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侠客风云之紫陌笑红尘 » 第三章 初识东方未明

第三章 初识东方未明

    从驿站并不舒适的床上起身,李尧然早早就出了门,从村外看过去,杜康村不算大,倒也有山有水,风景宜人。

    李尧然和刘叔跟着回村的村民,来到村庄的入口。杜康村被一堵低矮的石墙所环绕,石墙上的青苔显得格外沧桑,村庄的入口处矗立着一座比石墙略高一筹的竹制大门,大门上覆盖着一茅草顶棚,为过往的行人提供遮雨之处,大门的两侧悬挂着两个红色的灯笼,显得神秘而又温暖,仿佛是村庄的守护者。

    入口旁不远处是一座古朴的土地公小庙,小庙在一片竹林之中,小庙的神龛由土坯搭建而成,屋檐下挂着风铃,在微风吹拂过时发出清脆的叮咚声。

    李尧然来了兴趣,顺着庙前的台阶而上,映入眼帘的是浮现在神龛的表面精美通雕,神龛旁边站着一位村里来的夫人,她正虔诚的双手合十向土地公祈祷,妇人听到背后传来的脚步声,回头向两人介绍着自己,她叫芳姨,是村里面的一位妇人,这里的土地公很灵,欢迎两位远方来的客人。

    李尧然发现妇人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便开口询问,妇人礼貌地说,“之前许愿自己家孩子乡试顺利,得土地公显灵,今天来这里是为了还愿,准备做一桌丰盛的菜肴,但最近闪了腰,行动不是很方便,因此特别的苦恼。”

    李尧然看着妇人虔诚地模样,不由地想起来远在蜀地的母亲,母亲以前也不少去庙里面为自己许愿,心头一软,便问起妇人需要准备什么东西。妇人说为她带来鸡肉,草鱼和山猪肉各一份,作为三牲祭品即可。

    李尧然一口应下,告别妇人,和刘叔向杜康村走去,随后便踏进杜康村大门。

    “少爷,我去采购芳姨所需的祭品,晚些时候见。”

    “好的,刘叔,你去忙吧。”

    两人分开后,李尧然顺着村中心的喧闹声音走去,原来是一处面摊,摊位前围满了人群,挤进排队的人群,才得以一观摊位的情况。

    老板娘头疼地看了一眼人群,和旁边的伙计说:“去村子南边找钓鱼的易西月,先替我和他道个歉,就说我前几天说他送来的鱼不新鲜是错怪他了,然后麻烦他搞几条新鲜的鲤鱼送过来,近几天来吃面的人太多,我们这食材有点不够了。”说完以后,转头向面前排队的食客说:“外地来的朋友,咱家的鲤鱼培面可是一绝,大家排好队,一个一个的来。要是等不及了,隔壁酒馆还有名菜酒煎黄河鲤鱼,用的就是咱村的杜康酒,大家也去尝尝。”

    李尧然看着老板娘把去好鳞的新鲜鲤鱼切片,用盐、酒、姜葱等进行腌制调味,然后把准备好的面团擀成薄片,接着将薄片切成细条。在原材料准备好了以后,老板娘把清汤倒入面前的炖盅中,接着把处理好的鱼片放入盅里,加入了姜片、葱段等调味,然后进行慢炖,待盅中噗噗起泡后,把培面加入其中,等培面煮熟以后捞起来放入碗里,最后再把煮好的鲤鱼片浇在面上,淋上鲜美的炖汤。一套动作,行云流水。

    李尧然看着那些坐在那喝着汤,发出咕噜咕噜声音的食客,不由地抿了抿嘴唇。在坐下来以后,面对身前的鲤鱼培面,早就按捺不住肚中的馋虫,大口尝了起来。那鲜嫩的鱼肉,搭配滑爽的培面,入口香醇,汤汁浓郁又又清爽,口感丰富且有层次,培面仿佛在舌上跳舞翻滚,鱼香从培面里渗透开来,简直是独特的享受。

    “小小的杜康村便有如此美味,想必洛阳也一定不会让人失望。”一边喝着面汤,一边观察着人群,有不少外来的旅人,其中大多携着刀剑。

    一刻钟后,李尧然离开了面摊。

    ......

