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天龙:我怎么就成了节奏大师呢 » 第187章 搞风搞雨

第187章 搞风搞雨

    全冠清虽然历史不好,但原著中耶律洪基其实南下只有一次,还导致了萧峰的死,这可记得清楚。

    有了这个底气,他才敢给苏辙支招。

    要想应对辽国的恐吓,还得充分利用辽国内部的矛盾。

    耶律重元父子和耶律洪基之间的关系,就是值得做文章的地方。

    虽然耶律洪基不停给耶律重元父子加官进爵,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步,但全冠清绝不相信耶律洪基对这父子俩没有防备。

    如今的耶律洪基最担心的是什么?

    本来逼迫耶律不鲁南下,利用大宋来借刀杀人,结果没有成功。

    耶律不鲁虽然重伤,但是未死。耶律洪基不得不担心,耶律不鲁的反应。

    尤其最妙的是,耶律不鲁来了南京。

    这里是耶律涅鲁古的地盘,这两边会不会合流了?

    只要大宋紧紧抓着这一点,耶律洪基必然考虑后果。万一逼迫过甚,大宋当了真,那乐子可就大了。

    到时内忧外患,耶律洪基不死也得脱层皮。

    苏辙静静无言,听着全冠清分析局势,越听越是感慨。

    眼前这个小子怎么就不在朝为官呢?

    单单是这份权谋之道,满朝文武就足以自惭形秽了。

    想想前来辽国之前,太皇太后是怎么说的?

    只求边疆和平,息了辽国南下意图,即使服些软也没有什么,增加岁币也不是不行。

    苏辙虽然也不愿宋辽开战,但他更加明白,如果服软和增加岁币这种事由他来完成,恐怕他的身后之名绝对好不了。

    他是士大夫,生死和贵贱什么的,对他是没有什么影响的。唯独这身前身后名,乃是他毕生的追求。

    奈何朝廷给出了方略,他身为大使,又能如何呢?

    其实苏辙也明白,之所以自己会成为大使,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朝的旧党不满意他的言辞。

    和苏轼一样,看到旧党还朝之后的所作所为,苏辙也说了一些批评的话。

    结果原本大家还是一个阵线的,现在却对他敌视起来。虽然还不好立刻翻脸,但也将他踢到了遥远的辽国,来个眼不见心为净。

    甚至如果他这趟差事没有办好,担负了罪名,那就可以顺理成章赶出朝堂了。

    这大宋朝,何时变成这般模样了?

    苏辙阵阵心寒,倍感无力。

    但是现在听了全冠清的分析,他的心头陡然浮现出了希望。

    原来大宋弱没有关系,满朝君臣没有骨气也没有关系,辽国同样不咋滴。

    即使有太皇太后和诸位相公划下的底线,但山高皇帝远,他还是有很大自***的。

    总不能他拼死拼活保住了大宋的利益,回去之后还因为这个被问罪吧?

    那可就成了天大的笑话了。

    不过即便被问罪苏辙也不怕,他相信普天之下的有识之士一定能够看到他的功绩。丢官罢职,但是却能赢得无上的名声。

    对于他这个士大夫来说,完全值得一试。

    “明日南院大王耶律涅鲁古将会设宴,到时老夫可以一试。”

    苏辙老夫聊发少年狂,开始蠢蠢欲动。

    如果有可能,谁愿意对外敌服软呢?

    那种永远也洗不脱的骂名,必然是刻骨铭心的痛苦。此时的他,脑海里浮现的全是苏秦、张仪、苏武、张骞、班超、王玄策的身影。

    或许我苏子由,也能雄起一把?

    说动了苏辙,全冠清还是很开心的。

    他这一次来辽国,两眼一抹黑,虽然比当年去大理的时候好多了,但还是要谨慎小心。既然无法从自身增加力量,那么就想办法搅乱辽国。

    不管辽国这边有什么,只要他们内乱起来,也就没空去关照他这个无关紧要的小虾米了。

    浑水之下,他才能好好摸鱼。

    这个夜晚,全冠清成了最忙的人。辞别了苏辙之后,他又去见了耶律不鲁。

    “耶律将军,这可不是待客之道。”

    黑暗中刀光闪烁,全冠清凌波微步飘飘欲仙,轻松躲开的同时也开了口。

    刀锋一顿,耶律不鲁长出了一口气。

    “是你?”

    全冠清的口音,他至死也不会忘记。

    也不需要点燃烛火,两人摸黑坐下,全冠清还关心了一下。

    “将军,伤势如何了?”

    耶律不鲁脸色铁青。

    “阁下还不如杀了老夫更好一些。”

    全冠清内心憋笑,但也有说辞。

    “如果不做的真一些,可瞒不住有心人的眼睛。”

    耶律不鲁岂能不明白这个道理?

    “事已至此,那位皇帝陛下无话可说。老夫已经辞官,马上就要回辰州了。到了那时,他想杀我,可就没有机会了。”

    这段时间为了辽国之行,全冠清好好地了解了一番辽国的情况。知道辰州乃是耶律不鲁的老巢,即使是耶律洪基也奈何不了。

    这都源于辽国的一项政治制度。

    那就是头下军州。

    契丹建国后,宗室、外戚所拥有的头下城,凡由朝廷赐给军、州称号的,就是头下军州。

    这些头下军州,全是宗室、外戚的自留地。

    说穿了,和军阀、藩镇没什么区别。

    虽然这些头下军州的实力达不到和朝廷分庭抗礼的地步,但身为皇帝没有过硬的理由就对头下军州下手的话,说不得会引起所有契丹贵族的一致反对。

    这就是耶律不鲁的底气所在。

    不过全冠清注意到,耶律不鲁的底气不是很充足。

    “将军如有为难之处,不妨说与在下,或许可以助将军一臂之力。”

    谁知耶律不鲁轻笑出声,对他颇有轻视之意。

    “你一个江湖草莽,行刺杀之举或许能成。军国大事,岂是你能参与的?”

    全冠清只怕辽国不够乱。

    “将军如此小瞧在下,希望将来莫要后悔。”

    听他这么一说,耶律不鲁不禁大怒。他在想着,是不是自己的和善让这个汉人有些蹬鼻子上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