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燕山明月 » 第十章 富豪梦

第十章 富豪梦

    我前脚刚踏进袁婉琴的房门,屋子里都是淡淡的茉莉花香味,让人陶醉。袁婉琴放下手里的绣工,站起身来。这会的她上身着一件橙色的丝织小衫,上面绣着梅花、喜鹊;下身是一件蓝色的马面裙,最底下是一圈细碎的小花,中间部分是呈扇形的碎花组合。发髻上的银钗变成了一只造型简单的竹钗,有显得很是雅致。

    一时间,我又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袁婉琴抢先开了口,说道:“吴公子,跟我爹谈完事情了吧?”

    我郑重的点了点头,眼睛却没从她忽闪忽闪的眼睫毛上离开。丫鬟走进来,用拳头在我肩膀捶了一下,说道:“吴公子要自重,这样盯着人家姑娘看,可没有礼貌哈。”

    我想要解释,脑子里在想应该说沉鱼落雁,还是讲此女只应天上有,还是别的什么。却嘴里蹦出来俩字:“好看。”

    袁婉琴听到这两个字,脸色唰的一下红到了脖子。只见她羞得低下了头,嘴里说道:“吴公子,不要取笑我。”

    此刻我心想:“她内心里一定是很高兴的,这个时代的人敢于直抒心意的,怕是少之又少。”

    丫鬟却怒斥道:“你这个登徒子!”

    袁婉琴却说道:“倩儿,不要失了礼数,让人笑话。”

    倩儿用手指着我,恨恨的跺了两下脚,转身撒娇道:“小姐,你向着他。”话说到这里,袁婉琴的脸更红了,忙用手绢遮了半张脸。

    本打算在这里蹭顿饭吃的,看她害羞的样子,时机不到,我干脆拜别了她,离开了督师府。

    走在回家的路上,见路边的摊子上的翡翠色的珠钗很是漂亮,当即决定买下来。已经半天没见陈圆圆了,好歹要哄哄的。也不知道当下的物价高还是低,足足花了我20个铜钱。还是剧本里好,虽说经商贩马之家,老子耍了手段拿了武状元,也算是精英阶层了吧。现实里,我还是一个一无所有的无产阶级,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主。想到这里,嘴里忍不住得意的念叨道:“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没提防身边传来声音:“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我扭头一看,我当时谁呢,竟然是瞎子周元忠。幸好我刚才说了话,不然又错过了周大师。我还记得陈圆圆的打算,忙上前扶住他,说道:“周大师,我们又见面了,去我们吴府开怀畅饮吧。”

    周大师笑着说道:“你小子还算有良心,知道我因为你,没喝上你爹的喜酒,今天给我补上吧。”

    我忙答应道:“大师,我们喝他个三天三夜,走着。”

    陈圆圆见我回来了,走搀扶着周大师,打趣的说道:“我还以为少爷去鬼混了呢,原来是跟周大师在一起啊。少爷跟大师在一起,我就放心了。”话音未落,已经伸手扶住了周大师。

    我从衣服里拿出珠钗,说道:“圆圆,看这个珠钗是真的还是假的?”

    陈圆圆冰雪聪明,马上从我手里夺了过去,说道:“少爷买的东西,一定是真的,我收下了。”

    周大师被我俩逗乐了,说道:“你们两个什么时候拜堂成亲呀?”

    我俩异口同声的说道:“谁要嫁(娶)他(她)。”

    周大师很是不解,说道:“当初你爷爷托我把圆圆带到宁远城,可就是为了你俩的婚事哈。只不过是为了相处方便,避免别人闲话,才谎称是丫鬟的。”

    陈圆圆忙推脱道:“哎呀,周大师不要管我俩了,这兵荒马乱的,等太平了再说。”

    我心想:“这要是娶了圆圆,再娶了婉琴,那做梦都要笑醒的。这绝对是绝代双骄的配置,给个神仙也不换呢。”

    陈圆圆问道:“你在傻笑什么?”

    有吗?

    别装了,你嘴都歪成什么样子了!

    我笑道:“哈哈,不告诉你。大师,直接去我屋里喝,尽情畅谈。”

    这一屁股坐下去,什么时候躺在床上的,我是真的不知道。但也要真的感谢这一顿酒,周元忠的秘密总算被我知道了。

    太祖皇帝得了天下,定都在金陵城之后。常遇春带领部队北伐,攻克了元大都,并一路攻到蒙古。班师回朝的路上,在柳河口暴毙,年仅40岁,举国震惊!

