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我只想苟活却成了大佬 » 第三十七章 收获满满

第三十七章 收获满满

    “田姐家里没什么是吧?有什么人找我吗”?

    “没有,没人来找你。”

    “哦,那田姐你忙吧。”

    这要是明年下半年,这些钱根本就不算什么,可是计划提前了李建业有些头疼。把翡翠卖给XG的那个杨广生,肯定够用了,可是李建业不舍啊。可是就卖两面唐代铜镜,也卖不了多少钱,缺口还是不小。

    李建业自己知道自家事,自己一没有人脉二没有背景,想在这个时代兴风作浪,那自己纯粹是找死。

    即便现在他和王丽华,冯凯合资筹划开影音公司,也是做好了心理准备。因为自己根本就不懂这些的,没干过,前世自己也没接触过。不过也怕他们合起来如何,自己也没想指手画脚。

    只要顺利的挣钱,并不想在这个行业当中披荆斩棘,处个中等水平就好。安静的挣几年钱,到时看情况,大不了闪人就是。

    原先按李建业的计划是过两年再去那里把东西取回来,留给子孙当压箱底挺好。为了这笔投资计划不得不提前了。

    李建业想过让王海和自己一起去,一想还是算了,还是自己去吧,不是不相信兄弟,这件事最好最好还是没人知道的好。

    下定了决心,立刻动了起来。把所需之物全部放在车上,又找了一根两米左右的铁管,一把短刀别再身上,不准备些心里不踏实,这个时期路上乱的很,特别是山高皇帝远,的穷山恶水出刁民地方。

    对路上的司机车辆下钉子设路障,诱骗,敲诈,打劫货物钱财,也是花样百出,这也成了一些人的发家致富手段,最离谱的是全村老幼都干这个,警察来了你都走不进村子,进去了也带不走人。最后严打是出动了军警联合执法这才没有无功直返,这些还要等几年。

    所以这一去一回将近三千多公里,不小心不行,路边的小饭店,小加油站,包括补胎铺都要留神,被坑是小,人身安全事大。

    这次出去谁也没有告诉,李建业第二天一早起来检查了一遍,没什么遗漏,在西单书店买了本全国地图,直奔汉中。

    第一站先到山西TY市,路况还算可以,就是公里被拉煤大车压得坑坑洼洼,一路平均时速也就五十公里左右,下午六点左右到达太远,不再赶路在这里修整一晚,第二天继续赶路。

    李建业的计划是白天赶路中途不停车,晚间绝对不行车。经过一天的颠簸傍晚终于赶到长安城,住进宾馆,吃饭休息,查看地图,还有不到三百多公里。

    翌日,检查车辆没有问题,退房开车出宾馆。这段路是相当的不好走,一路小心谨慎傍晚赶到BH县,虽然路上风景不错,但是没有一点心思欣赏,三百多公里的路程开了十一个小时。

    这段路程实在是太累了开车开得晕头转向。整整休息了一天,做足准备。查看地图,离目的地还有十几里地。

    李建业为什么要来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那是因为李建业在重生前的前几天,没事翻手机看到一篇文章。上面说在SAN省的BH县十几里的一一座山上,有座清末的土匪山寨。因为对抗朝廷,又民怨滔天,后来被朝廷派军队剿匪,土匪顽强抵抗,最后全军覆没。

    清军将山寨的财务收刮一空全部被带走了,只是传说,有宝藏没被找到。清军也搜查过没找到所谓的宝藏,这事就慢慢被当做故事。因为这里山高林密,从清末到民国时期一直都有土匪盘踞,直到解放后这才将这里肃清,还百姓朗朗乾坤。

    文章中提到七十年代,上山下乡的知青在山上开垦梯田,有位知青在耕种时曾经在梯田中发现过到过银元宝,后来上交革委会还得到了表杨。

    在九十年代末,县里发展旅游资源打算在山寨原址修建一座寺院。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了埋藏的金元宝。为了全面勘察,县里找来了先进设备全山搜寻,结果在山寨房子里一共发现三处埋藏地点,距离很近,专家说是仓促埋藏,坑挖的都不太深。

