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汉末群雄:争霸巅峰 » 第98章:乱子

第98章:乱子

    鬼谷子起身就走,结束了这一次商量。

    今天的会议到此结束,辩倒了儒道两方,奠定了胜局,就是不宣判,欲擒故纵。友善的给他们留了几天时间,用于考虑。

    说还负隅顽抗,王老鬼可就要再用点纵横家的真本事了,自己就直切要害,不给他们辩驳的机会,用积攒的优势,用最后通牒就行。

    接下来的几天里,鬼谷子都没有出席,诸子百家,难得聚集。各门各派,分个漏点本事,相互探讨交流。

    从学术到武艺,从本事到思想。

    让不少人学到知识,拓宽了眼界,可以说受益匪浅。

    各门各派讲解的学术,都是各家基础,最浅的知识和道理,对于萧骏有些知识的人来说,是旧文重提。

    但对于那些不了解的人,这是个从无到有的学习过程,百家依此也收走了不少民间才俊,作为新弟子。

    给的条件也很丰厚,但若别人不愿意,强征绝对不行,算违反规矩,是要当场谴责的。

    最让萧骏关注的,还是儒家。

    儒学八门,在众人的视野之中,重新出现,其中七门都是独苗弟子,唯有荀況掌握的孙氏之儒强盛,门下弟子众多。

    儒家八学派的管理者,正是之前平衡出来的孔子,这个身份,可以说是十分的贴合。

    儒家掌门兼代表的郑玄,名声如何自不必说,自是一方大儒,可以说是两汉经学的集大成者,在思想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各门各派传承的东西,求是求不到的,不到级别,根本不可能被传授。

    一些独门秘籍,往往是只传承不展示的,对于一脉单传的风格,也有句俗语,叫法不传六耳(第三者)。

    而百家之会,却另有规矩,百家争鸣重在交流。展示与传播下层知识用于交换,让众人了解受益。

    不然他们邀请那些民间高手的意义何在?

    班昭就因为身份问题碰几次壁,百家争鸣,本就是探讨的。班昭也是一代大家,祖上更是有家门传承的。

    只是后来没落,成了寒门,又碰上了党锢之祸,彻底跌了下。

    班超、班固、班勇、班彪……族卷上写的明明白白,扶风班氏妥妥的老牌贵族。骨子里没有点傲气,那是不可能的。

    论学识,她继承家风自有一套。论背景,自己是史家大弟子之一,在这种场合,自己满怀诚意,却要因为身体问题,被别人拒绝,还是接连数次。

    百家争鸣,各抒己见,即使班昭性格温婉,也燃起了火气。

    直接找来了颖川学院的院长荀爽,也是史家的掌门人,反映此事。

    这可是违背百家会议主旨的事件,荀爽二话不说直接找了南华,解决此事。

    南华也震惊了,也没想到自己门下居然发生了这种事情。

    这件事的重点是,不是自家弟子,拒绝回答问题。而是门下弟子,在百家之会上歧视他人,而且对象,还是老荀的弟子。

    若是私下里,这倒不算什么大事。就是王老鬼以掌门身份,亲自登门来要他阴阳家的秘籍,南华想怎么拒绝就怎么拒绝,管他呢。

    百家会议,神圣无比,百年不见一次,上上次是汉儒大师董仲舒,罢出百家,独尊儒术。

    前一次,是汉明帝刘庄,白马驮经,接受外来学说,对中原社会以及民间,产生了巨大影响。

    特别是那个叫达摩的高僧,讲出的佛理自成一派,还在天子的允许下,在少室山建了一座少林,培养弟子。

    史家虽然不如儒、道两这俩学派,家大业大,更不在九流之中,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自己的弟子,在这个神圣的地方,干这种事情,是违背理念的。相当于无视法律,触碰红线。

    若连这种普通的学术交流都拒绝,那这场盛会的意义何在?

