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随仙食录 » 第五十八章 天下知汝名,三湘皆谢君(本卷完)

第五十八章 天下知汝名,三湘皆谢君(本卷完)

    “此间事情解决了,看来我也可以回去休息了。”

    赵天生望着已经化龙的柳青,还有过来感谢的洞庭龙君,神色也是轻松了几分。

    至少经过这么一役之后,整个盛州湘水流域,以及到云梦洞庭这一线,起码可以有百年的安定繁荣。

    更多的东西,那也不是他如今一个小小四阶掌祀修行可以考虑的事情。

    “恐怕没这么简单咯。”

    云梦府尊薛嘏走了过来,身边还有魏老道也跟着,两位年纪相差不小,却相交莫逆的老人,神色间都多少有些意外与喜色。

    “如今诸位可是九州闻名了!”

    迟玄倒是知道那位水神手笔不凡,可是却也没有想到会到这等地步。

    听薛嘏他们说完以后,赵天生才是真正的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您是说,我们的那些经历,不止是这里的湘水周遭可以见到,哪怕是九州的湘楚水系范畴,也都可以看到?”

    魏老道神色更显古怪。

    “还不止如此,听说九州的文武庙,掌祀学宫,以及百家祖地...”

    “都有这样的一景出现!”

    楼观道的祖地,也算得上是百家道家一脉,自然也都将各种情景看了个干净。

    可以说赵天生如今已经算是九州天下尽皆具名了,只不过有那位水神的帮忙,如果不是当面见到赵天生,恐怕很难回忆起这个人。

    加上在特定地点才有的神通显化,散入整个九州天下当中,真正能见识到赵天生的依旧没有那么多。

    但如今的赵天生也已经不再是那些籍籍无名之辈了。

    毕竟能够祭水,直接令那位灵均先生都出手,还被赐予了‘太牢祭’的玉牌。

    无一不都证明了他的不凡。

    可以说赵天生已经如今成为了不少有心人的注意对象,若非那位灵均先生设下的禁制,恐怕现在已经是满天下寻找赵天生位置的各方势力了。

    即便如此,赵天生所在的云梦府城也成为了众人瞩目之地。

    “这么说...”

    “建宁镇我怕是回不去了?”

    赵天生知道情况的麻烦程度,他如今要是再回建宁镇恐怕就会带来不可测的危险,尤其是对自己的那些乡里乡亲来说。

    毕竟他可是很清楚,一些个势力到底会多么无不用其极。

    “短时间内,恐怕如此。”

    “要么你稳住了局面,要么就是你已经彻底的成长起来了,这都需要时间...”

    薛嘏没有隐瞒这些麻烦,不过他也有一个好消息传来。

    “只不过短时间内,咱们也不需要考虑,掌祀学宫里那位的麻烦了!”

    眼神之中流露出了一丝幸灾乐祸,不得不说那位确实是道心坚定,‘问心一道’根本没有影响他什么,可是他做出的那些选择,却落在了九州文庙的那些夫子,祭酒的面前。

    别看是符合道心,却未必就符合天下规矩,道理。

    如果是一步步来,慢慢的将自己的学说摊开来,或许他也不至于这么倒霉。

    偏偏就是被直接揭开了一切,反正韩夫子是在文庙看笑话,也没有谁为他辩驳。

    就算是一句‘论迹不论心’如今也成为了骂人的话,不但有九州文庙的夫子亲自出马,将他带回文州,不允许其在盛州逗留。

    而且因为他的这件事,引起的诸多问题,也不可简单处理,回了文州之后不但需要闭门思过多年,思过之后还得去往九州之外的外域立下功勋,如此才能算得上两清。

    实际上在九州文庙内部,关于这位的惩戒,也不是马上就有定论,虽然闭门思过大多数人都认同了,可是后者的戴罪立功,并非所有人都同意,只是外域来了一份通讯,文庙内部也进行了一次换血。