    “圣堂一战中,英雄小虾米以一人之力,力挫武林十大高手,终于成为天下第一,傲视群雄的传说。此后,江湖之中再也无人见过英雄小虾米的踪迹。”一位白帽高悬,身披白色长褂的说书先生说着小虾米前辈的故事。

    “真无聊,阿福,小陈,咱们回去吧。”用带着珠宝的手抠了抠耳朵,黄骆皱着眉头十分不屑,此人随即带着两个手下转身离开,腰间宝石在阳光下十分刺眼。

    “呵,一个纨绔子弟。”人群中的李尧然冷哼。

    “哈哈哈哈哈哈!”说书先生身前不远处,有一青衣少年放声大笑。

    “一个傻子,脑子有病。”人群中的李尧然用手捂着眼睛。

    “这位朋友何以笑得如此畅怀?是否是小生所说的故事,听得太过滑稽了?”说书先生不满地问着。

    少年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腼腆地笑了:“真不好意思,先生方才说的小虾米前辈的故事,尤其是圣堂大战十大高手这段,是我最喜欢的片段。从小到大,我就对小虾米前辈十分向往。遥想当年,能人辈出,高手如云,但小虾米前辈却以一招自创的野球拳,打遍天下无敌手,成为武林盟主!在立于顶点之后,却又神秘的消失在武林之中,成为了一代传说。”

    少年顿了一下,眼神十分专注:“我听先生说的如此生动,不由得带入其中,幻想自己变成了小虾米前辈,所以放声大笑。”少年双手抱拳:“先生的故事十分精彩,我绝对没有讪笑之意,还请先生见谅。”

    “哈哈,小生和你开开玩笑,莫要介意。我听阁下笑声之中,充满凌云壮志,说不定阁下当真成为小虾米这样的英雄人物。”

    李尧然不禁哑然,若是在茶馆之中,这少年说不定就是那一边为说书先生捧场,一边嚷嚷着让客人多给点赏钱的“参市”。

    “乘先生吉言,其实我不是本地人,这回途径这里,听闻江大侠不日将在洛阳大开寿宴,想去瞻仰一回。再找一个门派拜师学艺,练就一身武艺,成为一个惩奸除恶的大侠。”

    李尧然叹了口气,人人都想惩恶扬善,但这可是一个逼良为娼的世道。

    “有志者事竟成,小生徐子易。是一个云游四海的说书人,小生有一本武林通鉴,上面记载着各种武林奇事。不知道这位朋友高姓大名?或许不久的将来,小生就能把阁下写入武林通鉴之中了。”

    “在下东方未名,还请徐兄多多指教。”

    人群中传来窃窃私语:“徐子易?难道是大名鼎鼎的江湖百晓生?”“倒是这东方未明,是哪里钻出来的山村野夫,行走江湖这么久可没有听说过这号人物。”也有人和同伴不怀好意地笑着说:“说不定这小子过不了多久就成了一抔泥土呢。”

    “未名兄好好努力。”徐子易用鼓励地语气说着。

    正当人群中的小孩吵闹着要徐子易讲其他故事的时候,徐子易身旁的负剑少年向他走了过去。

    “大哥,你不该这么暴露身份,来洛阳这一路,有不少人跟着。”少年在徐子易身旁低声说着。

    “无妨,他们跟不上我们。此次来杜康村就是想见见东方未名,别看他现在像个傻瓜,可他的身份可不简单。”徐子易同样用别人听不见的音调回答。

    “东方未名,当你知道自己是谁后,你又会怎么做呢?希望你能活到那个时候,暗中看着你的人可不少呢。我期待你以后能成为我一个好的故事。”徐子易喃喃道。

    “该去洛阳了,我们走。”只见徐子易和负剑少年两人如燕子一般,身体如同无重之物,踏空而行,穿梭在屋檐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好轻功,比我强。”李尧然感慨不已,那负剑少年和自己年龄相仿,武功却高出不少。

    围观的众人目瞪口呆,陷入沉默,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两人的轻功之妙,使得观者唏嘘不已。

    “格老子的,现在的年轻人都这么强吗,以后老子还怎么混江湖。”有人不满地宣泄着情绪,引起了不少赞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