    天文观测和星象预言。朝廷只是禁止的了私人,管控的重点在传播,严查编造妖言星象迷惑群众。

    但只是一般的天文与数学知识,分析历法,农时对应。这些东西,对于阴阳家来说,无关痛痒。

    这些知识还停留在表面,不是什么大事,只要听了讲解,谁都能学会。

    为此,南华大发雷霆,把那几个违规的弟子,统统予以处分,回去之后,先撤了他们的身份,当数年杂役再说。

    毕竟是老荀的弟子,居然发生这种事,他这个当掌门真是失职了,亲自对着班昭赔罪道歉。

    然后亲自下场,讲解知识,还让她尽情的问,不要在意身份,面对问题他一一做出解答。

    可事情哪有那么简单,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几乎同一时间,还起了另一场恶劣的荒唐事。

    引起事端,不少人被此吸引,毕竟是掌门亲自下场讲解,这名气可太大了。

    萧骏既有求于人,就为了给别人留下好印象。

    尽量将身子放低,说话也心平气和,一副谦谦君子之态,十分纯朴,就奔着交朋友而去。

    萧骏在和一群法家弟子交流时,有一个人向自己发出提问。

    兄弟,有如此才能,为何不去入仕为官?

    此人没听过自己的名声,于是做了个自我介绍,自己出生在宁州,早年在洛阳挂职过尚书令,后来去了武陵任太守之职,干过不少事情。

    听到萧骏说自己,出生在宁州,嘴角便露出了嘲笑,再一听,萧骏居然还当过尚书令,脸上的神色又变成了惊讶。

    最后听到,萧骏居然在武陵任职,惊意褪去,变成了愁苦的惋惜。

    萧骏将他脸上的变化,尽收眼底,一下就知道这是个什么样的人?话不投机半句多,不能结交转身就走。

    反被对方一手拉住,叹息道:“先生,出自穷山恶水,荒漠僻野,有如此才能,实属难得,去那蛮夷之地,完全是浪费才能。”

    “在下姓杨,家中长辈颇有名望,先生的学识,完全可以胜任朝中九卿之位。”

    “若是先生,是嫌麻烦,可以入我府中作为幕僚,不需要费心力,还有金银赏赐,是一份美差呀。”

    萧骏一把甩开对方,他哪里看不出来,这种人,就是个有点小聪明的贵族子弟,有才但纨绔。

    从态度上就注定了,自己和他成不了一路人。

    对于那些招不了的人,萧骏也是尽量去结个善缘。

    比如马钧这种不善交流,一门心思搞发明做工具的大师,萧骏可以说展现了十足的宽容和耐心。

    毕竟这么多年的政治工作不是白做的,背井离乡,治理异地,最重要的就是交流和手段。

    可以说是保障所有人的生命线。

    弘农杨氏家族,五世三公,这个家伙姓杨名修,聪明是聪明,鸡肋人物,直接丢弃便是。

    对方不依不饶,又说了几条暴论,说那里如何如何,萧骏一改腔调吼出声,骂他多管闲事,一边待着最好。

    这种人,哪来可惜不可惜的,马钧、庞统他们不比你厉害多了,真是乱花精力。

    这种人加入自己的势力,不是生乱子,就是造祸患。

    自己第一次接受任务,每次处理政务,都如履薄冰,你们只要出错或是区别对待,都会引发乱象。

    待到民生安定了,信任堆积起来时,才敢大胆行事。

    这种信任,堆积起来困难,打破却很容易,所以萧骏从未掉以轻心。

    与自己同心者越来越多,不仅仅是自己的班底,还有自愿追随的众人。

    恰在这个时候,萧骏转过身去,只见得勾芒的脸色,红的发黑,如喷烟的火山一般,异常愤怒。

    他再也听不下去,先大骂了一句,怒声道:“你说谁是蛮夷,我看你才是没开化,傲慢无度的家伙!我萧兄弟好言相劝你不听,还不依不饶,那某家的拳头饶你不得!”

    萧骏心中大叫一声坏了,杨修的暴论触到了勾芒兄弟的底线了。

    勾芒早就洗去了身份,入了户籍,自学成才,早已是一个汉民。在这样一个地方,被当面嘲讽别人,还是无差别攻击,任谁都会发怒。

    勾芒怒上心头,一记冲拳,直奔对方心窝。

    萧骏赶忙上前,叫道:“坏了!暮春兄弟,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