    关于莫仲晦的最终惩戒,也是那份通讯之中附带的。

    既然喜欢说风凉话,自诩天理高高在上,那就先来看看真正的天理为何物,再说‘循天理,灭人欲’的事情。

    这件事就连那位在九州文庙也有一席之地的张夫子也申斥不得,要么就干脆和莫仲晦一齐去往域外,要么就来域外立下足够的功勋,那边能酌情减少一些惩戒。

    九州文庙固然在九州之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可是所有人都知道,那些身在域外为九州开拓天地的圣贤们,才是真正能一锤定音的存在。

    文庙之中的夫子,祭酒们之所以会留下来,除了他们更加擅长教化外,也因为他们没那么能‘打’。

    除此之外,这件事相关的人员都由文庙中人亲自上门,将后事处理完成,不管因为莫仲晦造成了什么影响,九州文庙都有兜底到底的责任。

    如此才算是九州文庙的交代。

    可以说与莫仲晦相关联的一些夫子,也都被解除了职务,从九州文庙之中离开,甚至就连教书育人也不被允许。

    就可以知道这次影响到底有多大了。

    只不过那位莫仲晦离开之前,并未气馁,只是留下一句。

    ‘非吾道破,乃不足依,理气之学,动静始发,知先行后。’

    ‘不过百年,再去域外,吾必有往!’

    不得不说,这位承接二程夫子的思想,又从张夫子的理论里探索出了一条道路,确实是已经开出了儒家又一脉的新路。

    哪怕是在‘问心一道’上确实差强人意,却也引得不少夫子,祭酒们的关注。

    毕竟若说此人的想法理论,在赵天生前世自然有错,可是在这方仙道显化的世界,先知而后行,以理气之轮概括天地,难道就真的不对么?

    至少在事后赵天生研究了他的想法后,也不敢如此认为。

    ‘不过短时间内,确实是不需要考虑他的威胁了。’

    确认了九州文庙的一些安排后,赵天生也是长长的松了一口气,毕竟有了百年的空余时间,不敢多说了去,他的自保之力绝对是绰绰有余了。

    只是这个时候,他又为一件事犯了难。

    建宁镇已经被洪涝波及,他的那间小馆子也出了问题,哪怕里面的大多数东西都被他送去了常熟叔的亲戚家,可这段时间他去哪里落脚呢?

    也就在这个时候,正在思索的赵天生根本没有注意到,除了薛嘏这位云梦府尊和魏老道这位建宁镇守外,还有不少的来自其他各城镇的湘府镇守,以及两岸的修行都来到了他这附近。

    毕竟所有人都刚刚看过那副‘问心一道’的画面,就算是那位灵均先生手段高超,也未到见面不相识的地步,当然也和如今这附近人数加起来也没过千有关系了。

    但这样的人头开始围拢过来的时候,依旧是密密麻麻的,让人看了心里发憷。

    正当赵天生想问什么的时候,就看到以薛嘏为首众人对着他齐齐拱手一礼。

    “多谢太牢祭,稳吾湘府两岸,挽狂澜于即倒!”

    别看这场走江最后收尾似是有些平淡,只要看过那高过云梦府城城墙高度的两团水脉之力相撞的景象,就知道这是何等人力无法抵挡的天灾。

    哪怕是云梦府城的守护法阵全开,能护一处之地,湘水两岸流域其他城镇怎么办?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越是看着不起眼,越是轻描淡写的解决了所有问题,众人才明白,这其中的难度。

    若非是这位一念如此,不争,不抢,怎么可能湘水两岸会有如今这般的安宁?

    能够担任一地镇守的修行之辈,几乎都和当地的气脉相连,对于这方面的东西更是身有体会。

    可以说这般的道谢,完全是出自于真心。

    这个看着不过四阶掌祀之境的少年人,可谓是真正的挽回了三湘大地,一场迫在眉睫的大难。

    哪怕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无法令这位少年人得到湘府百姓生灵的感激,他们这些镇守修行在此,却也可以代为谢过!

    对此,认为自己不过是尽了自己微薄之力,应了一地掌祀应有责任的赵天生也多少有些激动。

    回身拱手还礼。

    “邀天之幸,尽绵薄之力。”

    “唯愿我湘府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安享太平!”

    于此时,两岸之间无掌祀修行,无镇守修行,无湘楚太牢祭,仅有...众人者,一心同念,祭告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