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汉末群雄:争霸巅峰 » 第33章:官渡之战(三)

第33章:官渡之战(三)

    “石达开!你可知罪?”前几天跳了大神,已是耗费心力的洪秀全,营中修养,本觉得定是一场大捷。却听到了前线战败的消息。

    即便是自称贤者,也会愤怒,以仁爱著称的洪秀全也会动怒。

    杨秀清输了,是因为自身实力,比不过对方,还情有可原。可石达开能力这么强,怎么输的,还更难看了?

    洪秀全很是不解,自家太平军明明已经变强了很多,为何还是在正面搏杀上,打不过汉军?

    前不久,一战杀敌六万多,项羽浮尸数里的战绩是打出来的?

    洪秀全不解的原因,其实是因为,郭嘉给项羽写报告的时候,将刘敖等人的情况本来就了解的少,再进行淡化,把所有功劳都往项羽身上添。

    让洪秀全出现了错误的判断,项羽能行正面打溃敌军,为什么我不行?我除了我精通打架还差哪了?

    于是乎,洪秀全叫人拿起棍棒,对着石达开,先打军杖20棍,作为败军的惩罚。

    现在,官渡城也被夺了回去。当务之急,是需要破敌。

    这个时候,杨秀清献策说道:“大帅不如这样,既然我们已经溃退,而敌汉军那边,却没有丝毫懈怠,这明显是藏着预谋,我不谨慎,怕是会遭遇不测呀。”

    “不如找一处险要之地扎营,然后多造疑寨,迷惑敌军。”杨秀清来到洪秀全身边,细声道:“我们就如同起义之时,出的方法,既然孙曹二人善战,那就设下埋伏,等着敌方来攻。”

    洪秀全觉得是个好计策,当即同意。

    石达开被左右黄巾力士,擒住拿下。随后控住胳膊,拿起水火棍,不留余力的打完20棍,打完后内有淤血,受击处开始逐渐肿大,若处理不及时,内部怕是坏死不过没过。

    随后,洪秀全便对石达开表示,败军之罪你一力承担,这是勇气。本帅念你是个人才,索性给你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随后就将杨秀清的计策再说了一遍,让石达开点将前去执行。

    待到夜深人静。

    孙坚跟曹操早已筹备了许久,时机已到,探好了路,大军只取对方营帐,争取一鼓作气,打溃洪秀全。

    孙坚再一次带队进攻,一万骑兵,被他带出8000,其中2000留给孟德。

    月黑风静,山高路远,让经常在平原江河流域作战的孙坚,略微不适,在山野险要之地作战他并不擅长。

    “传我命令,衔枚静声,不可有大动静。”

    孙坚手拿古锭刀,派勇士作为先锋,冲在最前面。

    这些幽州将士,身上披着简袖甲,手中骑枪紧紧拿着,另一只手勒住缰绳。脸上也没有畏惧的情绪,个个人高马大,孙坚看在眼里,带着这样的队伍心中的情绪也逐渐放平。

    将要靠近营地时,各军已列成阵式,骑兵军阵如同一根锋利的箭头。

    “不得不说,黄巾军选的这块扎营地,竟然还有个上坡。”

    刚开始冲锋的时候,速度还不是很快,但随着冲刺带来的加速,马蹄的声音逐渐变大,反而和对方安静的大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待到孙坚带着8000骑兵冲杀进去时,看着里面少数的军队,乱作一团,孙坚拿起一根火把,丢出,其他人也早已做好了准备。

    黄巾军搭的帐篷营垒,纷纷开始燃烧起来,随着蔓延,走向无法控制的地步。

    孙坚还在高兴之际,燃起了兴致,号令麾下四将,趁势杀敌,随后赶紧撤退。

    这个时候,黄巾军营垒四门处,不约而同的显出光亮,孙坚细细望去,这团光亮越来越大。

    心中大惊:“不好!中计了!”

    赶快指挥8000骑,聚集列阵突围。

    孙坚做足了准备,夜袭敌军,奠定胜局。

    黄巾军也做了准备,就等着你来打我,你远道而来,带的兵又少,还被我四面围攻,胜率几乎渺茫。

    但很巧的是,孙坚带的部队可不是之前的江东义兵,而是幽州渔阳上谷两郡的突击骑兵,面对这种阵势,他们也面不畏惧,开始逐渐向孙坚这边靠拢。

    常年在边境与异族交战,而异族最擅长的就是待敌深入,一鼓作气,再而竭的时候,将你聚而歼之。

    中途若是在迷个路,耽搁了功夫,消耗和危险程度还会更大。

    带兵守营的,不是石达开,是洪秀全和李密,他们两个都想一雪留下的战败案底,一个想替自己恩师,报仇雪恨。

    四面围困部队,聚而歼之,可是孙坚这支部队,为了这次准备先前保存了体力,也没有经历大的战事,马喂足了草,人吃饱了粮。

    而黄巾军的步众,先前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又遭逢大败,能调集的兵力实在有限。而像一些协同家属部队,根本没有多少战斗能力。

    孙坚在绝境之下,也逼出了自己的技能【猛虎】,自身统帅+2,武力+4,全体武力上升2点。

    幽州骑兵列成两三人一行的长蛇阵,黄巾军战斗力和防御,相比之前有了大量的提升,但是和精锐骑兵一笔,就像凡人碰到了龙王,哪有赢的道理。

    在孙坚的带领下,原本就强的幽州突骑,面对如此困局,为了求生,也竭尽全力的爆发。

    两者加持之下,即使是有了包围优势的黄巾军,在骑兵面前,就跟野草一样。

    孙坚凭借领袖统帅的能力,瞬间有了摧枯拉朽的阵势,整个场面镰刀割过了黄草地,阻拦者,要么被马蹄踏死,要么被骑兵收割。

    强大的边防正规军,左一枪右一枪,敌军士兵,就一个接一个的倒下。

    这个时候,李密、洪秀全赶快指挥人,在门口处,封上鹿角木栅栏,若是寻常骑兵也就罢了。

    可是面对幽州突骑,光武开国的功勋部队。这具体有多大用呢?

    见对方想封路,哪能让他得逞?

    当即从袋中马鞍别袋中,提出弓箭,动作之标准,搭箭迅速,若不是知道他们是汉人出身。

    前锋羽箭先至,后面接连出手,如多米诺骨牌一样整齐有序。当今也就匈奴或者说蒙元的射雕手,可以与之对比。

    像什么并州,的凉州的,宁州的,虽然也很强大,但给人的感觉根本不对。

    以孙坚的眼光来看。这种东西,没有什么是先天的。

    而这种能力的诞生,除了出色的传承教导外,立交杂着血与泪的故事,这是战火中训练出来的队伍。

    孙坚见此,心中也升起了一股羡慕与求取之心,那就是,建立一支都属于自己强军。

    出色的骑射,把那些还在搬鹿角的黄巾贼,直接重击命门,当场毙杀。

    祖茂、韩当也带兵配合,提着兵器,冲杀入阵,一直杀到了领头,为后面以及孙坚的撤退,做足了保护。

    其中,祖茂跟随孙坚左右时,就常为后军,为孙坚断后,保证全军撤退。

    趁着留下的大半个通道,一跃而出,遁出升天。

    当然不死人不受伤是不可能的,但黄巾军的损失,显然孙坚的劫营部队来说,要惨的多。

    贪小便宜不成,还丢了西瓜,实在是让人,气愤无比。

    孙坚,带着人马过了下坡,开始不断提速,去找曹操的接应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