    “你这后生尽打趣老儿。”

    他一边说着,一边抄起鞭子就要拉回犟劲驴。倒也奇怪,这驴平时不打上一顿根本不动弹,这会却老实的很。

    重新栓好粗麻绳,这次系了个死结。使劲拽了几下依旧稳当后,老蔡头这才坐回车前,拍了拍一旁让出的座位笑道:

    “后生,你也是进京的吧?来来来,让老儿捎带你一程。”

    “不必,不必。”

    那后生摆了摆手:“还没到时间。老丈且快速去吧。”

    “嘿,还害羞了。”

    老蔡头劝了几次无果,便不再坚持。又感谢一番后便扬鞭抽打驴屁股。

    远远拉开一段距离后再次回首一望。却见那个后生仍停留在原处,

    “真怪。”

    …

    …

    上京城,南门前。

    就算进京的队列排成四列,可关卡检查的仔细,队列进程依旧缓慢。

    老蔡头紧赶慢赶还是来晚了一步,只能排在队伍最尾段,好在有几个熟人能唠会儿嗑。

    有人叼了个草根,仰在板车上枕着手,侧脸问道:

    “老兄几个,是来凑热闹的?”

    “嗐!瞧您说的这是什么话。”

    一个麻子脸拍了拍车后的箱子,挺着胸说道:

    “这不听说陛下又要选妃了嘛。那些小国的人都往上京城凑,咱不趁这个机会赚点儿是点儿~”

    说起这话时,麻子脸的语气总往上挑。

    不过这番话倒是引来了众人认同,就连一向老实巴交的老蔡头也是连连点头。

    别的不说,大同国民认同感还是相当足的,谈起其他小国时不经意间会带有高高在上的自豪。

    其中一名马夫与老蔡头儿是旧相识,聊着聊着便问了句。

    “老兄,你这次带的什么好东西?”

    老蔡头儿人实在,没听出他话中的试探之意。笑呵呵的掀开一个土坛子。

    “就是一点自家腌制的酱菜土酒,不值钱,呵呵不值钱。”

    “唉~老兄这话就错了。那些小地方的人可就好这口哩~”

    那人确定了老蔡头儿对他没有什么竞争后松了口气,而后伸头撇到几个坛子有些裂纹。难得大发善心提醒一句:

    “老哥行车还是缓些吧,瞧你这土罐子可都要裂开了。”

    闻言,老蔡头儿回头看后愣了下。

    “喝!摔的这么严重啊。”

    见众人望来,他便将刚刚发生的事都讲了一遍。

    “那后生虽是好心肠,却是脑子不太好嘛。这天明明大亮着,怎么会——”

    正在这时,天色像是为了反驳他的话,漠漠向昏黑。

    “噫~!乖乖,还真有点邪乎啊。”

    当老蔡头儿瞪大眼低声呢喃时,其他马夫却是麻利的摊开罩布盖上货物。

    麻子脸站起身,望了眼队列速度有些发愁。

    “哎…这鬼天气说变就变!俺的货物可不禁淋呐。官爷儿们咋就不快点查嘞?”

    另一人吐出嚼烂的草根撇撇嘴:“当官的咋会管咱死活?货物就算全淋坏了,该交的税也是一枚铜板也不能少!这都是命啊。”

    老蔡头儿也是焦急不已,双手合十朝天小声念叨。

    “赶快吧、赶快吧!老天爷保佑保佑啊…”

    忽然,队伍最前列响起一阵喧哗声。几人抻着头本想凑个热闹,没过一会儿便看到官兵们将大门完全打开,紧接着,队伍快速向关内快速移动。

    “这啥子个事?”

    “好像是不查了?连关税也不收了!快快快,赶紧进去啊。别一会这群当官的再改心思。”

    “......”

    “今天真是怪了!”

    老蔡头抬头望了眼天,莫名想到那名后生说的话:

    “晴天雨啊,可是吉兆哩!”

    ...

    升斗小民哪里会在乎此事有多么反常?

    对他们而言,能省下几枚铜板便是天大的喜事了!

    而此时的连征,连京尹大人却是一头雾水。

    他不敢置信的再次向身旁问道:“你确定?”

    副官坚定的点了点头。

    “此乃下官亲眼所见。不仅左右监门卫,还有金吾卫、千牛卫等,全都已聚集在南门前。”

    “嘶~~这都是什么事啊...”

