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追忆我的刑警生涯 » 第三十一章 庆功宴

第三十一章 庆功宴

    案子破了,嫌疑人已经供认不讳。第一时间,付支队向支队的赵勇支队长做了汇报,周波向县局的分管副局长和局长做了汇报,领导们对于专案组的工作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破案之后,总是免不了要庆功的。我跟着几个领导在审讯室的隔壁听完了审讯的全过程,抬眼一看已经晚上的九点多钟,周大队就喜笑颜开的开始张罗着喝酒的事儿了。

    说是庆功,其实也就是喝顿大酒而已。跟很多影视剧里看到的喝酒庆功的情形类似,无非就是经历了各种艰难困苦和各种压力之后,同志们终于苦尽甘来,收获了家属的感谢、群众的认可和领导的表彰,然后若干人喝的酩酊大醉,一边喝一边回顾一路走来的不易,然后说笑哭闹到很晚。

    我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庆功酒,所以在真正体会之前有过好多的想象,比如领导的接见和赞扬,锦旗和绶带以及高规格的宴请等。然而现实与我的想象差的太远,并没有鲜花、荣誉和掌声,给我的感觉更像是报团取暖似的倾诉。

    酒就安排在了派出所旁边的一家快餐店里,是县局办公室按照接待标准特意安排的饭菜。因为罗英妹那边还在记笔录,完事之后还得走手续送看守所,对于罗英妹交代的家里剩余的毒鼠强和毒饵也得抓紧时间连夜提取,所以并没有想象中的所有参与案件的同志都来喝酒,加上市局我们三个,总共凑了两桌人。

    领导除了在电话中表达了口头的肯定之外,并没有亲自赶来跟我们“共欢乐”。不过回头想想,貌似在整个案子的侦查过程中,也没有见过哪个领导来看望或者指导过案子啊?除了周波和付支队定期向各自的领导汇报一下进展之外,好像电话打的都很少。

    看着这稍显简陋和规格低调的一餐,我不禁感慨:这也叫庆功宴?这TM不就是补上了今天的晚饭吗?唯一不同就在于,这顿饭上了酒,就是快餐店里卖的本地酒,估计也就三四十块钱的单价。我倒不是在挑吃喝的好坏,而是···

    我好想问县局办公室安排饭的同志一句:我们破的是命案好不好?我们这些人破的?命案啊···

    我突然有一种我们这伙人很不受人重视的感觉,好像我们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耀眼,一切的荣耀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别人根本没把我们当回事儿。潜台词是:破案是你们的本分,破的了案理所应当,破不了案就是饭桶甚至罪人!

    我是新人,还没有学会隐藏自己的情绪,失落感都挂在了脸上。

    酒席上,周大队在极力的营造胜利凯旋的欢乐氛围,代表县局对以付壮志、张志成为代表的市局同志一再表达感谢。但是大家都能感觉的出来,越是嘴上说代表县局领导表达感谢,就反过来越是在提醒被感谢的人“县局领导该来却没有来”。

    后来,周波也感觉到了尴尬,只能打着哈哈把话题往兄弟情义上面引。付支队和张志成都是性情中人,并没有纠结于招待规格低,领导不到场等繁文缛节上,而是更愿意将话题集中在整个案件的复盘上,从业务的角度总结得失。

    然而,这起案件有它的特殊之处,那就是案子的真相体现出的并不是典型的善恶有报的朴素价值观念。弱者因为无知选择了错误的解决方式,最终也将面临法律的严惩。

    付支队吃了一口菜,叹了一口气说到:“你们看,农村的情况并不像表面上这么歌舞升平啊,为了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引发的极端事件还少吗?要不是我们深入老百姓家里做摸排走访,你们能想象的到农村的男女之事有如此的混乱吗?”

    “还有,就是老百姓的法律常识和法律意识的淡薄也是挺出乎我的意料的。”张志成接话说到。

    关于弱者自保而受到追究这个事,从罗英妹供述了前因后果之后,就一直压在我的心头。见大家涉及到了这个话题,我低着头拿筷子夹着菜,边吃边小声插话道:“不知道你们心里是什么感觉,我挺同情这个罗英妹的遭遇,虽说她做的确实不对,但是这么可怜个外乡人,她又有什么别的办法呢?”

    周波年龄比较大,对一些社会现象理解比较深,他接过话去说:“我觉得这个问题有思想观念上的原因,也有社会法治进步的原因在里面。因为农村社会还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很多观念都是独立发育的原生态理念。比如对待两性问题,可能在孙家庄里长期以来形成的观念就是比较开放和包容,但是在云南大山里长大的罗英妹就非常保守,遇到问题羞于启齿,开不了口。刚刚志成大队长提到了法律常识和法律意识问题,我觉得有一点不能忽略,那就是咱们社会中长期存在的人治观念和唯社会关系论的观念,现在是好多了,但是以往的年代里有理不如有关系的情况是客观存在的,对于分析外乡人罗英妹的思想可能也是必须考虑到的。”

    这个话题显然比较沉重,大家并没有过深的再去讨论,而是岔开话题一杯又一杯的劝起了酒。

    很快两箱白酒已经倒完,大家都明显带有了醉意。张志成首先发起了牢骚,将回避的话题再次提起,口齿不清的说到:“付支队,你说我怎么就没有赶上你参加工作那个时候?市局局长拿刑警支队当宝贝!刑警支队拿一大队当宝贝!局长、副局长能喊出一大队每个人的名字!现在呢?呵呵···局长认识我吗?更别提每个人了?来都不来一趟,谁知道咱在这里受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

    周波这个老刑警也是苦水很多,说到:“就是,现在咱破个命案有谁知道?以前还搞个表彰,立个功授个奖,现在呢?为了不引起社会恐慌,命案不宣传不报道,咱们纯纯成了真正的无名英雄了!破个命案的动静还不如交警集中查酒驾、派出所集中清查娱乐场所的动静来的大呢!上哪说理去!”

    付支队虽说赶上过刑警的好时候,兢兢业业这么些年,但是却也已经在刑警副支队长的职务上被冷落了多年,心中必然也是满腹牢骚,但是他并没有顺着他们情绪发泄不满,只是喃喃自语般的感慨着:“哎~不能这么说···只要付出别人就能看到的···村里的老百姓会看到···受害人的家属会看到···咱的父母妻儿会看到···咱对得起老百姓的期望···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身上这身警服了···”

    是夜,大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