    专家的分析很有道理,清军都攻打进来了哪有时间慢慢藏啊。勘察了几遍就这三处。别的地方只是发现少量的铜钱,和几个简单埋起来的藏尸地。肯定是当初土匪干得坏事。

    早上起来,天下起了沥沥小雨,李建业感觉这样更好,都在家里躲雨,更方便办事。这座山离最近的村子不到三里路,一切小心为上。

    开车半个多小时,就拐进一个小山弯,停车,又往树林里挪了点。这样从小路过来的人是发现不了的。213还是挺给力的,这种路况可以说毫不费力,连四驱都用不上。

    李建业背起大口袋,里面有照明工具,刨斧,铁锹口袋等。耳朵细听除了沥沥小雨声没有其他动静。一步步向着山上小心的行进,绝不能引起怀疑,这要是引来人,就前功尽弃了。

    这是一条被上山干活的人踩出来的羊场小道,因为下雨路有些湿滑,好在来时换了一双3515军警靴,到了半山腰看看周围,没有人家,除了雨声寂静一片,又过了二十来分钟来到破壁残垣,此行的目的地。

    李建业放下口袋,擦擦汗,观察周边,依稀可以看出山寨大概形状。基本都己经倒塌,还可以看见有些石雕构建散落,杂草丛生,一条人走出的小路通向,当初的聚义分赃大厅。

    李建业进入断壁残垣之中,刚要迈腿,就慢慢放下,里面就是粪便遍地,看来附近村民把这里当厕所了,臭气熏天。

    强忍着恶心,先有铁锹清理出下脚的地方。拿出金属探测器查找,李建业按照文章中提到方位,直接来到屋子的东北角,不到十分钟,探测器就滴滴声不断,先拿了块转做了个记号,转身寻找第二个埋藏地。

    结果没走出七八米就有听见探测器传出来的急促的滴滴声,李建业激动地露出笑容。行了就算第三个藏宝的不找,都行,大头都在这里了。

    因为他记得上面说过一个屋子当中的两个坑里埋的是黄金,第三处是银元宝。

    不过他并没有停下来。而是继续寻找,他要把东西全部带走,不然出现挖掘痕迹再找到银子,那傻子也知道有人挖到宝贝了,所以全部带走,有人发现也只是猜测。

    经过一个小时查找在一处短墙下找到了第三处埋藏地。不用再找了,就准备开挖了。李建业观察了一会儿,开挖。

    雨有加大的迹象,李建业用刨斧刨了一会儿换铁锹,在挖了六七十公分宽,五十多公分深的坑,就在继续往下挖的时候,碰到了硬东西,找到缝隙挖下显出里面的东西,黄澄澄金灿灿的金元宝。

    甩开膀子大干,一会儿的功夫,就在这个坑里就取出九十八枚金元宝。大概每个有六七两重,应该是以前十六两制时的“十两金元宝。”

    金元宝上面没有任何标记,类似马鞍形状。是哪个朝代的,还真看不出来。这会儿一没时间研究这些,将金元宝装进口袋,检查一遍没有遗漏之后,李建业先背上口袋一路小跑,来到山下车子旁,放进车里。

    观察周边,没有问题,快速上山,到山上回头看看平安无事。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挖掘后,第二哥埋藏地被李建业挖开,里面还是金元宝。密密麻麻的堆积在一起,数数,整整一百枚同样的金元宝。和第一个坑一样,显然是仓促埋藏下去的,连个包装,或者瓦罐都没有。

    卧槽,就单单金元宝就一百二十多斤,没时间休息装口袋,再次老鼠搬家是的背下山装进车里,再次爬上山,真累呀,不能休息先把坑回填,土不够又从不显眼的地方挖了些,也管不上土是干是湿了。

    全部做完,也竟是累的气喘吁吁,喝了点水,吃点干粮,一咬牙起身继续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