    连大人痛苦的捏揉着眉心,心思杂乱。

    普天之下,能调动十六卫的只有宫中那位。

    但...调动如此多的兵力于南门,究竟是为了什么?

    若是有外敌入侵也该是紧闭城门才对啊!

    自从端午佳节京城大范围走水后,朝上乃至整座上京城都变得有些奇怪了。

    连大人本以为自己事后会被罪责,至少乌纱难保。然而,忐忑的熬到次日,他仅是被轻飘飘的敲打了两句。

    后来,连大人为了赎罪亲自监督灾区重建。

    却总会瞥到某些大人物提着礼盒在街上闲逛,还听到有人隐晦的打听一位大先生的消息。

    今日又有这么一遭...

    想不通!

    怎么也想不通!

    这时,守在街尾的小官慌慌张张跑来,禀告道:

    “连大人,已经看到其他大人了。”

    “嗯,你下去吧。”

    连征挥退属下后,暂时搁置心中担忧。精心整理起发冠,一向不苟言笑的脸上更是挤出一抹略带讨好的笑意。

    走到路边站定,远远便望到为首几人身着青裳官服上纹九章,腰间挂金玉流苏佩剑。头戴衮冕,青珠串成九旒。

    见到来人的衣着后,连征弯腰恨不得能抵住地面!

    “下官连征,拜见宰相大人、太师大人…”

    问候时他浑身都是颤的。

    按照他的官职,寻常可没资格接触这些大人物。这些大人称为‘大同的半边天’都不为过。就算是大朝会时也不一定能见他们一同出行。

    今日是怎么回事?

    来人走近,领头的公羊宰相朝他拱了拱手,平和至极。

    “劳烦连大人维持秩序了。”

    ‘宰相大人居然记得鄙人?!’

    连征顿时感动到面部上红,忙把头更压低几分遮掩脸上兴奋。

    “宰相大人言重了!此乃下官职责所在。”

    “嗯,不错,不骄不躁。”

    公羊宰相等人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他。

    “行了,你把事情交给下面去做。也跟着来吧。”

    大人们虽没多说什么,但连征还是听出了一丝不寻常味。抱着手暂时告退后,先下去吩咐了。

    …

    此刻,聚集在南门的不仅有官与兵。

    还有乌泱泱的一群好事群众。无论男女老少,富贫贵贱者,皆摩肩擦踵,翘首打量。

    吩咐过副官的连征在官员队列中比对一下。

    按照他的官衔,也仅只能站在队伍中端外侧。

    察觉到这群屁民满是好奇的眼神时,他皱起眉颇为不喜。

    不过,既然宰相大人都没说什么,他一个从四品的‘小官’也不好去驱逐,若是惹人生厌坏了好印象就糟了。

    周围官员在往日也是身居要职,人中翘楚。可现在在队伍中,也只能安静缩起脑袋,生怕会出一点差错。

    在这么多人的注视下,不由自主的紧张慌乱起来。

    下意识挺胸收腹,甚至会因担心呼吸会出错而刻意调控!

    但越是在意,便越容易出错。

    额上冷汗直冒,连征只能阖起眼调理呼吸。

    “吸吸呼~~”

    直到一阵音浪传来盖过了嘈杂的议论声。

    “圣上~驾到~~!!!”

    皇上?!

    连征猛地睁开眼扭过头去。

    平民已自觉让开道路,如耗子见到猫般匍匐在地颤抖不已。

    两侧跪拜声中,一抬环绕金色绸缎流苏的华贵龙辇,由六匹高头骏马拉动缓缓行来。

    官员们无论官职高低,也跟着跪成两列。

    “臣,拜见陛下~!!!”

    龙辇经过众臣后并未停下,随行的一名厚嘴唇宦官大着嗓门宣读圣言:

    “请诸位大人起身,且随圣驾一同出城相迎。”

    相迎?!让陛下出城相迎?!

    普天之下,究竟何人有此殊荣?!

    莫非是南国的皇帝不成?

    不!不可能!

    连征心下否决了这个荒谬的猜想。

    若是淮楚王在世还有可能,可现在南国的皇帝不过是个六岁小儿。

    一个傀儡皇帝哪值得陛下在乎?

    震惊归震惊,脚下却不敢慢。紧紧跟着队伍随着龙辇挪动,又要提防踩到前一位的鞋跟。

    没办法,随行的人实在太多了。圣上出行,倾城相随!

    升斗小民也跟着瞎参乎,从街南排到街尾甚至还要拐几个弯。为一睹圣荣万人空巷,人挤人连成海,乌泱泱一片望不到头!

