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拍戏的我,怎么成世界第一了? » 第16章 鸽窝山上鸽窝村

第16章 鸽窝山上鸽窝村

    鸽窝山鸽窝村,鸽窝村里鸽窝蛋!

    一首小小的儿歌童谣,很好的阐述了鸽窝村的生态环境。

    这里虽然远离大城市,但相对于大城市的喧嚣和拥挤,

    农村的生活更为悠闲和自由,空气也更加清新。

    在这里,人们可以享受到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安静的环境,同时也可以体验到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此外,农村的生活成本相对较低,人们可以更加节约开支,过上简单而富有质量的生活。

    而远离大城市的偏僻的鸽窝村,小时候掏鸽窝蛋的游戏,无可厚非的成为这里世世代代传下来的为数不多的游戏。

    “邱导,过了这座桥,再往前开两公里就到鸽窝村。”

    坐在面包车副驾驶位的于立文明显很兴奋。

    一路喋喋不休的为邱大勇介绍鸽窝的情况。

    早上十点多坐的火车,到鸽窝山,邱大勇他们前前后后用了将近10个小时。

    就算现在是夜短日长的时候,晚上8点多,天怎么都肯定黑了。

    如果不是租了车,邱大勇肯定不会省这百来块钱,会在鸽窝山下面的小旅馆住一晚才入山。

    现在开着十几公里时速的面包车,邱大勇第一次后悔,自己为什么要省这百来块钱。

    眼前的鸽窝山虽然不是人迹罕至的悬崖峭壁,但入山的路也不好走,九曲十三弯可能夸张了点,

    但八曲十二弯,绝对不虚假。

    “终于快到了!”

    重重的吐了一口气,邱大勇活动了一下因为用力握方向盘的手指而有点僵硬的手指。

    “立文,进山的路这么难走,怎么不提醒一下我?”

    责怪倒不是责怪,只是冒着夜色进鸽窝山,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邱大勇是外地人不知道不出奇,

    但于立文在鸽窝山长大的本地人,不知道就不应该了。

    “嘻嘻,我也是忘了。”

    理亏的于立文这时候羞红了脸。

    “鸽窝村虽然在鸽窝山里面,但鸽窝村附近都是平地,有近百亩农地,我也很久没回来,一时忘记不能夜里进出鸽窝山的规定。”

    于李文小时候也就在鸽窝村附近玩,鸽窝山的其他地方,如果没有家里长辈带着,也是不给去的。

    读书的时候,也是在学校住宿,对鸽窝山的路有所遗忘也正常。

    “也不是怪你,但现在也是一名副导演了,下次不能再在这些细节上出差错了啊。”

    借机教育了一下于立文,邱大勇也未尝没有敲打一下于立文的意思。

    可能是要回家,于立文太过兴奋了,不利于工作开展。

    “嗯嗯!我知道了。”

    知错就改也是于立文的一个优点。

    “对了,立文你给你家里打电话了吗?”

    这个时候,邱大勇才想起,自己好像也没问过于立文这个问题。

    “山里电话没信号,我给山下的驿站打电话了,他们每天都会带些货物进山给村里,会帮忙带话的。”

    虽然没有带好路,但最基本的通知,于立文还是做好了。

    “这样就好,最怕我们到你们村,连门口都入不去。”

    不痛不痒的吐槽了下,邱大勇也不再说话,最后两公里,可不能出问题。

    按照于立文的说法,从鸽窝山下到鸽窝村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

    但这是白天的时间。

    现在天黑了,又没路灯,山里根本看不清,如果不是邱大勇前世的开车经验也不低,邱大勇也不会继续开入山。

    不过就算是这样,邱大勇也足足用了三个小时才开到现在的位置,用了三倍的时间。

    现在都快凌晨12点了!

    “到了,到了,邱导,你看,前面有灯的地方就是鸽窝村!”

    从邱大勇的视觉看过去,前面大概一公里左右,有一个小小的光点,应该是于立文父母专门为于立文点的灯。

    这里这么偏僻,不要说手机信号,这里是连电都没有。

    村里的电,是村子合资买的柴油发电机产的电。

    一家一户一块蓄电池,村子每天定时开启发动机,村民就在这个时间给蓄电池充电,晚上的灯就用蓄电池接电开启。

    这个信息是刚刚于立文和邱大勇说的,也算是给邱大勇普及一下鸽窝村的基本情况。

    避免又发生黑夜入山这类危险的事情。

    这里环境虽好,但交通条件实在太差了。

    难怪村里剩下的都是老人和留守儿童。

    年轻点的,全部外出打工了。

    有的,和于立文一样,是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但更多的,是想在外边闯出一片天地。

    离开这里,去大城市过上物质丰富的生活。

    “看到了,你坐好,我稍微开快一点点。”

    精神极度疲倦的邱大勇,闻言,也提了下精神。

    本来路就难走,自己连续开了这么久车,早就累了,不然车速也不会压到接近个位数。

    就是避免出现事故。

    疲劳开车要不得!

    至于让于立文开车?

    别开玩笑,邱大勇还不想回蓝星!

    辍学出来的于立文一没这个需求学车,二于立文没这个闲钱。

    把钱寄回家的于立文,是没多少钱的。

    工作不景气的时候,也是会连饭也吃不上。

    “爸!妈!”

    “我回来了!”

    一到鸽窝村,于立文就看见站在村口提着一盏从蓄电池接出来的小灯泡的父亲和母亲在等自己。

    立即红着眼睛喊道。

    “立文,立文,这里!”

    听到自己的儿子喊自己,文爸立即高举手中那盏不明亮,但很温暖的灯泡,欢迎于立文回家。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离家五载的于立文,虽然每月有寄钱回家,但在通信手段如此缺乏的鸽窝村,

    父母的信息又怎么会传递到于立文这边呢?

    如果不是还有一个妹妹在山下读书的妹妹,几年不出山一次的父母,怕是连一封信也寄不到给自己。

    想到这,于立文的眼睛更红了。

    “邱导,这位是我爸,这位是我妈,就是他们供书教学养大我的。”

    看着越来越近的父母,于立文擦了擦被风吹出来的眼泪,笑着对邱大勇说道。