    常遇春乃是明朝开国第一猛将,仅次于徐达的地位。按理说战事结束,要到了加官晋爵,享受荣华富贵的时候。换做别人,太祖皇帝绝对不会相信毫无征兆的人会突然暴毙。但这常遇春是谁?在太祖皇帝的心目中,是一个勇猛有余而谋略不足的大将,自然也未加质疑暴毙的真实性。所有的恩宠都留给了常遇春的后人,虽然后来后人被削了爵位,但也保住了性命。

    话说常遇春的小儿子常末被安置在了云南临安,常氏一脉断了传承。朝廷最后得到的结论是,常末忧郁过度而亡。

    实际上常遇春并非有勇无谋之人,能在不断征伐中活命下来,也已经很厉害了。但他历来知道一个人太聪明并非好事,就像李善长和刘伯温,太祖皇帝是谁?放牛娃出身,靠的是一股子劲最后得了天下。能不惶恐?打天下的时候,可以称兄道弟,发挥各自聪明才智。坐天下的时候,军功累累又聪明绝顶,再加上一呼百应的将军,全部成了威胁。

    常遇春非常清楚未来可能是什么样的结局,征战沙场是把好手,做官未必。他深知自己脾气秉性的缺陷,所以在回程的路上就做了安排。

    而为期出谋划策的却是临安府的天字阁阁主周扬,也就是周元忠的祖上。周扬知道这个主意一旦被人发现,会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于是一把火烧了临安的天字阁。人们在天字阁的废墟里挖出了被烧焦的尸体,也就默认为周扬全家都去世了。

    话说这周扬带着一家老小去了云南临安,找到了在此隐匿的常遇春,就此安置下来。因常遇春准备了足够的银两,拨了一部分出来,重新开了天字阁。

    起初的天字阁依旧是个饭馆,连酒楼都算不上。几个人也不求生意能做大,完全是找个事情做,打发一下时间。

    随着常遇春的年龄变大,思乡之情越来越严重,时不时想办法打探自己孩子们的消息。众人借着酒楼生意的名义,开始在金陵城、北平(燕京)等城市扎下了点。因为只是打探传播消息,并没有依附于任何势力,久而久之,点越来越多,情报的传播越来越广而顺畅。

    常家人断了之后,所有的经营都有周氏子孙接管了。一般的串联之人,通常一身江湖打扮,“天”字雁翎刀算是信物。级别高的人共计一十三名,手里握有一只刻有常字的铁券,是通行的信物。

    越是乱世,情报的价值越大!随着锦衣卫的横行霸道,天下很多地方都爆发了动乱,于是各种情报的订单就来了。但天字阁有个规矩,谁的生意都做,但凡是你有所求。没有立场,也就没有了针对。再加上本身开的价码很高,极少数人能用的起,久而久之,也就没人知道了。

    能够活的久的更重要一个原因,他们从不刺探情报,仅仅是传输,不问内容,这也是十三个核心成员掌握网络的原则。

    想起来也类似于快递,只是他只传送信件而已。

    一连几日的闭门不出,让我都忘了时辰。这一日,督师府的丫鬟倩儿前来送信,要我过府一聚。

    我也没当回事,就兴致勃勃的跑去了袁府。袁婉琴告诉我,袁崇焕已经向朝廷请辞归乡。袁崇焕本意是想以退为进,没想到朝廷恩准了。

    袁崇焕吩咐家人收拾行囊,轻车简从,准备静悄悄的归乡。袁婉琴让倩儿来知会一声,对于我却是晴天霹雳。想想也是,袁崇焕镇守辽东,本就是九死一生。又被朝廷不信任,索性辞官回乡,颐养天年,也算是幸事。

    我想想反正也没什么事情可做,索性陪着袁府一行人往关内走。反正我对辽东也没什么念想,就悄悄的安排陈圆圆收拾好了行囊,我们一起出发上路了。

    鉴于辽东一带很多金人探子,一路上我们都是轻装简从,完全一副商人的模样。除了要向沿途的官府报备以外,也没有其他的杂事。虽然各地官员对袁崇焕领导的宁远大捷很是崇拜,但毕竟是辞官归乡,鉴于魏忠贤的淫威,也不敢太多接触。我对袁崇焕有点佩服,官至高位,还能从容舍弃,称得上大智慧。

    周大师给了我一个常字铁券,以备不时之需。倒也方便,凭着这个可以在路上蹭吃蹭喝,也省了很多麻烦。

    过了河北境内,一切变得太平了许多。再往前走,就是黄河。过了黄河,真的就是太平盛世了,再也没有了荒芜的田地。

    袁崇焕虽然偶尔的也会对着辽东方向眺望,但朝廷不重用,也是有心无力。

    这一日行至山东东昌府,我们决定好好修整一番。一行人风尘仆仆,实在有点疲惫。索性不再住宿驿站,我用铁券在天字阁的酒楼安顿下来。

    洗漱完毕,天色尚早。我决定带着两位漂亮姑娘去处走走,见识下当地的风土人情。三人一行走在路上,也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青石板街上,叫卖声很是热闹。路边还有卖艺杂耍,比着关外热闹太多。路边的街上有人说书,依稀是秦琼卖马的段子。

    再往前有一阵子,突然路边的二层小楼上传来一阵琵琶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