    不过走了两里有余,便累的连征满头大汗。压低动作,掏出袖中锦帕擦拭冷汗时。

    “滴答~”

    手背泛起一阵冰凉感。

    向上一望,却看到大晴天里竟下起了如酥小雨。雨星子落在脸上还有几分余温。

    “这天气…”

    …

    突如其来的细雨打乱了众人步伐,糟乱声止不住沸沸扬扬。

    绝大多数人都没能预料到这种情况,因此并未带雨具。

    除了那个记起后生所说话的老蔡头儿,早在看到雨星子落下时便展开一张大兜布,为周围人避雨呢。

    “老爷子真是料事如神!”

    借着避雨的年轻人竖着大拇指赞道。

    “我…”

    老蔡头想说,这也是别人告诉他的。可听着周围人的恭维,这会却怎么也不好意思说出口。

    “快看!那边有人来了。”

    众人顺着指尖看去,远远望到一名赶路客正拄着竹杖,背上背着一个大背篓,头戴箬笠肩披蓑衣,脚步轻快而来。

    左千牛卫中郎将,‘锃’的抽出御刀,明晃晃刀光闪烁。

    向前一步拦截,呵道:

    “来者止步!”

    那赶路客脚步一顿,停在了三丈外,被千牛卫团团围住。

    为了陛下的安危,就算一刀斩了这不知名之人也算正常。

    但陛下有过交代,中郎将只能警惕着询问道:

    “你是何方人士?又要去往何处?摘下遮掩,速速回答!”

    那人被呵斥声吓了一哆嗦,畏畏缩缩的摘下箬笠。

    见证真容的众人不由有些失望:仅是一张平平无奇的老人脸。

    若非要说有什么特别的,就是这老叟眼角皱纹较多,显然是个爱笑的。

    老叟抱着手拜了拜,慈祥笑道:

    “回禀官老爷,老朽以贩书谋生。怎么,现在贩书也犯法了?”

    “少强词——”

    中郎将正要说什么时,忽从龙辇之中传出一道威严询问。

    “哦?不知贩卖何书?”

    “呵呵呵,那可就多咯~”

    老叟抚着银须,笑的眯起眼缝。指了指身后的背篓说道:

    “老朽这草框子里,容纳有千万年之慧。上可知天文,下可晓地理。可以通玄妙,可以明是非。”

    “只是,老朽贩卖这些书啊,有两条规矩。”

    “一,无缘无分者,不卖。”

    “二,付不起价钱者,不卖!”

    闻言。

    在场所有人心中同时啐骂一声:老骗子。

    还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你就吹吧你!这番话摆明了就是街角常见的神棍骗子话术。

    也不知这人是憨还是傻,竟敢骗到陛下头上!

    ‘咔哒~’

    龙辇扶开,走出一人佩玉带,戴金冠。亮堂堂一身龙袍贵不可言,明晃晃一柄长剑华贵庄重。

    弘帝挥开宦官搀扶,缓缓走下龙辇来到那老叟面前。

    沉声询问:“不知寡人可与你有缘否?”

    所有人都替那个老头捏了把汗。

    暗道他胆子是真大,在皇帝面前,居然还敢抻着头朝前上下打量一番。

    “有,有,有!老朽这里恰好有两本书与你有缘哩!”

    老头放下了背筐,埋头翻找一阵后,从最底部翻出一本沉积已久的破书。

    他先掸了掸书上灰尘,朝着书缝中吹了一口气。

    只见书封面上写了四个字迹模糊的大字:《齐民要术》!

    “这书...”

    弘帝皱了下眉头,目露些许不满。

    可那老叟却像是没看到,自顾自地介绍道:

    “你可别小看这本书,要是悟懂了里边的学问,这天下的人都不会再饿肚子哩~”

    弘帝流露出一丝意动,却没急着去拿:

    “那,另一本呢?”

    “哦,那你等等...”

    老叟漫不经心地又从竹筐中翻出一个花布包裹。一把粗暴将外皮撕开。

    与烂布包裹不同,内里竟是一本纸页薄如蝉翼,通体剔透明亮如玉石的奇书!

    封页上仅雕刻两个字——《登仙》!

    “这本书就更了不得了!”

    “学成后可历百劫而不死。不沾因果,不堕轮回。教你超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

    那老叟一手玉书,一手破书。笑呵呵的同时递上前来。

    “大老爷,你会选择哪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